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结构冗余模型的模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勇 侯朝桢 杨国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10期79-81,共3页
修正了可变结构冗余模型的定义。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 ,将可变结构冗余模型的经典可靠性拓展为模糊可靠性。定义了模糊正常和模糊故障 ,通过将可靠度和平均寿命时间的模糊化 ,把模糊正常的概念和隶属函数引入模糊可靠度。在模糊可... 修正了可变结构冗余模型的定义。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 ,将可变结构冗余模型的经典可靠性拓展为模糊可靠性。定义了模糊正常和模糊故障 ,通过将可靠度和平均寿命时间的模糊化 ,把模糊正常的概念和隶属函数引入模糊可靠度。在模糊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 ,对可变结构冗余模型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 ,并给出实例说明其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可靠性 可变结构 冗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口mesh网络下链路冗余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钟辉 郎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5-1260,共6页
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络吞吐量问题,提出一种在多接口mesh网络中的链路冗余抽象模型.该模型将多个射频接口抽象成一个逻辑接口,使用OLSR路由协议在网络层建立连接的同时,邻节点之间在链路层自动建立一条数据链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报分配... 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络吞吐量问题,提出一种在多接口mesh网络中的链路冗余抽象模型.该模型将多个射频接口抽象成一个逻辑接口,使用OLSR路由协议在网络层建立连接的同时,邻节点之间在链路层自动建立一条数据链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报分配到不同的链路上传输,降低频繁广播控制包而引起的数据包传输延迟,提高网络吞吐量;实现静态信道分配策略,提高信道利用率.最后,将链路冗余抽象模型与OLSR路由协议相结合,在每个节点装有双802.11b无线网卡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实验床上测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的提高mesh网络的整体吞吐量和降低端到端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口 多信道 无线MESH网络 多接口链路冗余模型 实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组冗余模型分析比较
3
作者 王雪莲 吴永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6-77,93,共3页
集群服务的有效性已经成为集群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人们主要通过提高集群系统的恢复能力来达到系统服务的有效性,实现方式多为硬件意义上的资源的冗余。研究了基于集群系统上的多种冗余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SAF 冗余模型 服务单元 服务实例 A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修部件运营维护模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苏宏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5-9,共5页
为改善多部件系统运营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基于可修部件检查率的动态控制策略,提出一种主动维护方案.基于独立性原理,分别建立了多部件系统在主动维护、被动维护和冗余备用维护管理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可修部件在主动维护、被动维护... 为改善多部件系统运营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基于可修部件检查率的动态控制策略,提出一种主动维护方案.基于独立性原理,分别建立了多部件系统在主动维护、被动维护和冗余备用维护管理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可修部件在主动维护、被动维护和冗余管理模型下的可靠性及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以及部件在稳态运行时的期望维修费用和需求量.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主动维护的管理模型投资回收期最短,被动维护次之,冗余维护最差.在多部件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中,基于检查率动态控制策略的主动维护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修部件 冗余模型 主动维护 费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度评价的隧道最大涌水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殷保国 左昌群 +1 位作者 李庆年 肖艳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6-111,共6页
隧道涌水对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营稳定影响重大,选择正确的涌水计算模型进行涌水规模预测是展开结构设计和灾害防治的关键。针对目前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单一、考虑因素不全面导致预测结果失真的这一问题,引入有效度指标,对涌水量计算... 隧道涌水对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运营稳定影响重大,选择正确的涌水计算模型进行涌水规模预测是展开结构设计和灾害防治的关键。针对目前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单一、考虑因素不全面导致预测结果失真的这一问题,引入有效度指标,对涌水量计算模型进行了有效度排序,选取最优模型进行组合预测,以达到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以广州地铁21号线施工隧道为研究对象,选用Goodman模型等8种常用的预测模型对隧道最大涌水量分别进行了单项和组合模型预测。通过与地下水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到:引入有效度指标能够定量化评价涌水量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组合模型的方式能够提高涌水量预测结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量预测 隧道最大涌水量 有效度指标 组合预测模型 冗余模型 广州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Furong Creek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ascade weirs
6
