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pGIS10平台的军事地质数据集成建库研究
1
作者 张文华 李娜 +2 位作者 闫加亮 许佳琪 王佳宝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74,共8页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数据库集成等瓶颈问题,该文以MapGIS10为基础平台,研究了军事地质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源的统一、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问题。该研究对于军事地质要素展开服务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质数据 集成建库 MapGIS10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与应用
2
作者 张栋 葛良胜 +5 位作者 王卫兵 李宏伟 魏海平 李永生 赵由之 孔迪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826,共13页
军事地质数据客观反映地下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是典型军事场景地面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有效军用方式,已成为多源异构地球科学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重要挑战。准确运用军事地质数据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数据... 军事地质数据客观反映地下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是典型军事场景地面特性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军事地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有效军用方式,已成为多源异构地球科学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重要挑战。准确运用军事地质数据有助于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军用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定制服务提供新途径。笔者等根据军事地质大数据特征,构建军事地质要素、民用地质数据军用提取、军事地质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案,对军事地质数据的军事应用进行探讨,研究进展包括:①军事地质数据具有多源异构、多模态、高度集成性和复杂性,具有多样化的时间—空间—物理—化学结构属性,涉及支撑地形结构和地下空间的复杂地质过程和内在机理等大容量高相关性数据,既有大数据共性特征,又具有快速立体适时提取、静态动态战态保障和目标侦测研判的专属应用特点;②军事地质要素应用分类推荐了军事地质数据面向军事应用的基础元数据类型,民用地质数据军用提取提供了“先整编后提取再更新”原则,军事地质数据库实现了数据汇聚、建库制图、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模型指标构建了山地景观下一组军事地质要素具弱相关性特征值的定量建模影响因子体系;③军事地质要素与军民通用基础地理信息的标准矢量数据叠加,为地理空间情报提供数据库和专题地图,利用GIS工具实现量化处理、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支持军用地理空间信息产品的专题图层、典型场景和快速保障。在智能提取和融合表达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中,军事地质标准数据应具备统一的地理空间基准和整合式要素分类结构,提供分析型数据库和产品互操作的定制符号体系。研究结果用于规范军事地质数据与军用信息成果的标准化衔接,推动军事地质在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战场环境保障领域中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数据 地质大数据 标准化 地理空间信息产品 战场环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现状
3
作者 赵军利 李向英 +4 位作者 陈占龙 曾菲 韩思鹏 张峰 孙晨星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8-866,共19页
军事地质也已成为立体化、透明化和信息化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动态的、多视角、重复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为军事地质要素信息提取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笔者等概述了军事地质及相关的遥感影像数据,重... 军事地质也已成为立体化、透明化和信息化战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大范围、动态的、多视角、重复对地观测的遥感数据,为军事地质要素信息提取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笔者等概述了军事地质及相关的遥感影像数据,重点回顾了对基于遥感影像的岩体、土体、水体、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及地质资源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发展挑战和趋势,总结指出: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存在精度不高、不稳定性难题,制约了军事地质要素在军事应用中的潜力。未来,随着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快速发展,基于遥感影像军事地质信息提取及应用将有更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军事地质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环境中岩土体抗爆打击性能仿真模拟与分析
4
