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西北平原地区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报酬调查
1
作者 董桂才 《技术经济》 2006年第9期51-54,共4页
使用家庭日记帐的方法统计农户的总收入、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业劳动时间,然后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从事1小时的农业劳动(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为21.9元,而从事1小时的非农业劳动(外出务工)的报... 使用家庭日记帐的方法统计农户的总收入、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业劳动时间,然后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从事1小时的农业劳动(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为21.9元,而从事1小时的非农业劳动(外出务工)的报酬是1.7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日记帐 农业劳动报酬 农业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显著差别引起的思考
2
作者 许经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51-54,共4页
马克思在分析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时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由此而决定着农业“劳动对象受时... 马克思在分析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特点时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由此而决定着农业“劳动对象受时间长短不一的自然过程的支配,要经历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变化;在这个期间,劳动过程全部停止或者局部停止.”“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特别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时间 显著差别 农业生产 剩余农业劳动 副业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 家庭手工业 价值生产 生产时间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别是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自然基础
3
作者 余新楷 肖群 《企业经济》 1982年第3期47-47,共1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论述资本周转时,精辟地分析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差别及其相互关系时,指出“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显著。”(《资本论》第二卷268页)这种差别,是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自然基础。劳动时间是一定...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论述资本周转时,精辟地分析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的差别及其相互关系时,指出“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在农业上特别显著。”(《资本论》第二卷268页)这种差别,是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的自然基础。劳动时间是一定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成品所必需的互相联系的工作日的数量。也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时间 多种经营 生产时间 自然基础 农村发展 资本论 劳动 马克思 生产资料 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贫困地区农民生育意愿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四个贫困县个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陆杰华 达德利L.鲍斯顿 史蒂芬H.默道科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3-27,15,共6页
自70年代初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突出地反映在中国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上.例如,196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8.24‰,23年间出生率下降了近16个千分点;同样,1970年... 自70年代初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这突出地反映在中国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上.例如,196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4.11‰,而1992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8.24‰,23年间出生率下降了近16个千分点;同样,1970年,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而1991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3,21年间下降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意愿 贫困地区 妇女总和生育率 社会经济地位 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县 人口因素 农业劳动时间 生育率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农时管理思想 被引量:5
5
作者 叶世昌 《江淮论坛》 CSSCI 1990年第5期27-32,共6页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三:土地、人力和天时。《管子·牧民》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天时、地利都要人去务,所以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三者。《经法·君正》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决定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三:土地、人力和天时。《管子·牧民》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天时、地利都要人去务,所以这里实际上包括了三者。《经法·君正》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说:“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时,时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知地宜,须时而树(种),节民力以使,则财生。”《吕氏春秋·审时》精辟地说明了三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思想 吕氏春秋 农业生产 主要因素 牧民 思想家 生物资源 《吕氏春秋》 农业劳动时间 《淮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