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传佛教肖像类美甫的写实技巧与观念 — 从夏鲁寺介尊肖像壁画说起
1
作者
贾玉平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2,共8页
夏鲁寺创建者介尊肖像壁画的写实技巧、造型观念主要表现在其象征性写实主义技巧,其功能表现在其题材的纪念属性和宗教历史属性。联系其他佛教壁画、唐卡甚至部分雕塑等肖像作',分析介尊肖像的造型特征、写实风格倾向,可以看到藏传...
夏鲁寺创建者介尊肖像壁画的写实技巧、造型观念主要表现在其象征性写实主义技巧,其功能表现在其题材的纪念属性和宗教历史属性。联系其他佛教壁画、唐卡甚至部分雕塑等肖像作',分析介尊肖像的造型特征、写实风格倾向,可以看到藏传佛教肖像类美术写实造型表现及其观念成因和内涵,也可以看到肖像类美术在藏传佛教美术分类体系中的意义及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肖像类美术
写实
技巧与
观念
夏鲁寺介尊肖像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本体之真: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对视觉写实的超越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连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
西方古典绘画美学重视觉之实,落实到操作层面,实质是复制视网膜映像,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同样具有强烈的写实意志,即超越视觉景象直指事物本身,不在视点问题上胶柱鼓瑟,也不因视觉中介而守指忘月。早在六朝时期,中国绘画美学就指出了&qu...
西方古典绘画美学重视觉之实,落实到操作层面,实质是复制视网膜映像,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同样具有强烈的写实意志,即超越视觉景象直指事物本身,不在视点问题上胶柱鼓瑟,也不因视觉中介而守指忘月。早在六朝时期,中国绘画美学就指出了"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的视觉局限,认为既要表现事物的整体,又要表现事物的细节。从"叩其两端""允执其中"的思想出发,中国绘画美学强调顺应事物本身的召唤,不封闭于单一视点的视觉景象中,善于在视点的变换中、在各个视觉景象之间的侧面关系中显现事物本身的客观普遍性。为了克服视觉的局限性,超越"属我"的视觉景象,中国哲学提出了"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区分,强调绘画呈现的不是一己之见的视觉之实,而是物之为物的本体之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美学
写实观念
视觉之实
本体之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四)
3
作者
高名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70,共11页
本篇是高名潞《意派论》的第四部分"意派"论畅想与随笔。在这部分里,作者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即"象、观念和写实";"形而上、形而外和形而下";"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器具与意派的理、识、形";...
本篇是高名潞《意派论》的第四部分"意派"论畅想与随笔。在这部分里,作者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即"象、观念和写实";"形而上、形而外和形而下";"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器具与意派的理、识、形";"整一性不同于整体性";"理、识、形就是仪式性"。整个论述表明,作者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反思,以及对如何转化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思考。诚如作者强调指出的"意派论"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跨文化批评的课题,甚至是建立一个新理论体系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派论
观念
和
写实
理识
仪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传佛教肖像类美甫的写实技巧与观念 — 从夏鲁寺介尊肖像壁画说起
1
作者
贾玉平
机构
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4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喜马拉雅地区的佛教遗存研究(8-15世纪)”(项目编号:20BKG02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夏鲁寺创建者介尊肖像壁画的写实技巧、造型观念主要表现在其象征性写实主义技巧,其功能表现在其题材的纪念属性和宗教历史属性。联系其他佛教壁画、唐卡甚至部分雕塑等肖像作',分析介尊肖像的造型特征、写实风格倾向,可以看到藏传佛教肖像类美术写实造型表现及其观念成因和内涵,也可以看到肖像类美术在藏传佛教美术分类体系中的意义及定位。
关键词
藏传佛教
肖像类美术
写实
技巧与
观念
夏鲁寺介尊肖像壁画
Keywords
Tibetan Buddhism
Portrait Art
Realistic Skills and Concepts
Portrait Mural of Lee Bstun in Zhwalu Monastery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本体之真: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对视觉写实的超越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连杰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8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绘画美学‘真’‘实’论研究”(19BZX130)。
文摘
西方古典绘画美学重视觉之实,落实到操作层面,实质是复制视网膜映像,而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同样具有强烈的写实意志,即超越视觉景象直指事物本身,不在视点问题上胶柱鼓瑟,也不因视觉中介而守指忘月。早在六朝时期,中国绘画美学就指出了"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的视觉局限,认为既要表现事物的整体,又要表现事物的细节。从"叩其两端""允执其中"的思想出发,中国绘画美学强调顺应事物本身的召唤,不封闭于单一视点的视觉景象中,善于在视点的变换中、在各个视觉景象之间的侧面关系中显现事物本身的客观普遍性。为了克服视觉的局限性,超越"属我"的视觉景象,中国哲学提出了"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区分,强调绘画呈现的不是一己之见的视觉之实,而是物之为物的本体之真。
关键词
绘画美学
写实观念
视觉之实
本体之真
Keywords
painting aesthetics
realistic idea
reality of the visual
ontological truth
分类号
B835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四)
3
作者
高名潞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70,共11页
文摘
本篇是高名潞《意派论》的第四部分"意派"论畅想与随笔。在这部分里,作者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即"象、观念和写实";"形而上、形而外和形而下";"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器具与意派的理、识、形";"整一性不同于整体性";"理、识、形就是仪式性"。整个论述表明,作者对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反思,以及对如何转化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思考。诚如作者强调指出的"意派论"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是跨文化批评的课题,甚至是建立一个新理论体系的课题。
关键词
意派论
观念
和
写实
理识
仪式性
Keywords
theory of idea expressing,idea and painting realistically,logic, ritual
分类号
J0-03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传佛教肖像类美甫的写实技巧与观念 — 从夏鲁寺介尊肖像壁画说起
贾玉平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本体之真: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对视觉写实的超越
刘连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四)
高名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