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应对新兵军事训练伤高发现状,依据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技术发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纠正训练,探索该模式对新兵入伍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在联勤保障部队某新兵训练基地开展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依据筛查得...目的为应对新兵军事训练伤高发现状,依据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技术发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纠正训练,探索该模式对新兵入伍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在联勤保障部队某新兵训练基地开展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依据筛查得分将单个动作为1分且总分<10分的新兵作为纠正训练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将新兵分为试验组(n=223)和对照组(n=223)。对照组新兵按照常规训练计划实施;试验组新兵在完成其既定训练任务同时,辅助开展为期2个月的运动功能障碍纠正训练,纠正训练全程由经过相关业务培训的组训骨干负责实施,同时记录整个新训期间的受伤情况,受伤情况来源于试验单位医疗保障部门的就诊记录。关节功能筛查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训练伤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纠正训练后试验组关节功能筛查得分高于训练前(15.12±2.13 vs 10.58±2.83);纠正训练后试验组关节功能筛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5.12±2.13 vs 14.19±1.97,P<0.05)。新训期间试验组发生训练伤的人数比例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χ^(2)=5.469,P=0.001)。仅针对在新训期间受伤的人群,试验组测试得分<10分者11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人(63.6%)(χ^(2)=4.972,P=0.026)。结论基于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结果制定的纠正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该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应对新兵军事训练伤高发现状,依据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技术发现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纠正训练,探索该模式对新兵入伍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的预防效果。方法在联勤保障部队某新兵训练基地开展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依据筛查得分将单个动作为1分且总分<10分的新兵作为纠正训练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将新兵分为试验组(n=223)和对照组(n=223)。对照组新兵按照常规训练计划实施;试验组新兵在完成其既定训练任务同时,辅助开展为期2个月的运动功能障碍纠正训练,纠正训练全程由经过相关业务培训的组训骨干负责实施,同时记录整个新训期间的受伤情况,受伤情况来源于试验单位医疗保障部门的就诊记录。关节功能筛查得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训练伤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纠正训练后试验组关节功能筛查得分高于训练前(15.12±2.13 vs 10.58±2.83);纠正训练后试验组关节功能筛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5.12±2.13 vs 14.19±1.97,P<0.05)。新训期间试验组发生训练伤的人数比例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χ^(2)=5.469,P=0.001)。仅针对在新训期间受伤的人群,试验组测试得分<10分者11人(3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人(63.6%)(χ^(2)=4.972,P=0.026)。结论基于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结果制定的纠正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新兵军事训练伤发生率,该模式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