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写意传神 各尽其态——鲁迅孙犁白描艺术异同论
1
作者 吕锡成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3期49-54,共6页
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白描手法的大师,那么,孙犁则是当代作家中运用白描手法的高手。他们的作品都以白描艺术为特色形成了为人们首肯心折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不仅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了许... 如果说,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白描手法的大师,那么,孙犁则是当代作家中运用白描手法的高手。他们的作品都以白描艺术为特色形成了为人们首肯心折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不仅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地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画廊,而且还对白描这一我国传统艺术手法作了理论上的总结。他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鲁迅 白描艺术 写意传神 白描手法 异同论 小说 浅花 写人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古知新写意传神——漫评梁钰先生人物画
2
作者 姜西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写古知新写意传神——漫评梁钰先生人物画○姜西中国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魏晋时代已得到高度发展,由书中的插图画转变为卷轴,并产生了系统的理论。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和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气韵生动”等... 写古知新写意传神——漫评梁钰先生人物画○姜西中国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魏晋时代已得到高度发展,由书中的插图画转变为卷轴,并产生了系统的理论。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和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气韵生动”等理论,可以这么说,中国人物画发展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传神 中国人物画 漫评 知新 竹林七贤 《簪花仕女图》 “气韵生动” 思乡曲 “悟”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被引量:2
3
作者 钟安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1年第3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传神写意 意象 审美观念 中国画 造型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传神论对中国画的消极影响
4
作者 齐凤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0-74,共5页
作为东方绘画代表的中国画,较之西洋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点。它以线为造型手段,以气韵生动为追求目的,既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又强调对象内部生命的表达,在写意传神方面远非西洋画可比。但西洋画大都结构严谨、造型准确,在具体形... 作为东方绘画代表的中国画,较之西洋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点。它以线为造型手段,以气韵生动为追求目的,既注重画家主观情感的抒发,又强调对象内部生命的表达,在写意传神方面远非西洋画可比。但西洋画大都结构严谨、造型准确,在具体形象的刻画上,中国画又望尘莫及。西洋画一直以稳健的步伐走着一条写实的路线,而中国画则一直以抽象的表现方法在达意传神上下功夫、轻视了解剖学、透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传神 西洋画 气韵生动 结构严谨 造型手段 绘画理论 透视法 写意传神 主观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神论”对中国画亦有其消极影响
5
《文艺理论研究》 1982年第3期188-188,共1页
齐凤阁在《谈传神论对中国画的消极影响》(《东北师大学报》82年3期)一文中认为:中国画较之西洋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点,它以线为造型手段,以气韵生动为追求目的,在写意传神方面远非西洋画可比。但西洋画结构严谨、造型准确,在具体形... 齐凤阁在《谈传神论对中国画的消极影响》(《东北师大学报》82年3期)一文中认为:中国画较之西洋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点,它以线为造型手段,以气韵生动为追求目的,在写意传神方面远非西洋画可比。但西洋画结构严谨、造型准确,在具体形象的刻画上,中国画又望尘莫及。西洋画一直稳健地走着一条写实的路线,中国画则一直以抽象的表现方法在达意传神上下功夫,轻视解剖学、透视法,不注意形体刻画,致使结构不准,比例失当。这种缺欠,不仅影响着意境的表现,而且形象本身也不能给人以充分的、强烈的美感享受。如果出于狭隘的民族偏爱,以瑕为瑜,对中国画的缺欠闭口不谈,那是无益于中国画的扬长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传神 西洋画 结构严谨 气韵生动 写意传神 造型手段 造型准确 表现方法 具体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真心态写真文章──品庄子文艺观
6
作者 马汉钦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4-55,64,共3页
关键词 庄子 文艺观 真心态 真文章 平淡自然 写意传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爱玲建构的汉语视界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张爱玲是她的时代语言的先锋和实践者,她用语言的诗性智慧,语言建构的旋律节奏,语言演示的蒙太奇效果和语言的传神写意去勾勒自己语言的理想国,创建符合汉语规律又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 张爱玲作品 诗性智慧 旋律节奏 蒙太奇 传神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准的语言风格
8
《中州学刊》 1983年第6期149-149,共1页
李对准的语言风格,杜田材同志在《李准语言风格述评》一文里,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概述和探讨。 一、自然流畅 这主要表现在作家的叙事艺术上。他的叙事,熟谙事情的内部肌理和外在气韵,常能找到一条顺势婉转的线索和俯仰得体的辞藻,“... 李对准的语言风格,杜田材同志在《李准语言风格述评》一文里,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概述和探讨。 一、自然流畅 这主要表现在作家的叙事艺术上。他的叙事,熟谙事情的内部肌理和外在气韵,常能找到一条顺势婉转的线索和俯仰得体的辞藻,“有行云流水之势,无描头画角之态。”读来娓娓动听。他认为,作家《黄河东流去》中关于述说黄河态势的一段文字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准 语言风格 作家 写意传神 诙谐幽默 语言特点 记工员 《黄河东流去》 行云 辞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农业文化与古代文学的民族特征
9
作者 邓乔彬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9,共7页
我国古代受农业文化的影响 ,很早就萌生了天人合一观 ,生产对象改造了生产主体 ,也使之变为审美主体 ,使情景交融遍及古代文学的所有样式。在生产劳动中观察自然、气象 ,形成了“有机”自然观 ,导致了阳刚阴柔说及相关的正变说产生 ,方... 我国古代受农业文化的影响 ,很早就萌生了天人合一观 ,生产对象改造了生产主体 ,也使之变为审美主体 ,使情景交融遍及古代文学的所有样式。在生产劳动中观察自然、气象 ,形成了“有机”自然观 ,导致了阳刚阴柔说及相关的正变说产生 ,方法论则使古代文学具有传神写意的特点 ,且体现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中 ,形式的简约凝练 ,规范性与程式化等 ,是主要的表现。从劳动的主体而言 ,农业社会中氏族组织得到充分发展 ,血缘亲属成为社会基础 ,其生活结构和社会心理生成的伦理核心导致了古代文学以情理和谐、美善相兼为尚 ,祖先崇拜和血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 古代文学 民族特征 中国 “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阳刚阴柔说 正变观 传神写意 形式 艺术手法 规范性 程式性 情感 道德 尚古意识 传世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