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态输入与任务条理性对不同水平二语学习者综述写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蔡晨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1,67,共7页
本文以12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模态输入和任务条理性对其综述写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高水平二语学习者还是低水平二语学习者,视觉模态输入要比听觉模态输入更有利于其综述准确性;(2)任务条理性只在低水平二语学习... 本文以120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模态输入和任务条理性对其综述写作准确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管是高水平二语学习者还是低水平二语学习者,视觉模态输入要比听觉模态输入更有利于其综述准确性;(2)任务条理性只在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中存在主效应,高条理性任务的促学效应更明显;(3)输入模态和任务条理性只在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中存在交互效应。在听觉输入中,高条理性任务的促学效应要优于低条理性任务。研究结果表明,在任务重叠的复杂学习环境中,任务因素对综述写作准确性的启动效应会受到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输入 任务条理性 二语水平 综述写作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史写作刍论
2
作者 宋皓琨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2,共5页
中国文学史的"新"与"旧",大致以文学观念作为区分。中国"旧"文学史以叙述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持雅文学观念,贬抑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国"新"文学史则以纯文学为主要内容,同时重视小说... 中国文学史的"新"与"旧",大致以文学观念作为区分。中国"旧"文学史以叙述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持雅文学观念,贬抑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国"新"文学史则以纯文学为主要内容,同时重视小说、戏曲等俗文学的价值与地位。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史的产生与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输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新的文学文献的发现紧密相关。"新"文学史的写作在三十年代形成一个高潮,并产生了诸多代表著作,这些中国"新"文学史著作对文学史走向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这些"新"文学史著作的写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史 现代化 写作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