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秘来信——寻找写作灵感
1
作者 许洁洁 《作文》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齐齐和思思是一对双胞胎兄妹,他们都是三年级的学生。齐齐喜欢运动,爱看漫画;思思喜欢弹琴、跳舞,还爱看小说。虽然兴趣爱好不同,但他们遇到的困难相同,那就是写作。
关键词 写作灵感 双胞胎 兴趣爱好 三年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评助力,唤醒写作灵感
2
作者 杨婷婷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写作意识,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倾向,包括其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等因素。它支配并决定着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良好的写作意识能让学生从被动完成写作任务转化为积极主动追求写作的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文智能评改系统也应... 写作意识,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倾向,包括其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等因素。它支配并决定着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良好的写作意识能让学生从被动完成写作任务转化为积极主动追求写作的状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文智能评改系统也应运而生。学生只需将作文拍照上传或进行语音输入,系统便能迅速从作文主题、语法、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等多方及时的反馈与指导,观察能力的训练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意识 写作灵感 写作习惯 写作过程 写作任务 写作态度 语音输入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灵感从何而来
3
作者 任定保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年第12期28-29,共2页
一、从探究中来 1998年我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知道了教学不是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外界提供的学习条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一、从探究中来 1998年我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知道了教学不是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外界提供的学习条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以帮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建构主义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妙创设情境 激发写作灵感
4
作者 胡玉萍 《教育家》 2015年第3期76-,共1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情感,运用语言文字,巩固语文知识的主阵地。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从何而写,并且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写作兴趣低下,存有畏惧心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表达情感,运用语言文字,巩固语文知识的主阵地。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从何而写,并且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写作兴趣低下,存有畏惧心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在习作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精心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活学生的记忆。就地取材,巧设情景,动之以情"五情发而为词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习作教学 作文课 写作兴趣 不知道 语言文字 作课 作文写作 七步诗 一只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捉灵感 悟性先行——写作教学探索一二三
5
作者 陈渝 《写作》 2015年第3期11-13,共3页
清代作家袁宏道在《行素园存稿引》中说:“机境偶触,文忽生焉。”形象地说,就像某一个偶然的情景,如同电光火石一样闪耀到人的性灵上,使人顿生感悟,写作灵感忽然展现,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写作是需要悟性的,也需要灵感,需要冲动。... 清代作家袁宏道在《行素园存稿引》中说:“机境偶触,文忽生焉。”形象地说,就像某一个偶然的情景,如同电光火石一样闪耀到人的性灵上,使人顿生感悟,写作灵感忽然展现,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写作是需要悟性的,也需要灵感,需要冲动。如果一个好的作文题能像鲜花吸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那么,学生见到作文题后就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思想上就会撞击出耀眼的火花。于是写作欲望顿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欲望 写作灵感 感受生活 电光火石 行素 大音希声 存稿 发现美 问渠那得清如许 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情境 助力写作
6
作者 陈玲 《作文(高中版)》 2024年第1期61-62,共2页
新课标提出: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目的,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同时,情境创... 新课标提出: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理解写作目的,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同时,情境创设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写作灵感,让学生能够对写作的本质和意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表达出对生活与世界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学习方式变革 学生核心素养 课程实施 情境创设 新课标 语文课程 创设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直觉论
7
作者 杨文丰 《写作》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关键词 写作直觉 潜意识 特点 模糊性 写作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对大学生写作的引导策略
8
作者 方乐 《写作》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大学生写作”长期以来被看作写作学研究和写作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学生写作的目标在于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写作思维注重于外在的感性形态,又显示出极为活跃的、追求创新与创造的特... “大学生写作”长期以来被看作写作学研究和写作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学生写作的目标在于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写作思维注重于外在的感性形态,又显示出极为活跃的、追求创新与创造的特点;写作情感容易被触发,但注重自我,缺乏更为广阔的体验空间;而写作实践往往依赖自己的写作灵感与写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写作 引导策略 教学研究 内心世界 写作思维 写作情感 写作经验 写作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思言 《作文(高中版)》 2023年第3期59-60,共2页
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更注重学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以及自我表达,这需要学生在写作时扎根自己的实际生活以及脑海中的思想,也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将身边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灵感。但是在长期抗拒写作的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方面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更注重学生写作中的真情实感以及自我表达,这需要学生在写作时扎根自己的实际生活以及脑海中的思想,也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将身边事物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灵感。但是在长期抗拒写作的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方面很难达到这些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挖新课标,在了解新课标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写作教学模式,积极探寻写作教学的新方法,让学生在写作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帮助下掌握写作技巧,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初中语文教师 新课标 自我表达 教学新模式 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 掌握写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入情感,注重写作灵魂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晔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10期59-60,共2页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代入情感,为写作的文章注入灵魂。教师在写作课堂上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诉求,认知学生心理状态,让学生分享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合理的命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代入情感,为写作的文章注入灵魂。教师在写作课堂上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诉求,认知学生心理状态,让学生分享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合理的命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因此,教师要构建舒适的写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写作中丰富自身情感,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热情 写作灵感 初中语文教学 自身思维 情感体验 写作课堂 自身情感 能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国凯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11期13-13,共1页
