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产业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1
作者 张韧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79-80,共2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说明农业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以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说明农业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数字化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多元化 农村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0期110-111,共2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有效应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合作组织之一,探... 当前中国正处于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交汇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有效应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合作组织之一,探究其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重大课题之一。该文在对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助推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路径,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 农业产业数字化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铭浩 陈禹蒙 《江西农业》 2024年第7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行,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国内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农业部门和相关...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行,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国内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乡村振兴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农业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系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振兴,从而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及对策分析——基于枣庄市14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 被引量:23
4
作者 孙竹梅 刘同山 +2 位作者 孙东宝 刘兵林 倪玉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枣庄市42家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情况的实地调研和101家新型农业经营... 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发展数字农业的重要内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推进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枣庄市42家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情况的实地调研和10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网络调研,统计分析了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生产、经管、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中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数字化转型的主动和尝试,但当前转型发展链条较短。在调研的14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有45%开展了生产数字化,30%开展了网络化营销,50%实施了内部管理数字化。(2)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发展还面临人才、资金、技术、价值发挥等方面的难点。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40岁以上、大专以下学历的高达78.4%,82.5%的新型经营主体投入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资金不足投入生产经营资金总额的10%,经营主体享受过政府扶持资金的仅占17.5%。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加快全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助推我国农业大国向数字农业强国转变,政府要加快规划引领、平台搭建、政策扶持,要加快5G、遥感卫星、冷链仓储等农业数字基建建设,要创新数字农业技术,探索项目持续运维模式,提升数据要素价值驱动能力,提升农民信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数字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农业 数据要素 农业数字基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浅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利伟 朱莹 温靖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3期19-20,共2页
按数字经济的分类“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方面,界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数字农业(或称为农业信息化、互联网+农业,更深一层次称为智慧农业)均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包括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农业数字产业化。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应... 按数字经济的分类“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方面,界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数字农业(或称为农业信息化、互联网+农业,更深一层次称为智慧农业)均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包括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农业数字产业化。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应用数字技术以及数据资源而为传统农业产业赋能,也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也可理解为农业产业由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数字产业化是指为农业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并完全由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支撑的农业经济活动,简单理解为农业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该文通过梳理农业产业数字化和农业数字产业化的业态分类,以求进一步明晰数字农业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 数字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媛 熊婉辰 任保平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下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要求。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从“基本支撑―创新驱动―外部环境”三个维度系统阐释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使...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下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要求。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从“基本支撑―创新驱动―外部环境”三个维度系统阐释农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法对农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使用Dagum基尼系数、二次指派程序(QAP)、马尔科夫链等方法,系统探究中国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在样本期内逐年提升,但区域异质性明显,整体呈现“东部>全国>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解表明,区域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从形成机理看,人力资本、农业传统基础设施、政府干预和技术创新均能影响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的空间不平衡,且影响力依次增强;从时空演变看,中国农业数字化水平的类型演进具有稳定性,但存在一定的空间地理依存性,并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转型 农业产业数字化 农业数字产业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测度、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数字乡村的均衡发展是补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短板、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环节。系统测度中国省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数字乡村发展差异的来源及演变进行区域和结构分解,并进... 数字乡村的均衡发展是补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短板、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环节。系统测度中国省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数字乡村发展差异的来源及演变进行区域和结构分解,并进一步使用二次指派程序(QAP)探究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总体水平稳步上升,但空间非均衡性显著,省际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性特征;第二,空间分解表明,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第三,结构分解表明,静态视角下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内部结构来源主要在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发展环境差异,而动态视角下中国地区之间的农业产业数字化与农业数字产业化发展差距正在悄然扩大;第四,从驱动因素来看,数字乡村发展差异受到地区间政府干预、农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对外开放差异的共同影响,但各因素的具体作用强度受到区域异质性制约。本研究为缩小中国地区间、城乡间及群体间数字鸿沟,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和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产业数字化 农业数字产业 地区差异 方差分解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及研究——以灵山县为例
8
作者 容先 丁昭嘉 幸海玲 《河北农机》 2023年第10期36-38,共3页
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标志,随着灵山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与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灵山县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快速推动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对灵山县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农业产业数字化发... 数字化是现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重要标志,随着灵山县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与农业产业稳步发展,灵山县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快速推动了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对灵山县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现实困难和相应对策分析。对推动灵山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数字化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逻辑、机制与路径
9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东南学术》 2025年第6期25-36,共12页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基,而数字新质生产力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以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在宏观层面,数字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生产力、数字分配力、数字流通...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根基,而数字新质生产力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以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在宏观层面,数字新质生产力以数字生产力、数字分配力、数字流通力以及数字消费力的效率提升机制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在中观层面,以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为双轮驱动的产业融合机制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在微观层面,以培育数字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数字化新型农村治理主体的主体重塑机制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以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与挑战,亟须完善新型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农业农村新质态数字人才积累,加速数字农业的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加快建立数字时代的新型城乡关系,以此助力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农业强国 农业产业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