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末军事留学生派遣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221,共7页
军事留学生派遣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军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特别是日本学习陆军,也有少数留学欧美者。派遣的形式分两种:1、1904年《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颁布实施之前,各...
军事留学生派遣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军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特别是日本学习陆军,也有少数留学欧美者。派遣的形式分两种:1、1904年《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颁布实施之前,各省自行选送,以浙江、湖北、江苏、四川等省为代表;2、1904年以后中央练兵处拟定《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从此各省再选送留学生,必须由中央练兵机构统一考选派送。先后共有4批军事留学生分别于1904、1905、1906、1908年被派往日本,进入成城、振武及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军事留学生
派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首批留德军事学生再考——以《李星使来去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吉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症结在于学生个人素养不足,集中表现为德语水平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留学生
德国
《李星使来去信》
李凤苞
李鸿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研究三题
3
作者
鲍玉仓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0-210,236,共2页
一、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开办始末甲午战争后,军事上的惨败使清政府认识到编练新军、兴办新型军事学堂、培养基层军事骨干力量的重要性。1904年,仿照日本军事教育体制,练兵处奏定《陆军学堂办法》,对全国军事学堂作了整体规划,拟分为...
一、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开办始末甲午战争后,军事上的惨败使清政府认识到编练新军、兴办新型军事学堂、培养基层军事骨干力量的重要性。1904年,仿照日本军事教育体制,练兵处奏定《陆军学堂办法》,对全国军事学堂作了整体规划,拟分为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四等依次开办,均称为“正课学堂”。同时,相继开办在职培训的短期学堂和速成武备学堂,以解决新军急需的官佐问题。但造就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关键所在。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是大量派遣军事留学生,二是开办高等军事教育学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
学堂
陆军
军官
保定
高等
军事
教育
1904年
军事留学生
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军事留学生派遣考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健
机构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研究生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5-221,共7页
文摘
军事留学生派遣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军事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特别是日本学习陆军,也有少数留学欧美者。派遣的形式分两种:1、1904年《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颁布实施之前,各省自行选送,以浙江、湖北、江苏、四川等省为代表;2、1904年以后中央练兵处拟定《选派陆军学生分班游学章程》,从此各省再选送留学生,必须由中央练兵机构统一考选派送。先后共有4批军事留学生分别于1904、1905、1906、1908年被派往日本,进入成城、振武及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关键词
清末
军事留学生
派遣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首批留德军事学生再考——以《李星使来去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吉辰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文摘
光绪二年,七名淮军军官受李鸿章派遣赴德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李星使来去信》对此有着详实的记载。七名学生中,卞长胜与朱耀彩因品行不良提前回国,余者虽完成了学业,但所学非常有限,后来也大多没有晋升到较高的职位上。此次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症结在于学生个人素养不足,集中表现为德语水平低下。
关键词
军事留学生
德国
《李星使来去信》
李凤苞
李鸿章
Keywords
military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Germany
Li Xing Shi Lai Qu Xin
Li Feng-bao
Li Hong-zhang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研究三题
3
作者
鲍玉仓
机构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0-210,236,共2页
文摘
一、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开办始末甲午战争后,军事上的惨败使清政府认识到编练新军、兴办新型军事学堂、培养基层军事骨干力量的重要性。1904年,仿照日本军事教育体制,练兵处奏定《陆军学堂办法》,对全国军事学堂作了整体规划,拟分为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四等依次开办,均称为“正课学堂”。同时,相继开办在职培训的短期学堂和速成武备学堂,以解决新军急需的官佐问题。但造就高素质的军事人才,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关键所在。解决办法无外乎两种:一是大量派遣军事留学生,二是开办高等军事教育学堂。
关键词
军事
学堂
陆军
军官
保定
高等
军事
教育
1904年
军事留学生
甲午战争
分类号
E295.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末军事留学生派遣考
陈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首批留德军事学生再考——以《李星使来去信》为中心的考察
吉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研究三题
鲍玉仓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