作者 杨虎 张明圆 +3 位作者 詹纯 王嘉 梁军 李晨雨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3,共15页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地质环境特殊,作为重要备战区域,在区内开展战场环境保障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工作选取西藏某训练场区,在火器落弹区域充分利用弹性波理论、爆炸理论与技术方法,针对选择目标地区开展地震波采集与处理、岩...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地质环境特殊,作为重要备战区域,在区内开展战场环境保障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工作选取西藏某训练场区,在火器落弹区域充分利用弹性波理论、爆炸理论与技术方法,针对选择目标地区开展地震波采集与处理、岩土介质爆炸数值模拟计算等工作,研究炮弹(炸药)对于野外(靶场)岩土表面的破坏性,并评价其抗爆打击性能,通过研究表明,岩石介质情况下被破坏性远小于土壤介质情况。而不同岩性条件下,凝灰岩、流纹岩和安山岩对于侵彻爆炸后的抗爆打击能力差异较小,均在5 cm以内。这表明岩石介质抗爆打击能力远大于土体介质,同时本区内岩石介质的抗爆打击能力差异较小;此次研究初步探讨了仿真模拟在研究战场抗爆打击性能中的应用,并经过实践验证;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计算机仿真在战场环境保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岩土体 抗爆打击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土体要素影响军事行动制胜机理研究
5
作者 詹纯 杨虎 +5 位作者 梁军 张滔 王嘉 何涛 李晨雨 刘澄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1-753,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地质要素不同属性对工程建设、装备使用、火力打击、机动通行后勤保障等军事活动的约束边界、影响机制,初步探讨地质要素中土体的军事制胜机理,为利用和改造战场环境、提高作战效能提供地质理论依据。笔者等以某综合训练场为... 为深入研究地质要素不同属性对工程建设、装备使用、火力打击、机动通行后勤保障等军事活动的约束边界、影响机制,初步探讨地质要素中土体的军事制胜机理,为利用和改造战场环境、提高作战效能提供地质理论依据。笔者等以某综合训练场为“试验田”,围绕实际功能区的军事训练活动,以军事地质土体要素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训练场内5种典型土体的分布区域开展野外原位测试,并采集样品分析研究,获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进一步研究其重要物理性质和力学参数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孔隙比、纵波速为土体较为重要的机理要素,对军事中抗爆打击、机动通行、工事构筑等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根据土体含水率、孔隙率与力学参数压缩模量之间的区段关系,指导各类军事活动及演训中的工事部署,同时对战略决策、作战行动、打击、工事构筑、后勤保障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场 军事地质 土体要素 军事行动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在军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雨欣 马文 +3 位作者 李宏伟 陈永凌 张滔 孟诚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5-884,共10页
军事地质主要面向典型场景复杂地质环境的探察与研究,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军事地质信息化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现代工程地质分析方法运用到军事地质应用研究中,对于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日益重要。笔者等在综述工程地质学传统研究方法基... 军事地质主要面向典型场景复杂地质环境的探察与研究,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军事地质信息化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将现代工程地质分析方法运用到军事地质应用研究中,对于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日益重要。笔者等在综述工程地质学传统研究方法基础上,探讨了工程地质分析方法在军事地质应用研究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表明,自然历史分析法作为军事地质应用研究的有效方法,在民用地质资料军用改化、机动通行能力评估、工事稳固性和抗打击性评估和要点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军事应用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现代军事地质多元学科合作的应用特点,决定了现代工程地质分析方法与其他地学研究思路和方法技术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可能成为推动军事地质解决实际军事问题的一种重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方法 军事地质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战争特点及军事地质调查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兴丽 刘晓煌 +7 位作者 鲁继元 毛景文 徐学义 关洪军 李保飞 刘玖芬 鲍宽乐 鲁世朋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12,共14页
作为地质学研究对象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在传统的接触式战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但在以精确全球打击,前线与后方界线模糊、陆军作战作用弱化的现代战争,地质对战争是否还有影响?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通过... 作为地质学研究对象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在传统的接触式战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但在以精确全球打击,前线与后方界线模糊、陆军作战作用弱化的现代战争,地质对战争是否还有影响?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通过对战争阶段演化及地质应用历史分析,从现代战争特点和对军事地质需求分析人手,利用军事学思维,讨论了地质学的地质体力学性质、地球化学性质、地球物理性质和地质灾害等内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精确打击和重点防御目标的优选、打击地面工事的武器选配、目标侦测和靶区选择、海洋战争环境建设和战争评估、地面临时机动路线规划和工事选址等方面;探讨了军事地质调查的重点区域、方法手段、比例尺选择问题,以及在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基础上开展军事地质调查的工作流程及成果表达问题,分析了未来军事地质重点研究发展方向,为地质学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军事地质需求 军事地质调查 军事地质调查技术路线 军事地质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域军事地质要素的提取及成果表达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5 位作者 刘玖芬 李新昊 鲍宽乐 李宝飞 赵炳新 杨伟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军事地质是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与地质信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与现代陆域军事行动的关系研究,提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要素,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与军事目标、军... 