作者 REN Jiangshan YU Jun +2 位作者 LI Jingjuan LYU Jianzhang WANG Xiaogang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5,共15页
[Objective]The construction of weirs changes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and affects the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the health of aquatic ecosystems in the river.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 [Objective]The construction of weirs changes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and affects the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the health of aquatic ecosystems in the river.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nonlinear 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spring and autumn in Furong Creek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cascade weirs.[Methods]The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Furong Creek from 2023 to 2024.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biomass of phytoplankton in autumn and spring within the same dry season in Furong Creek.Redundancy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The MIKE 11 model was employed to simulate the hydrodynamic changes in the river.Combined with total nitrogen and permanganate index,a GAM model of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index and hydrodynamic factors was developed,and the change of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after the optimized layout of the cascade weirs was fitted.[Result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value of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of phytoplankton in Furong Creek was 2.79,which was in a state of mild pollution.A total of 239 species from 95 genera in 8 phyla were identified.Among the phytoplankton,Chlorophyta was the dominant group throughout the year in Furong Creek,followed by Bacillariophyta and Cyanophyta.The cell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ranged from 3.11 to 20.64 mg/L and from 0.23 to 6.31 mg/L in spring and autumn,which indicated a clear seasonal succession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Compared with autumn,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yanophyta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pring across the whole river section,while Chrysophyta and Dinophyta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at some monitoring sites,leading to water bloom phenomenon and a noticeable decline in the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water bodies throughout the year were Cyclotella catenata,Chlorella vulgaris,Scenedesmus bijuga,Scenedesmus quadricauda,Chroomonas acuta,Cryptomonas ovata,and Cryptomonas erosa.Redundancy analysis(RDA)showed that hydrodynamic factors(v,h)and water environmental factors(TN,COD_(Mn))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Conclusion]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nutrient concentration,phytoplankton biomass,and density in Furong Creek in spring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autumn.The GAM model,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hydrodyna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plankton diversity index and its driving factors.In spring,with an increase in nutrient concentration,the habitat conditions of low flow speed and high water depths formed by overflow weirs will lead to a decrease in the Shannon-Wiener index of phytoplankton and an intensified risk of eutrophication.However,a reasonable layout scheme of cascade weirs will improve the diversity of phytoplankton and reduce the risk of eutrophication in the river.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help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cascade weir construction in th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ade weirs MIKE 11 model redundancy analysis GAM model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岩溶水监测网优化:以徐州市典型水源地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常坤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8-176,共9页
