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刘艳 杨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本文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劳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和单位农地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均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类型区域存在差异,劳动投入对粮食... 本文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劳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和单位农地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均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类型区域存在差异,劳动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不确定。在全国样本和粮食主产区样本中,劳动力转移比和机械化水平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显著正相关,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投入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显著负相关。在非粮食主产区中,劳动力转移比和机械化水平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不相关。总之,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效益,劳动投入在粮食主产区过于冗余,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替代劳动的弹性高于非主产区。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地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积极引导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积极探索禀赋异质性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比 机械化水平 粮食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徐津亭 孔一 李亚妮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23-226,共4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劳动力流动的现实,选取2009—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在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基于长江经济带劳动力流动的现实,选取2009—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在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中,农村金融支持效率、财政支农和农村交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正向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受灾水平等因素呈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呈向正影响,对中下游地区呈负向影响。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职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农业劳动力转移 双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笑寒 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5,共5页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培育起以农地承包权流转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农业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发展历史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制造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秀玲 高文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8-78,86+168,共13页
文章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发展阶段,从行业和就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影响,认为智能制造将同时带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由于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特点,智能制造给我国制造业农业转移劳动力将带... 文章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发展阶段,从行业和就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影响,认为智能制造将同时带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由于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特点,智能制造给我国制造业农业转移劳动力将带来就业冲击。根据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预测数据,文章估算了未来十年智能制造对我国制造业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效应,并结合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特征,提出了应对智能制造就业替代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农业转移劳动力 工业机器人 就业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11
5
作者 钟润涛 马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1-276,共6页
基于2000—2015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农村金融规模、政府财政支农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农业信贷比率、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 基于2000—2015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农村金融规模、政府财政支农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农业信贷比率、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农民收入表现出较弱的对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效应。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受到农村信贷比率、外出务工人数、自身的正向冲击后,会有所提高;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冲击的影响有限,财政支农的冲击会抑制农民增收。最后针对结论,提出可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合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高农业财政补贴效率、创造当地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农民收入 农业劳动力转移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郝枫 赵慧卿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年第6期53-57,共5页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式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减贫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亚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力资本积累是转移劳动力减贫和预防返贫的关键。文章基于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增强收入挣得能力、引发人力资本投资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扩大人力资本存量...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力资本积累是转移劳动力减贫和预防返贫的关键。文章基于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增强收入挣得能力、引发人力资本投资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村减贫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中介变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中介传导—农村减贫”为传导机制的中介效应理论模型,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迁移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介模型还是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介模型,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减贫。为更好地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本文提出了增加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水平、健康人力资本水平,着力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等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村减贫 中介效应 人力资本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吗?——来自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5
8
作者 栾江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共10页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量 经济过量 农业劳动力转移 化肥过量施用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要素替代 粮食生产 劳动力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业保险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军 易焕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65-79,147,共16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地流转程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在非粮食主产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农业保险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丽萍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9,共7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着在农村内部转移、城乡之间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又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趋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着在农村内部转移、城乡之间转移、不同产业间转移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转移等几种类型,并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其特点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型转移仍然是主体,而回流型转移、创业型转移、培训型转移将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特征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粮食产量——基于中国三大类粮食产量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杰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计量分析发现:尽管从全国整体来讲,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三大产量区并不相同(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在对粮食产量产生正向作用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粮食产量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最大,而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最小。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重点应保护耕地,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可大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全国应有效加速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产量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4,共7页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个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城市化推进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外出劳动力 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 中西部地区 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桂华 涂火年 韦静 《西北人口》 CSSCI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广西要想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使用抽样法测算广西200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总数,并按照劳动力转移去向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转移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抽样 测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红平 高金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9-52,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的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又各具特色.日本和我国一样,同属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也有某种类似的伦理道德、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因此,研究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从...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的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又各具特色.日本和我国一样,同属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也有某种类似的伦理道德、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因此,研究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对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明治初期,日本还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家,但一百多年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农业劳动力转移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日本农业 农业就业 兼业农户 启示 非农产业 小农户 军需工业 1990年 就业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制度约束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0-16,130,共8页
二元双重的制度结构向一元一重的现代制度结构转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在保留小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之上去谋求非农就业更大的收益,务工经商但不彻底离农离土,是获得... 二元双重的制度结构向一元一重的现代制度结构转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在保留小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之上去谋求非农就业更大的收益,务工经商但不彻底离农离土,是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广大农村居民在现行制度约束下,面对制度给定的“选择集”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制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增收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8,共3页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由9.0%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又由4.6%降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农民实际人均收入的增...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由9.0%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又由4.6%降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农民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再度回落,农民年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低约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剩余劳动力 人口结构 户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基于哈尼梯田生态区4县8镇16村的调查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泽波 《农业考古》 2019年第1期251-259,共9页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瑰宝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面临无人传承危机。本文利用哈尼梯田生态区4县8镇16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并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动因。...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背景下,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瑰宝的哈尼梯田农耕文化面临无人传承危机。本文利用哈尼梯田生态区4县8镇16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并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动因。研究发现:仅有28.7%的农户愿意传承梯田农耕文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传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收入水平、耕地面积、农耕技术培训及城镇化率对农户传承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年龄是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为了减缓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可以从政府、企业及农民三个层面同时发力,着力改善生态区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发挥保护和传承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文化遗产 传承意愿 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德化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187,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两大理论体系都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工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但二者在分析范式、研究目的、农业劳动...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过研究。两大理论体系都认识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工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但二者在分析范式、研究目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与路径和研究内涵等方面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成分,创新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农业劳动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党夏宁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6,5,共3页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本文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要素边际生产率 农业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对外贸易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拉尼斯-费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建民 贺彩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7,共6页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自生能力的民营非农业部门是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对外贸易是促进...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自生能力的民营非农业部门是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部门,其对外贸易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民营出口贸易对资本积累的效应表现为负值,民营进口贸易在推动自身发生技术创新和加深劳动力使用偏向方面有正向作用,进而间接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民营出口贸易 拉尼斯-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