军事地质是军事行动和国防建设与地质信息实现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与现代陆域军事行动的关系研究,提取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要素,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与军事目标、军事地形和军事行动相结合,形成军事人员能够使用的军事用图,是军事地质研究重点。按照地质资料类型提取改化为军事地质要素的过程划分5大类、若干小类和子类军事地质要素指标。军事地质成果按照提取过程和使用对象分为军事地质改化类和应用类成果,改化类地质成果为军事地质要素成果,供军事地质改化人员使用,是地质成果向军事地质成果改化中间成果;应用类成果分为供一线作战人员使用的军事地质地形成果和供一线指挥员使用的军事地质专题成果。本研究为民用地质向军用地质转化和表达、民用地质术语向军事术语转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质要素 军事目标分类分级 军事地质要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金荣 杨宗喜 +3 位作者 郑人瑞 李鹏远 周平 金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6-1935,共10页
军事地质伴随着军事活动而生,并伴随军事活动和地质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对国外军事地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国外军事地质分为早期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介绍了国外在军事工程地质、军事水文地质、军... 军事地质伴随着军事活动而生,并伴随军事活动和地质科学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对国外军事地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国外军事地质分为早期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3个阶段,介绍了国外在军事工程地质、军事水文地质、军事矿产地质、军事海洋地质、军事地球物理和军事遥感地质六大研究方向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的3个特点,分别为军民共同推进军事地质工作、地质工作与国防建设统筹部署,及军民联合攻关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应用。提出了未来军事地质的三大趋势,大数据和云计算将成为军事地质工作的重要支撑技术、军事地质将由资源保障走向空间拓展、现代军事地质的保障工作由国内(局部)扩展到全球(全时域),为中国国内军事地质工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 现代化战争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环境的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栋 吕新彪 +2 位作者 葛良胜 路彦明 黄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1-198,共18页
为加强我国现代军事地质研究和我军战场地质环境建设保障体系,采用地质环境研究思维分析陆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空间变化规律、物理化学界面和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提出军事地质环境包括作战环境和地质环... 为加强我国现代军事地质研究和我军战场地质环境建设保障体系,采用地质环境研究思维分析陆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空间变化规律、物理化学界面和动态变化趋势,构建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与关键技术。提出军事地质环境包括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研究要素分别为战场空间结构、军事地理环境、军事行动环境和地质体时空环境、地质体现状环境、地质体应用环境。军事地质环境研究内涵是将作战环境和地质环境整合分析研究,从宏观上把握战场空间的结构特征和军事地理与军事行动环境背景,据此确定地质需求内容和军事地质应用主题;通过研究地质体背景条件、物理化学状态、空间分布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等,分析一定区域地质环境的质量、容载和反馈能力,为军事作战应用地质条件提供利弊研判和优劣预测。适宜军事地质环境数据获取和信息表达的关键技术包括民用地质数据军事应用改化、境内快速立体调查、境外遥感地质解译和按需定制专题图。概括认为当前我国军事地质的主要探索研究方向有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下的作战环境质量评估与治理、地质客观规律的普适性与特殊薄弱点军事应用、隐匿军事目标靶区的地质环境定位预测、地质模型的军事地质环境信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战场 军事地质环境 研究内涵 关键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6 位作者 毛景文 关洪军 戚冉 李保飞 刘玖芬 杨伟龙 赵炳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6-1664,共9页
