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造烟叶原料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而文
严新龙
+2 位作者
葛炯
赵东辉
苏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82,86,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快速定量分析再造烟叶原料(废烟片及烟末)的常规化学组分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扫描原料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再造烟叶原料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同原料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的...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快速定量分析再造烟叶原料(废烟片及烟末)的常规化学组分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扫描原料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再造烟叶原料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同原料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的含量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模型的校正均方差与预测均方差接近且均较小,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烟碱、总糖、还原糖预测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4%,Cl模型预测30个样品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4%,预测平均相对偏差6.09%。模型通过内部及外部验证,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与流动分析法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再造烟叶原料
常规化学组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差异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成金
蒋丽红
+4 位作者
唐石云
彭世鸿
刘志华
蒋薇
刘春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1,74,共12页
【目的】分析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释放的差异,为加热卷烟的增香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进行半定量分析,先优化HS-...
【目的】分析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释放的差异,为加热卷烟的增香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进行半定量分析,先优化HS-SPME-GC/MS的萃取条件,再通过香气活力值(OAV)确定其特征香气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0.20 g样品量,在90℃下用50/30μm DVB/CAR/PDMS纤维萃取头萃取45 min,解吸3 min。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共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9种、醛酮类26种、酚类3种、酯类16种、杂环化合物类10种、有机酸类5种和烃类7种。OAV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甲基庚烯酮、烟碱、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亚麻酸、棕榈酸甲酯、γ-十一内酯等成分在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构成特征香气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释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释放的香气成分在种类与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其可为烟草薄片丰富香气成分的配方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原料
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成分
香气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造烟叶原料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而文
严新龙
葛炯
赵东辉
苏雷
机构
上海烟草集团太仓海烟烟草薄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82,86,共6页
文摘
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快速定量分析再造烟叶原料(废烟片及烟末)的常规化学组分方法,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分析仪扫描原料光谱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再造烟叶原料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同原料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的含量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稳定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氯模型的校正均方差与预测均方差接近且均较小,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烟碱、总糖、还原糖预测平均相对偏差均低于4%,Cl模型预测30个样品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04%,预测平均相对偏差6.09%。模型通过内部及外部验证,表明近红外定量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与流动分析法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近红外
再造烟叶原料
常规化学组分
定量分析
Keyword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Reconstituted tobacco raw material
Routine chemical components
Quantitative analysis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差异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成金
蒋丽红
唐石云
彭世鸿
刘志华
蒋薇
刘春波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云南省烟草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1,74,共12页
基金
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项目(2018HB093)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专项“基于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需求的烟草原料筛选与调制技术研究”[110202001015(XX-1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烟草中致香成分精细化膜分离技术研究及应用”(2021JC04)。
文摘
【目的】分析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释放的差异,为加热卷烟的增香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进行半定量分析,先优化HS-SPME-GC/MS的萃取条件,再通过香气活力值(OAV)确定其特征香气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0.20 g样品量,在90℃下用50/30μm DVB/CAR/PDMS纤维萃取头萃取45 min,解吸3 min。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共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9种、醛酮类26种、酚类3种、酯类16种、杂环化合物类10种、有机酸类5种和烃类7种。OAV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甲基庚烯酮、烟碱、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亚麻酸、棕榈酸甲酯、γ-十一内酯等成分在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构成特征香气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释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释放的香气成分在种类与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其可为烟草薄片丰富香气成分的配方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再造烟叶原料
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成分
香气活力值
Keywords
raw materials of reconstituted tobacco
slurry processed reconstituted tobacco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roma component
odor activity value
分类号
TS411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造烟叶原料常规化学组分的近红外定量分析研究
袁而文
严新龙
葛炯
赵东辉
苏雷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差异及综合评价
郭成金
蒋丽红
唐石云
彭世鸿
刘志华
蒋薇
刘春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