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对学生语文写作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促进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成优美文字的必要条件。近年来,语文作文... 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们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对学生语文写作潜能的挖掘与培养,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促进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转化成优美文字的必要条件。近年来,语文作文因其在命题方面具有灵活性、多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热情 写作能力培养 写作素材 语言运用 文学素养 发散性思维 写作灵感 写作练习 霍姆林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培养学生写作才能唱响作文教学三“步”曲
12
作者 王馥枝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3期79-79,共1页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条充满了艰辛的探索之路。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着,渴望有一天找到一把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让他们生发许许多多的写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才能 学生 培养 语文老师 写作灵感 写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用生活元素提升写作能力
13
作者 乔红霞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2年第6期69-69,共1页
在写作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写作灵感,从而乐于动笔和勤于展示。一、回忆生活片段观察与描绘生活,能够提高学生记叙能力。学生身边的生活片段,不仅鲜... 在写作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写作灵感,从而乐于动笔和勤于展示。一、回忆生活片段观察与描绘生活,能够提高学生记叙能力。学生身边的生活片段,不仅鲜活且稍纵即逝,将生活片段当作写作的素材,能够赋予作文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生活元素 写作思维 生活片段 学生会 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中 乐于动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感官为切入点,展写作之美
14
作者 黄凯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第5期81-83,共3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作文指导中,感官体验往往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周围的环境、事物、活动等,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启发学生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指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作文指导中,感官体验往往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周围的环境、事物、活动等,调动学生的感官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周围的环境,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指导 写作灵感 感官体验 学生感知 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 启发学生 语言的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情景教学破解学生写作困境
15
作者 钱运华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1年第12期94-94,共1页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实践中我常用此法,破解学生面对作文写作时"无事可写、无感可发、无句可造"的困境。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 作文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实践中我常用此法,破解学生面对作文写作时"无事可写、无感可发、无句可造"的困境。在指导学生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的写作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 作文写作 无句 写作灵感 人教版 写作指导 磅礴气势 中心学校 八年 九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田园诗话”情境,优化学生多文体写作
16
作者 张婵飞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3年第11期68-69,共2页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关注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较少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文章中抒发了真情实感,是否写出了有灵性、有个性的文章。教师立足“田园诗话”情境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关注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较少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文章中抒发了真情实感,是否写出了有灵性、有个性的文章。教师立足“田园诗话”情境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诗多文或一文多体的写作,能真正地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使学生在诗意浓郁的氛围中成长为“田园诗人”。对此,教师有必要重视“田园诗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写作教学收获意料之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 田园诗人 真情实感 情境 有话可说 写作技巧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激活作文的素材
17
作者 高扬 《教师》 2008年第4期100-100,共1页
作文是很多学生深感头痛的事,就连那些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也是“谈虎色变”,其实,“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如何在写作时有效激活写作的素材,以此来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笔者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素材 作文 激活 写作灵感 学生 高三 高考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习作素材的两点尝试
18
作者 钱相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习作素材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学生参与 写作灵感 创新精神 观察能力 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链接
19
作者 巫雪琼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7期61-62,共2页
在作文教学推进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依托乡土文化,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灵感的枯竭和素材的匮乏。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形成链接,实地考查、亲身感受;而后回归课堂,学生搜集材... 在作文教学推进效率低下的情况下,依托乡土文化,能有效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灵感的枯竭和素材的匮乏。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形成链接,实地考查、亲身感受;而后回归课堂,学生搜集材料,教师传授写作方法,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乡土文化 写作素材 写作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帝死了,语言活着——谷川俊太郎诗集《minimal》论
20
作者 田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9-38,共10页
2002年,谷川俊太郎的短诗集《minimal》在思潮社出版后,在日本诗坛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被称为以短见长、以小见大的诗集,集日本传统的定型诗——短歌和俳句以及中国古典诗(日语中通称汉诗)的语言简约精致、意境鲜明深远等特点为一身,... 2002年,谷川俊太郎的短诗集《minimal》在思潮社出版后,在日本诗坛引起了强烈反响。这部被称为以短见长、以小见大的诗集,集日本传统的定型诗——短歌和俳句以及中国古典诗(日语中通称汉诗)的语言简约精致、意境鲜明深远等特点为一身,可以说为日本现代诗的抒写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本论文除了考察该诗集诞生的根源之外,在对部分作品进行了精读和解读之后,又对部分诗篇进行了中外诗歌的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川俊太郎 加里·斯奈德 北园克卫 灵感写作 有意识 无意识 视觉化 时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