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华坚 杨梦依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545,共11页
基于2008-202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供给能力、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粮食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测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水平,实证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 基于2008-2021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包含供给能力、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粮食生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测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水平,实证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及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粮食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绝对数值不高;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对粮食生产安全呈现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有限,且存在区域差异,表现出对长江中下游区粮食生产安全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东北区次之,黄淮海区不显著等情况。基于此,提出加大农业保险政策补贴范围、完善农业保险风险防范机制、深入探索绿色农业保险,并因地制宜完善各主产区农业保险政策等建议,以推动农业保险发展更好地保障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粮食主产区 农业保险发展 粮食生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技术普及对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泉 张璐帆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0期40-48,共9页
如何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保险的深度融合,提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综合效率,是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利用2007~2017年全国农业保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选取非径向非导向数据包络(DEA-SBM)模型,在对中国农业... 如何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保险的深度融合,提升互联网技术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综合效率,是新时期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利用2007~2017年全国农业保险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选取非径向非导向数据包络(DEA-SBM)模型,在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Tobit方法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普及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的影响,并就此提出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普及率 农业保险发展效率 DEA-SBM模型 Tobi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国安 《湖湘论坛》 1999年第4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保险公司 制约因素 保险业务 农业灾害损失 赔付率 我国农业 保险金额 保费收入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
4
作者 张俊飚 彭珂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8-12,共5页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生产 保险意识 农业自然灾害 防灾防损 农业灾害 保险 我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伟 罗向明 郭颂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0,共5页
本文利用保险深度和密度、财政补贴力度和覆盖率三个指标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支持力度并... 本文利用保险深度和密度、财政补贴力度和覆盖率三个指标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支持力度并不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保费补贴时间较长、保险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本文建议从中央层面制定一个全国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整体发展规划,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促使经济发达省区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发展水平 区域比较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芮敏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63-64,共2页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业经济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的...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业经济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的发展。而农业保险作为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农业保险概述、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以及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切入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进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经济增长 关系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暨对策
7
作者 夏道毅 胡若昭 李国斌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25-26,共2页
农业保险是农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发展农村保险是我国保险事业带方向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谈谈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一、农业保险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保险事业的发展速度相... 农业保险是农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保障.发展农村保险是我国保险事业带方向性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谈谈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一、农业保险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保险事业的发展速度相比,还不适应.我们认为:阻碍农业保险发展的症结,从内部来说,农业保险的核算制度不合理,从外部讲,国家对农业保险还未立法。主要表现在,1、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在总保费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保险事业 保险费收入 农村保险 总保费 保险基金 农业保险业务 保险合作社 农村商品经济 法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与障碍识别
8
作者 刘素春 范泽然 梁子敏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共14页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 基于2012-2022年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总指数的构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别在全国整体和省际层面上实证计算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从耦合度看,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类型,22个省(区、市)的耦合度等级均有所上升,从耦合协调度看,总体处于过渡发展类型,除四川和宁夏外,各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均有提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层面,影响耦合协调模型的关键障碍因子包括农业重点企业规模、新型农业经济主体及农村劳动力流失,而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层面,关键障碍因子则为农业保险深度、农业保险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及县级农险服务机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林娟 李亚倩 梁延红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1期74-81,共8页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特征,构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甘肃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市(州)农业保险...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内涵及特征,构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甘肃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市(州)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比较优势与发展短板且区差异较大;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是各方面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其中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提高是决定性因素。为此,甘肃农业通过明确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各地的比较优势与发展短板,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来规划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方向,同时重点巩固和提升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实现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业保险 风险控制机制
10
作者 苗青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1-53,共3页
农业保险风险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主要包括:风险选择、保险金额选择、灾害预防(保险防灾)、定损理赔、再保险等。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农业保险风险控制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是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风险控制机制 保险金额 保险风险 保险 保险防灾 灾害预防 定损理赔 风险选择 保险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保险
11
作者 王丹涛 蔡大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1-32,共2页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保险王丹涛,蔡大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产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农业保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点经验,然而,随着人保公...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保险王丹涛,蔡大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产逐步从计划经济模式过渡到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农业保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一点经验,然而,随着人保公司核算体制的转轨,经营方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市场经济体制 高效农业 农业生产 基层公司 人保公司 农业保险基金 新险种 核算体制 农业保险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险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农险体系
12
作者 熊安友 王圣发 《金融与经济》 1993年第9期51-53,共3页
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保险体系,是我国发展农业的需要,也是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我国农村保险事业已作了充分的肯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从... 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保险体系,是我国发展农业的需要,也是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的要求。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对我国农村保险事业已作了充分的肯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大经营管理,如何建立合理的经营模式和完善经营机制,从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保险体系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体系 经营管理 经营与管理 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 我国农村 保险事业 政策性保险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