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合作理论赋能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
1
作者 陈婉心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22期20-24,共5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变,推动了小农家庭向适度规模农业的转变,形成了不同于国际上任何经验的全新组织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从历史维度与方法论视角提纲挈领,指引小农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提高组织化程...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进一步改变,推动了小农家庭向适度规模农业的转变,形成了不同于国际上任何经验的全新组织制度安排。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从历史维度与方法论视角提纲挈领,指引小农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提高组织化程度衔接现代农业。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优化集体产权制度、促进新阶段农民主体的“解放”与劳动联合的“回归”、提升小农户“造血”增收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健全小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有条件的县域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小农户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敏 肖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提出,再经列宁继承及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运用及传播;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内容在于农业合作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的具体形式及农业合作的方法、原则等;经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缘起,同时也为农业组织合作发展提供客观性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合作组织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的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芳霖 高乐乐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与改造西方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经过列宁的丰富,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新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辩证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据生产力尚未重塑的实...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与改造西方合作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经过列宁的丰富,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创新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赣根据地合作社辩证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据生产力尚未重塑的实际,延续并改造了传统互助经济模式。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和发展策略,将合作社纳入革命序列,实现了经济与政治双重属性的有机统一,呈现出异于西方经营生产的中国化发展模式,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共生经济”的成功道路。这些成功经验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以农村合作社为抓手实现“共生治理”具有可资殷鉴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湘鄂赣根据地合作 实践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探析——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于秀春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01,共1页
我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农业型国家,农村地域面积广,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属于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且有效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农业... 我国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农业型国家,农村地域面积广,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属于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且有效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并且进行了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设想最早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随后,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由列宁进行了理论化和规范化,再由斯大林进行了完善,之后一直被苏联以及我国学习至今,作为发展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域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支柱型产业 农业合作理论 人口数量 实践运用 规范化 新经济政策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农业合作理论与我国农村改革
5
作者 陈立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认为 ,恩格斯指出的农民进步方向与三个步骤 ,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丰富的内涵。恩格斯所论述的农业合作社双重职能辩证统一的理论 ,在我国 50年代农村改革中得到遵行 ,在 80年代农村改革新实践中又得到了发展。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 文章认为 ,恩格斯指出的农民进步方向与三个步骤 ,具有深刻的预见性和丰富的内涵。恩格斯所论述的农业合作社双重职能辩证统一的理论 ,在我国 50年代农村改革中得到遵行 ,在 80年代农村改革新实践中又得到了发展。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中分配进步两个阶段和按比例分配的构想 ,在我国 50年代农村改革中得到初步体现 ,在 80年代农村改革中获得创造性的发展。恩格斯关于农村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思路 ,则在我国 80年代的农村改革实践中变成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农业合作理论 中国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农业发展的当代启示——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6
作者 王元钊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64-I0064,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板块,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实践起着重大指导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板块,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实践起着重大指导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影响研究入手,见微知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建设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国农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蕴——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存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刘显利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一书,2016年12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以史料为基准,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合作运动的生成动因、政策依据、具体操作、典型特征、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较好地例证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准确性,生动准确地体现了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中国政法大学 实证分析法 我国农业发展 理论与实践 生成动因 文献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引领农业经济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宫鹏鹏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46-I0046,共1页
立足当代,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意义十分重要,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时代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因为该主义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杆,同时也是灵魂,只有在坚... 立足当代,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及其意义十分重要,不仅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而且也是影响今后农业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时代的推动下,越来越重视马克思主义,因为该主义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旗杆,同时也是灵魂,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时代特征、各国国情紧密结合,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做到与时俱进,继而为实践指导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一书由刘显利所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经济发展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学术命题 实践指导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运用于农业发展——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9
作者 赵黎明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76-I0076,共1页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俄国革命中由得到继承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在我国得到传播、创新与发展。经过着一系列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内涵得到了丰富与充实,使其...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俄国革命中由得到继承与发展,并在上个世纪在我国得到传播、创新与发展。经过着一系列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内涵得到了丰富与充实,使其不仅对我国历史上的农业合作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未来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相应的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现代农业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创新与发展 俄国革命 继承与发展 现实指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农业社会合作理论实践在中国社会的具体化——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易天成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86-286,共1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史,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了现代合作经济,以1844年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了莫尔、康柏内拉等学者的西方合作思想后,提出并...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史,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存在着紧密或松散的合作关系。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了现代合作经济,以1844年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成立为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了莫尔、康柏内拉等学者的西方合作思想后,提出并发展了具有鲜明政治斗争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 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 具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磊 周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思想 农业合作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 农业生产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我国农村 现代农业 农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评价──兼评《世界史·现代史编》一个问题的写法
12
作者 王春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2-37,共6页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强调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剥夺小农;列宁要求通过农民自愿的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化理论强调不能用强制的办法去剥夺小农;列宁要求通过农民自愿的合作化,把农民经济引向社会主义经济。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导致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评价历史上的经济建设与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务必坚持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理论 农业全盘集体化 消灭富农 集体农庄 “三个有利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的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法德农民问题》读书笔记
13
作者 余伯流 《求实》 1985年第5期6-9,共4页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 一八九四年,年逾古稀的恩格斯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法德农民问题》。这篇著作是恩格斯晚年悉心研究农民问题的科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这篇论著问世的第二年,恩格斯便与世长辞了。值此恩格斯逝世九十周年之际,重读这一光辉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和农业合作化的学说,回顾和总结我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历史经验,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是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问题理论 恩格斯 农业合作理论 中国的实践 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土地纲领 农业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