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龚勤林 乔涛 冷玉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7,共13页
在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背景下,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 在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背景下,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是数字经济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转移、农用耕地流转与农业资本深化;第三,数字经济作用存在异质性,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不显著,且由于粮食主产区的萎缩与限制政策,数字经济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效应会受到抑制。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当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助力降低数字技术使用门槛、以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健全农地流转管理体制,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支持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进步 要素流动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德军 李伍洲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56-160,共5页
数字农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的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探究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农... 数字农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的数据,采用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探究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农业技术效率、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按粮食产区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强科研投入与创新激励机制,对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加强区域间的数字农业交流与合作等,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技术效率 农业技术进步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韩光鹤 姜枫 王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5-242,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十年来稳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4%。黑龙江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32,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单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的是生产资料服务,加工流通销售服务关联度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优化各项服务水平,以求更好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电商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萍萍 曹芷畅 +1 位作者 黄卓 刘章磊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瓶颈提供了新路径。为此,基于201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评...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效率瓶颈提供了新路径。为此,基于201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交叠双重差分(DID)模型,系统评估该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揭示政策通过“收入增长-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集聚”及“高标准生产”三条路径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政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贫困县及农业强县更为显著,凸显其对欠发达地区的包容性驱动作用。基于此,应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并针对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交叠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6
作者 张娜 孟子楚 宋连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2-215,共4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越多,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越低;随着西藏农业经济比重增加,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也会提升。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潘美丽 潘方卉 郭偲偲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基于2007—2020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率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规模和财政支农占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开展了基于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机制检验。结果表... 基于2007—2020年我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率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规模和财政支农占比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分析,开展了基于要素数量和质量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农占比则呈现出反向的抑制作用;财政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通过降低要素投入数量和提高要素质量实现的。因此,建议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财政涉农资金的使用绩效;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完善以要素质量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标准建设,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投入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随机前沿生产率模型 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思考
8
作者 田敏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8期57-59,共3页
本文利用2011-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确认数字经济整体上显著驱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进一步揭示,这种积极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中部地区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大,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贡献远超其他区域。西部... 本文利用2011-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确认数字经济整体上显著驱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研究进一步揭示,这种积极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中部地区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大,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贡献远超其他区域。西部地区同样显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数字技术在激发后发潜力方面效果良好。相比之下,东部地区虽然也受益,但数字经济的推动效应相对较缓和。这些发现凸显了数字赋能农业需因地制宜,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基础与特点,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大化数字经济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整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土地流转视角
9
作者 许明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0期179-184,共6页
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政府引导,利用保险机制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关键环节。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 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政府引导,利用保险机制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关键环节。基于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揭示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风险保障和要素配置优化直接促进农业TFP提升,并以土地流转为中介路径间接推动效率改善。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提升农业TFP;土地流转率在保险促进TFP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自然灾害频发区及农民教育水平较低地区,保险的TFP提升效应更显著,前者因风险补偿快速恢复生产,后者因抑制资源非农转移。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扩大保险覆盖面,创新“保收入”产品设计;构建“保险+土地流转”协同机制,完善流转定价与信贷支持;针对高灾害风险区强化巨灾保险与智慧防灾技术联动。研究为优化农业风险管理政策、推动农业效率驱动转型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锦春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1,共13页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时代,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能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来自数字普惠金融视角的新解读。数字普惠金融既能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能推动农业资本深化,加快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时代,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能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来自数字普惠金融视角的新解读。数字普惠金融既能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也能推动农业资本深化,加快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在高附加值农业比重大、粮食业产量占比高以及农村金融市场完善的国家中,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提升互联网普及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进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普惠性融资支持,创新农业信贷支持投融资模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资本深化 跨国生产率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保吉 兰宗宝 +3 位作者 屈婷婷 汪羽宁 卢庆南 黄智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97-3506,共10页
【目的】测算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推动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及赋能农业强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 【目的】测算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推动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及赋能农业强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其时空变化情况,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从时间趋势来看,2005—2021年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且形成了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驱动”模式。从空间分布来看,广西14个地级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较明显,其中,有11个市实现增长,增长最多的是南宁市,增长最少的是贺州市。从影响因素来看,农村人力资本、农业生产规模、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是影响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从与周边省份对比结果来看,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落后于广东省2.3%,落后于云南省0.9%。【建议】建议广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以生产需求为导向,提升农业技术效率;以协调发展为导向,合理布局创新资源;以优先发展为导向,强化支农强农措施,从而加快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农业强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农业强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明瑟工资方程的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12