在各级水利与自然资源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机制逐步完善背景下,针对日益凸显的原有监测系统中存在的监测井布局不合理问题以及岩溶含水系统具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选取徐州市丁楼-茅村和七里沟2个典型水源地,分别采用互信息-... 在各级水利与自然资源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共享机制逐步完善背景下,针对日益凸显的原有监测系统中存在的监测井布局不合理问题以及岩溶含水系统具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选取徐州市丁楼-茅村和七里沟2个典型水源地,分别采用互信息-距离(T-D)和最大信息最小冗余(MIMR)模型对研究区监测网信息冗余性和最优监测井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丁楼-茅村水源地水位监测数据离散程度、信息熵、信息传递量和信息衰减速率均大于七里沟水源地,2个水源地在ε取10^(-1)时的水位信息有效传递距离分别为4.7,4.8 km,指示出两地相似的岩溶发育程度和水力传导性能。通过对比监测井控制范围的实际值和理论值发现2个水源地监测井之间均存在信息冗余。现有监测条件下,丁楼-茅村水源地最优监测井数为6眼,最优监测井组合为D1-D2-D4-D5-D7-D9;七里沟水源地最优监测井数量为5眼,最优组合为Q1-Q3-Q4-Q5-Q7。将优化结果与原监测网相比,2个水源地监测井数量均减少3眼,分别能提供原监测网信息总量的98.5%,94.9%,监测网控制范围分别下降0.4%,1.2%,信息冗余量分别减少49.0%,56.4%。表明优化后的监测网能够提供与原站网相当的信息量和控制范围,同时可以显著降低信息冗余度与监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岩溶水 监测网优化 互信息-距离模型 最大信息最小冗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AE-ASM网络的模糊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翟正军 陈康 焦航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67-2469,2491,共4页
针对目前FC-AE-ASM(fibre channel avionic environment anonymous subscriber messaging)网络可靠性计算问题,以网络任务模型为基础,提出了FC-AE-ASM网络的模糊可靠性模型。该模型主要分析了FC-AE-ASM网络的三种基本拓扑,得出了这三种... 针对目前FC-AE-ASM(fibre channel avionic environment anonymous subscriber messaging)网络可靠性计算问题,以网络任务模型为基础,提出了FC-AE-ASM网络的模糊可靠性模型。该模型主要分析了FC-AE-ASM网络的三种基本拓扑,得出了这三种结构的模糊可靠性表达式。同时,结合串并联的推导方法,推导出了FC-AE-ASM冗余网络的模糊可靠性计算式。对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FC-AE-ASM网络模糊可靠性的改善取决于关键因素,并且基本路径冗余网络在自身网络可靠性较高时与全网冗余网络性能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AE-ASM 模糊可靠性 冗余网络模型 拓扑结构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可靠性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尚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建立了可靠性冗余优化模型 ,分析了各种优化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遗传算法 ,并通过实例将遗传算法与启发式方法作了比较 ,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较为有效 .对遗传算法初值的选取也作了讨论 .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可靠性 启发式方法 冗余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认知无线电SUL维持问题
10
作者 王国强 李金龙 王煦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68-72,共5页
当某个一级用户重新出现时,二级用户必须马上让出属于此一级用户的频谱,此时就存在着如何维持二级用户链接(Secondary Users’Link,SUL)的问题。基于CORVUS系统的"冗余子信道"模型在SUL原有的N个子信道基础上再使用X个冗余子... 当某个一级用户重新出现时,二级用户必须马上让出属于此一级用户的频谱,此时就存在着如何维持二级用户链接(Secondary Users’Link,SUL)的问题。基于CORVUS系统的"冗余子信道"模型在SUL原有的N个子信道基础上再使用X个冗余子信道进行二级用户之间的通信。只要传输过程中受干扰的子信道个数少于X,接收端就可以从N+X个子信道中恢复出正确信息来,从而解决了SUL维持的问题。但尚未有一种有效的办法以求解最优的N和X。将SUL维持问题建模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SUL维持算法SULEA。SULEA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服务需求动态地选择适应度函数来求解最优的N和X,Matlab实验证明了SULEA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多目标遗传算法 二级用户链接(SUL)维持问题 冗余子信道模型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SUL维持算法(SUL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和局部回归的因果定向改进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孟姣 蔡青松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244,共7页
从观测数据中探索和发现蕴含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任务之一,它将在未来各种数据驱动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推断观测数据间因果关系的方向是此任务的一类基础问题。最近研究表明基于最小描述长度MDL(minimum description ... 从观测数据中探索和发现蕴含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任务之一,它将在未来各种数据驱动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推断观测数据间因果关系的方向是此任务的一类基础问题。最近研究表明基于最小描述长度MDL(minimum description length)的全局和局部回归(GLR)算法具有较高的推断准确率及较广的适用性。然而,在GLR模型中由于冗余模型的存在而严重限制了该算法的效率。为避免模型冗余,根据模型的不同特征采取分别构建GLR模型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的用于因果定向的ISLOP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原算法准确率近似不变的前提下,该算法有效地节约了运行时间,进而提升了算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局部回归模型 最小描述长度 模型冗余 因果定向 加性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