军事地质及其相关知识在人类战争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在以深地、深海、深空为特点的"三深"现代化信息战争中,战场环境的利用与评估、打击防御目标的优选排序、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需... 军事地质及其相关知识在人类战争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许多战争奇迹。在以深地、深海、深空为特点的"三深"现代化信息战争中,战场环境的利用与评估、打击防御目标的优选排序、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评估等方面的需求凸显出来,以上都需要与地质密切相关的知识来协助解决。通过梳理与地质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军事上的运用,结合现代战争特点与需求,系统厘定军事地质定义、内容和方向,以及各专业在军事上应用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了军民融合地质与军事的三种形式,即"民为军用"、"军为民用"和"军民联合",为现代战争中军事地质研究及基础地质的军民融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战争 军事地质 研究内容及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军事地质学热点问题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万伦 吕鹏 +1 位作者 孟庆奎 王铭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9-197,共9页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在军事地质学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应对未来战争方面作了许多准备。通过系统搜集国际军事地球科学会议(ICMG)和美国地质学会(GSA)有关军事地质学的最新专题研讨会论文与其他公开出版资料,梳理...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强国在军事地质学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应对未来战争方面作了许多准备。通过系统搜集国际军事地球科学会议(ICMG)和美国地质学会(GSA)有关军事地质学的最新专题研讨会论文与其他公开出版资料,梳理了当前国外军事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阐述了其新进展,其中作战领域包括地形情报研究、军事基地选址、潜在特殊战场环境调查、地下重要设施评价、非常规作战环境调查;非作战领域则包括抢险救灾、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评价等。最后分析了当前军事地质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地形 选址 海岸带 地下设施 非作战军事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质在反恐非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煌 孙兴丽 +3 位作者 孙天弘 刘玖芬 李宝飞 鲍宽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38-243,共6页
对军事斗争和反恐斗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应用于军事斗争战场环境中的军事地质拓展到反恐斗争中,分析了军事地质对恐怖分子的逃跑路线、藏匿地以及周围植被、地形地貌的制约与影响。建立了袭击目标甄选、藏匿地预判和逃窜路线... 对军事斗争和反恐斗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将应用于军事斗争战场环境中的军事地质拓展到反恐斗争中,分析了军事地质对恐怖分子的逃跑路线、藏匿地以及周围植被、地形地貌的制约与影响。建立了袭击目标甄选、藏匿地预判和逃窜路线预设3个反恐军事地质模型,并对9.18拜城恐怖袭击事件做了分析,为军事地质在反恐非军事行动中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反恐斗争 军事行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军事地质发展和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广有 孟庆奎 +1 位作者 王智超 毕记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12-1917,共6页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 加强国外军事地质发展历史研究,充分吸取国外军事地质工作经验教训,对做好我国军事地质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军事地质技术发展,提升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地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军事地质调查能力世界领先,目前已经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借鉴。通过对美国军事地质发展研究,系统梳理了美国军事地质孕育兴起、成长壮大、高速发展3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美国军事地质经验借鉴、军民融合、任务目标、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成果保密6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军事地质工作实际,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5点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军事地质 发展历程和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地球科学:历史经验与现代挑战
15
作者 张栋 葛良胜 +3 位作者 吕新彪 戚冉 闫家盼 赵由之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32,共14页
军事地质学以战争和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实践应用为研究领域,在军事行动、作战环境、战场情报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军事需求应用推动军事地质学向军事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军事地球科学基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解决... 军事地质学以战争和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实践应用为研究领域,在军事行动、作战环境、战场情报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军事需求应用推动军事地质学向军事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军事地球科学基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解决军事活动涉及的多元自然物质属性、多层空间物理特征和多系统环境挑战。总结国外军事地质学应用研究历史经验,归类军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地学环境影响历史战争、地球科学对军事活动影响、地缘安全利益与资源需求、支持军事活动的地球科学技术等重点领域,建议我国军事地球科学关键问题聚焦理论方法、典型场景和全球议题,提出现代科学挑战:①战场地学空间情报的智能应用;②陌生地域特殊环境隐匿目标的遥感侦察识别技术;③战场侦察的法证军事地球科学;④军事新能源安全保障;⑤现代战争军事地球科学。综述研究成果为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球科学 地学环境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器装备环境新视角——武器装备地质环境适应性研究和国外经验启示
