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时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增收影响分析
1
作者 公爱玲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8期157-158,共2页
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农业领域,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和价值链结构,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随着全球经济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农业领域,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和价值链结构,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拓展产业链条,直接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农民增收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全勇 严靖华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41-44,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人力资本定义、重要性和现状。系统阐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及其驱动力。详细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需求变动和农业产业链完善中的作用。同时,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新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人力资本定义、重要性和现状。系统阐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及其驱动力。详细分析农村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市场需求变动和农业产业链完善中的作用。同时,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新要求,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强调农村人力资本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两者间存在紧密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本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 管理优化 市场需求变化 产业链条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傲波 戴浩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75-482,共8页
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化信息时代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惠及农村,其将通过何种路径驱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 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化信息时代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数字普惠金融惠及农村,其将通过何种路径驱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依次递减;东、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异质性;农户创业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深化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数字金融市场体系;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以农户高质量创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创业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以山东泰安“中央厨房”项目为例
4
作者 胡玉香 《江西农业》 2024年第22期129-131,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逐渐成为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基于政策的推动与市场的需求,我国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广现代化科技、推动绿色发展以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路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逐渐成为提高农户收入的重要手段。基于政策的推动与市场的需求,我国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广现代化科技、推动绿色发展以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路径,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文章以山东滕州市姜屯镇“中央厨房”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路径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探讨了关键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旨在为农业增效和农户增收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农户收入 产业链延伸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宇 翟绪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221-224,245,共5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都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而不同的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存在差异。选取黑龙江省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测算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并运用熵值法将11个农村基础设施分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都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而不同的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存在差异。选取黑龙江省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测算了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并运用熵值法将11个农村基础设施分为4个类别,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4类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结果表明: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排在第三的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而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排在最后。通过对结果的细致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黑龙江省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海军 邹银 袁嘉慧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 基于2011—2021年的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定量模型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显示,农业经济韧性呈波动增长态势,地区差异性较大并出现多极分化现象;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分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农业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农业经济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农业技术创新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农业技术创新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较强,而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效果不显著;农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韧性。基于上述的研究结论,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增强农业经济韧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技术创新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板模型的农业信息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田甜 熊玉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4,共6页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二次项,探究其与农业...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研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引入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二次项,探究其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采用面板平滑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倒U型”影响,且“倒U型”的拐点为门槛值;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但随着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逐步上升,该推动作用将会边际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面板模型 门槛效应 倒U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经济韧性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9
8
作者 吴琦 石可敬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农业稳则全局稳,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现实选择。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农业稳则全局稳,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现实选择。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展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已成为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2010—2022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能有效提升农业经济韧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土地流转内在路径进而作用于农业经济韧性,进一步地,门槛效应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第三,异质性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效率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爽 赵丹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121,共8页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统计,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厘清科技创新效率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对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统计,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30%,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而厘清科技创新效率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对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科技创新效率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效率对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效率的碳减排效应可通过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对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研究结果,应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全面推动清洁低碳技术、减污降污技术;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低碳农业生产体系与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区域农业碳排放效率,缩小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效率 农业碳排放效率 农业产业集聚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让农田焕发生机——访稻梦空间创始人滕文强
10
作者 黄强 陈波儿 +1 位作者 刘早生 李朋 《农家科技》 2019年第10期11-13,共3页
崇龛镇临江村座落于道教至尊陈捋老祖的故里,琼江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沟渠遍布,坝地广阔,是重庆市潼南区粮油第一大坝,优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的核心片区,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因长期单一的种植结构,农民增收乏力。2016年,从临江村走出的大... 崇龛镇临江村座落于道教至尊陈捋老祖的故里,琼江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沟渠遍布,坝地广阔,是重庆市潼南区粮油第一大坝,优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的核心片区,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但因长期单一的种植结构,农民增收乏力。2016年,从临江村走出的大学生滕文强在城市打拼几年后,毅然回到家乡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开启“稻—蟹、稻一虾、稻一鳖、稻一鸭”生态种养模式,几年下来,走出了一条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路,取得了生态种养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结构 生态种养模式 重庆市潼南区 新型职业农民 生态资源优势 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水稻高产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