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
1
作者 薛宝震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53-56,共4页
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和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供... 农耕文化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大省和京津冀地区农产品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和自然条件,但仍然面临着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产大省 供应基地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农耕文化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重要农产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被引量:85
2
作者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 ,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农村占城镇村居民点建成面积的 86 .1%,农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7.2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 ;加入WTO后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既迎来了新的机遇 ,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特点与问题的初步分析 ,提出了 2 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应选择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并将重点在优化制度环境、完善保障体系和突破结构制约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曰瑶 杨友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5期88-92,共5页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与农村 可持续发展 专业合作社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宋金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提出过程及基本内涵,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障碍,最后提出了今后发展的道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业与农村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湖南灾害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解志坚 杨海君 +2 位作者 卢兆银 杨成建 陈基权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65-67,共3页
论证了湖南植被破坏,不合理开发,水资源浪费、污染,人口激增以及农民、基层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差是导致湖南洪旱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湖南 洪灾 旱灾 农业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集水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6
作者 夏宁 夏锋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集水农业 农村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农地区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久玉林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旱农地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使西北旱农地区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水的短缺问题,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是解决西北旱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西北旱农地区 现代集水型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档案管理对农业生产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问题研究
8
作者 吕德智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8期148-149,共2页
本文剖析了农业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方法,并对农业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关键词 农业档案管理 农村信息化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程爱珍 《江西农业》 2025年第7期41-43,共3页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尤为密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会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会持续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基于此,主要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尤为密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会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会持续推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基于此,主要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探究,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多类问题,提出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协调并进的举措。旨在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时期存在的多类问题,促使区域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村 可持续发展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10
作者 考志强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路径,生态农业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我国发展生态... 生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路径,生态农业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论述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分析了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强调应继续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完善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生态农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从而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产业化转型的德州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
11
作者 李阳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4期128-130,共3页
农业产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给山东省德州市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介绍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况,探讨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转型是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为给山东省德州市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介绍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概况,探讨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应用及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做强龙头企业引领、延伸产业价值链条、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转型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德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基于X县的考察
12
作者 何晖 王睿灵 黄鸿剑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9,共9页
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实践,具有低成本和激活老年群体主观能动性的优势,但也面临运行可持续性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以X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践作为典型案例,按照“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维... 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实践,具有低成本和激活老年群体主观能动性的优势,但也面临运行可持续性不足的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以X县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实践作为典型案例,按照“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维度,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可持续运行的阻滞因素进行了系统性解析。研究表明,现阶段农村互助养老共生系统存在共生单元结构性失衡、共生界面能量传导效率低下、共生模式稳定性不足、共生环境中认知脱嵌等阻滞因素,制约着农村互助养老共生系统的运行。为实现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应重构组织生态,激活互助养老共生单元协调治理动能;完善交互机制,重塑要素畅通的共生界面;调适利益张力,构建多元主体互惠共生模式;优化支持环境,培育互助养老价值共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可持续发展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时空特征与耦合协调机制——基于42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刘晓琼 张雪静 +3 位作者 杨华 焦璇 陈佩瑶 胡颖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6-739,共14页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和粮食供应地,探究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耦合协调机制是筑牢黄河生态安全屏障,促成其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中在测算2008—2020年该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借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了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其耦合协调机制。