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北退耕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演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成思敏
王继军
李茂森
李玥
乔梅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71,27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DM下的陕北退耕区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研究”(4157151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技术集成与模式”(2016YFC05017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与评价模型开发”(2016YFC0503702).
-
文摘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机制是通过改变农业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方向来调控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运行路径。根据人类需求目标的差异,将耦合机制划分为单一线型耦合机制、多维链型耦合机制、网型耦合机制3种类型。结果表明:近80年来,纸坊沟流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先后经历了单一线型耦合机制和多维链型耦合机制的调控,系统目标由单一生产粮食为主的经济效益转化为生态、经济效益并重,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态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目前农业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中的碳汇功能也未转化为经济效益等。因而,需要构建新的良性耦合机制——网型耦合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退耕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
关键词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
耦合机制
演变过程
陕北退耕区
纸坊沟流域
-
Key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y-resources system
coupling mechanism
evolutionary process
de-farming regions of north Shaanxi Province
Zhifanggou Watershed
-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耦合路径分析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赵晓翠
王继军
乔梅
韩晓佳
李玥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5820-5828,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37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515)
-
文摘
水土保持技术通过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作用过程影响系统的耦合效果,这一过程及效果成为农户选择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点。为此,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典型流域-县南沟流域为对象,通过对2017年130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揭示其作用过程和耦合路径,结果表明: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形成了一个新的耦合系统,水土保持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改良和农业资源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对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但其(现阶段)作用强度较弱,(水土保持技术对三者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3、0.08、-0.02);这是由于县南沟流域基本完成了规模化治理,故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影响的弱强度是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及治理措施有效发挥基础之上的弱强度,同时隐含了现有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围绕水土保持内涵经营过程,以生态功能的提升为主线,筛选、集成、研发水土保持技术,形成可适化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农业产业-资源系统
耦合路径
结构方程模型
县南沟流域
-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industrial-resource system
Coupling Pa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Xiannangou watershed
-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