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本时期文献的摘录和附益
1
作者 伏俊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0,共10页
春秋之前的写本文献主要是“官府文献”,其功能是“典藏”,用于国家重要典礼或贵族的“六艺”教育。战国以来,用于士人交流的“非官府文献”开始流行。这类文献在文本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而摘录和附益是流动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春秋之前的写本文献主要是“官府文献”,其功能是“典藏”,用于国家重要典礼或贵族的“六艺”教育。战国以来,用于士人交流的“非官府文献”开始流行。这类文献在文本形态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流动性,而摘录和附益是流动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摘录,就是对已有文献选择抄录和改写。附益,则是在原文献前面、后面或中间增加相关内容。写本时期由于使用情境的改变、使用方式和使用目的不同,文本的功能随之变化,从而引起文本形态和文体特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时期 文本形态 摘录和附益 文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