16
作者 王梁 葛良胜 +3 位作者 戚冉 张栋 杨舒齐 贾丽琼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4-798,共15页
武器装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其环境适应性至关重要。地质环境作为装备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但在以往环境适应性研究中未得到重视。笔者等在对装备环境和地质环境概念内涵阐... 武器装备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其环境适应性至关重要。地质环境作为装备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但在以往环境适应性研究中未得到重视。笔者等在对装备环境和地质环境概念内涵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联合作战条件下装备环境具有全空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时域、全要素、全耦合的特点和趋势,探讨了地质环境在武器装备研发、导航制导、机动通行、火力运用、洗消用水、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影响和实践应用。最后,通过梳理国外在自然环境试验、环境适应性评估和环境武器研发等方面的进展,提出了我国武器装备地质环境适应性研究和工程实践的3方面启示,以促进装备全域全寿命期高环境适应能力生成,助力装备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环境 地质环境 环境适应性 军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和机器学习的岩石基本质量等级分级模型研究
17
作者 李蕴峰 刘智杰 +3 位作者 陈洋 李涛涛 王岑 李超腾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5-894,共10页
精准获取军事地质要素属性信息,可有效支撑战场地质环境保障体系建设,为军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传统军事地质要素获取以实地调查或遥感图像人工解译方法为主,在陌生地域数据获取方面,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无法确定等问题;利用... 精准获取军事地质要素属性信息,可有效支撑战场地质环境保障体系建设,为军事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保障。传统军事地质要素获取以实地调查或遥感图像人工解译方法为主,在陌生地域数据获取方面,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精度无法确定等问题;利用已知地域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构建高光谱卫星影像军事地质要素属性模型,成为陌生地域数据获取的有效手段。笔者等提出机器学习支持下的岩石基本质量等级预测方法,对陌生地域岩石基本质量等级预测效果良好。在系统收集研究区岩石基本质量等级数据基础上,创建样本数据集,以资源一号02E高光谱卫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SVC、RF、XGBoost、Stacking、Blending和ResNet50机器学习方法,开展陌生地域岩石基本质量等级的预测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esNet50模型为研究区岩石基本质量等级最佳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达65.53%,其次为Stacking模型,预测精度为41.53%,预测精度最低的是Blending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反映出研究区岩石基本质量等级的空间分异明显,总体呈现出北部岩石基本质量等级较高,以Ⅰ、Ⅱ级为主,西南部岩石基本质量等级较低,以Ⅳ、Ⅴ级为主的空间分布特点;陌生地域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以Ⅲ级及以下为主,东北方向岩石基本质量等级较高。研究以期为军事地质数据获取和数据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高光谱数据 岩石基本质量等级 空间预测 军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风化层厚度制图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绪文 唐壮 陈伟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6,共7页
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是制约民用和军事地质工程施工、陆域军事交通能力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方法通常都需要大量的野外踏勘和实地采样,效率较低,在人迹罕至、人不能至的地区无法完成。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开展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制... 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是制约民用和军事地质工程施工、陆域军事交通能力重要因素之一。传统方法通常都需要大量的野外踏勘和实地采样,效率较低,在人迹罕至、人不能至的地区无法完成。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开展区域尺度风化层厚度制图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国产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研究区岩性、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图,并基于ASTER GDEM数据获取地形地貌图像;然后,以坡度、岩性、土地覆盖类型为影响因子,基于云模型理论和方法综合评估获取研究区的风化层厚度图,制图结果与野外验证数据吻合度较好,精度可达8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层厚度 云模型 军事地质遥感 高分辨率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