作者 董奋义 刘欢欢 +2 位作者 翟振杰 李梦婷 麻晓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9-707,共9页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 【目的】探究河南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方法】考虑到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把年龄因素纳入到明瑟工资方程中,提出并利用改进明瑟工资方程估算了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永续盘存法估算了农业物质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出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由于每年农业固定投资总额增幅较大,物质资本存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由于农业从业人员转出较快,农业人力资本存量逐渐降低。在弹性系数作用下,物质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存量的乘积虽然在增长,但其增速低于农业产值的增速,进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强化农业物质资本的投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合的优化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加快河南省农业强省战略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明瑟工资方程 农业人力资本 农业物质资本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李航飞 魏少彬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变化。在“碳排放、碳中和”及“绿色生态发展”背景下,本文从研究方法与模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梳理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变化。在“碳排放、碳中和”及“绿色生态发展”背景下,本文从研究方法与模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梳理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提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未来需关注的几个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回顾与展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成本上升、要素替代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0
14
作者 龚斌磊 肖雅韵 +1 位作者 徐君 袁菱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机械难以替代劳动力的地区和作物,其负面影响更大。本文基于1993-2015年中国2463...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机械难以替代劳动力的地区和作物,其负面影响更大。本文基于1993-2015年中国2463个县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为了刻画要素替代,特别是机械替代劳动力的作用,本文探究不同坡度和不同作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耕地中坡耕地比例高的地区,机械更难替代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生产中机械更难替代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导致种植结构的趋粮化,考虑到经济作物相对高效,这会导致总体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碳源、碳汇及面源污染三重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林 李航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5-981,共7页
【目的】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源、碳汇及农业面源污染三重视角,测算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科学把握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助推乡村振兴。【方法】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6—2021年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有效测度并分... 【目的】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源、碳汇及农业面源污染三重视角,测算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科学把握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助推乡村振兴。【方法】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6—2021年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有效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2006—2021年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虽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升,年均增速为1.7%;广东省21个地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其中以珠海最高、达到1.070,潮州最低、仅为0.988;在区域上呈现“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粤北山区”的格局。技术进步是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城镇化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是影响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为提高广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绿色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机制,大力培育、发展高效立体生态农业,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模型 面板回归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竞争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全国278个地级行政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斯玮 高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9,共15页
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19年全国278个地级行政区的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测算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 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基于2008-2019年全国278个地级行政区的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测算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实证分析银行业竞争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竞争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农业技术进步上;机制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可以通过激励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农业服务业发展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后发现,相对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适度竞争能激励银行比较优势的发挥;异质性分析发现,银行业竞争更有效地提升了东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据此,提出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市场化改革、鼓励各类商业银行错位竞争和因地制宜适度提升区域银行业竞争水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史常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09,共16页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数字经济指数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赋能效应,并从要素错配角度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 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农业数字经济指数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赋能效应,并从要素错配角度探究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且这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上。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改善资本错配和土地错配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通过缓解劳动力错配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尚不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率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更为突出。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赋能效果具有显著且正向的空间外溢性,并且这种溢出更易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错配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及破解路径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水 张永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与建设农业强国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采用2014—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与建设农业强国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基于县域城乡融合的发展趋势,采用2014—2021年县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效率却具有负向效果。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东部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明显高于西部县域。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要素流动壁垒造成的供需失衡是引致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差异的底层原因。第四,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生产要素集约化与数字素养提升两条路径对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论既为提高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启示,也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补充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非线性 数字素养 生产要素集约化 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梦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55-2169,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智化时代下金融产业的新业态,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赋能山区金融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助力。文章基于2014—2021年我国浙江省山区26县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智化时代下金融产业的新业态,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赋能山区金融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助力。文章基于2014—2021年我国浙江省山区26县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类细分维度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主要体现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从各维度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最强的是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深度,覆盖广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弱;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浙江省山区26县的西部地带的提升作用更强。为此,应加快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山区县域的发展与覆盖,深入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受众群体素养,为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山区县域 DEA-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8—2020年各省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宗晓凤 鲁银梭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利用门槛模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并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SFA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