结果显示:①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村以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水平皆整体呈低值波动缓增态势,其中可持续农业发展水平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且其值高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且三者的空间异质性较明显;②制约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障碍因子虽具有趋同性,但其空间差异性亦较为明显;③研究区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度高于耦合协调度,且分别呈弱降和明显增长趋势,目前依次处于拮抗和低度失调阶段;④2020年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可持续农村发展的高值区及其耦合协调度高值区皆大致沿海西州-鄂尔多斯-南阳-阿坝四地呈“蝶翼状”分布,而两者的低值区则多集中于黄河“几”字湾晋陕豫段部分地级市以及下游地区;⑤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因子作用类型以交互作用为主,表明导致其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较强,随后依据其作用机理分类构建了促成流域可持续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农村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SARD) 耦合协调度 地理探测器 耦合协调机制 黄河流域资源型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光伏农业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燕晴 姚茜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23-126,共4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光伏农业的内涵、研究现状、特征、模式,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光伏农业通过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生产二者整合,形成经济-生态-社会多维效益,经济方面表现为增加农民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光伏农业的内涵、研究现状、特征、模式,并探讨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机制。结果表明,光伏农业通过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生产二者整合,形成经济-生态-社会多维效益,经济方面表现为增加农民收益与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生态方面体现在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排放;社会方面则关联于农村产业转型与技术普惠。光伏农业主要涵盖两大应用场景,一是地面应用,通常指光伏发电与农业大棚相结合的模式;二是水面应用,主要指光伏发电与渔业相结合的渔光互补模式。但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不足、初始投资成本高、政策配套滞后等挑战,规模化推广仍存瓶颈。光伏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耦合需提高技术创新,通过政策设计平衡多方利益,以量化长期生态效益。这为深化光伏农业理论体系、完善实践路径提供参考,同时,为政策制定者与从业者协调能源转型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农业 可持续发展理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足迹评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实施途径
15
作者 杨琴 岳丽杰 +3 位作者 刘禹池 杨勤 刘永红 王谢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量化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策略。文章探讨农业环境足迹评估的概念、意义、实施方法及农业生产流程优化措施。农业环境足迹评估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旨在量化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碳足迹... 量化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策略。文章探讨农业环境足迹评估的概念、意义、实施方法及农业生产流程优化措施。农业环境足迹评估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旨在量化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碳足迹、氮足迹、水足迹和能源足迹。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基于评估结果的农业生产流程优化建议,包括土地选择与布局、作物选择与规划、肥料管理、灌溉管理、农药使用管理、废弃物管理和农产品加工与储存,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足迹评估 可持续发展 生命周期评估 资源利用 环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16
作者 何佩莹 陈彬卉 +1 位作者 张秀明 谷保静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9,共9页
为探究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本研究对浙江省90个县(市、区)的农业氮素污染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了农业氮素污染减半的成本效益,并量化了其对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潜在贡-献。... 为探究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本研究对浙江省90个县(市、区)的农业氮素污染排放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估了农业氮素污染减半的成本效益,并量化了其对浙江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包括NH_(3)、N_(2)O、NO_(x)、NO_(3)等4种形式的活性氮)总排放量为21万t,利用现有技术基本-上可以将氮素污染减半(NH_(3)56%、N_(2)O 37%、NO_(x) 45%、NO_(3)49%),需要投入32亿元,但这将带来165亿元的社会效益。浙江省农业氮素污染减半有望使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水平整体提高32%。研究表明,优化农业氮素管理可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氮素污染 氮素减排 成本收益 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17
作者 佘欢 李鹏 +2 位作者 李娟 冯朝红 张靖铷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1-422,共12页
[目的]评价黄河几字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探究其驱动因素,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系统评估了2000—2020年黄河几字湾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运用LMDI分解模型,研究了可持续发... [目的]评价黄河几字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探究其驱动因素,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系统评估了2000—2020年黄河几字湾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运用LMDI分解模型,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结果](1)研究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呈现显著动态变化:可更新环境资源能值波动(均值1.98×10^(22)sej),不可更新资源持续衰减,工业辅助投入上升,可更新有机能下降,作物产量保持增长;(2)可持续发展评估显示,能值产出率(E_(YR))显著提升,环境负载率(E_(LR))持续增加,能值可持续指数(E_(SI))虽转为可持续状态但水平较低;(3)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人口效应是首要驱动因素,经济效应贡献度由负转正,投入结构效应由正转负,土地面积效应影响最小。[结论]2000—2020年黄河几字湾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上升,驱动因素贡献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口效应、经济效应、投入结构效应和土地面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几字湾地区 农业 可持续发展 驱动因素 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业与粮食未来:地方居民视角下的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市J村为例
18
作者 何涓 陈亚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9-168,共10页
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关联着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大食物观的内涵强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要求地方居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收集地方居... 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关联着人类活动、环境变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大食物观的内涵强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食物开发格局,要求地方居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收集地方居民对食物系统内外部环境的感知数据和日常实践情况,全面评估其对食物系统发展的认知和日常实践,揭示地方居民参与构建可持续食物系统的倾向途径。运用Rank-Based Quotient分析方法,识别地方居民视角下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1)地方居民对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实践总体保持中立。(2)在参与途径方面更倾向于直接参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标准下的食品加工和/或包装活动。(3)地方农业文化活动在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农业文化活动在地方居民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还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食物系统 地方居民 大食物观 地方农业文化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土地利用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远章 魏超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该文以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为切入角度,分析了化肥使用不当、水污染严重,以及土地开发不科学、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具体的农村土地利用与保护策略,如制定有效的环保监察体系、完善乡村土地法律体系、推动乡... 该文以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为切入角度,分析了化肥使用不当、水污染严重,以及土地开发不科学、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具体的农村土地利用与保护策略,如制定有效的环保监察体系、完善乡村土地法律体系、推动乡村土地开发利用良性发展、加大环境整改力度及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及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村土地利用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世花 《河北农机》 2025年第5期88-90,共3页
农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作为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载体,其推广效能直接影响碳中和目标达成与乡村产业振兴进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系统性问题,其核心症... 农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作为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载体,其推广效能直接影响碳中和目标达成与乡村产业振兴进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系统性问题,其核心症结在于政策协同不足、资金供给失衡、产业联动薄弱及资源循环低效。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提出构建分级分类政策体系以增强制度供给精准性,创新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破解投入瓶颈,通过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价值链条重构,完善资源高效利用体系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研究为破解生态农业技术扩散障碍、提升系统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框架,对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技术 推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