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返乡劳动力的再迁移意愿和再迁移方向选择
被引量:
11
1
作者
任正委
任远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7,共13页
部分流动人口回流迁移后仍会再次外出和继续迁移。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返乡劳动力具有再迁移意愿,县城及中心镇是他们再迁移的主要方向,呈现出就近城镇化的特点。就业机会与预期收入的驱动、家庭整体利益的权衡、社会网络的助推既决...
部分流动人口回流迁移后仍会再次外出和继续迁移。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返乡劳动力具有再迁移意愿,县城及中心镇是他们再迁移的主要方向,呈现出就近城镇化的特点。就业机会与预期收入的驱动、家庭整体利益的权衡、社会网络的助推既决定他们的再迁移意愿,也决定再迁移方向的选择。(1)返乡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技能培训经历显著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返乡劳动力选择县内再迁移的可能性。(2)家庭照护(居住)安排、土地耕种安排与子女教育安排也会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土地流转会增强返乡劳动力向省外的再迁移意愿,子女教育期望与入学机会是返乡劳动力向省内县外再迁移的重要因素。(3)返乡劳动力再迁移主要受其亲属网络的影响,而非地缘网络的影响。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作用,有序引导其再次流动,对乡村振兴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乡劳动力
再迁移
意愿
再迁移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8,共11页
文章使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民工再迁移决策呈现代际差异,年龄与选择留城的可能性呈倒U形...
文章使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民工再迁移决策呈现代际差异,年龄与选择留城的可能性呈倒U形分布,46~59岁组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最大。第二,人力资本是强化农民工留城决策的重要因素,教育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留城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农民工再迁移意愿分布呈现"就业分化",建筑制造类行业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较大,个体工商类行业农民工就地留城意愿强烈;享有职工养老保险者更倾向于就地留城;收入越高,就地留城的可能性越大。第四,与子女同住和具有城市认同感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地留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新常态
就地留城
回流返乡
再迁移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的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胡磊
陆秋宏
孙茂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67,共14页
本文针对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行为,构建基于核心生活目标的居住地选择模型(CLGRSM)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购房和子女接受教育是高学历人口要致力实现的两个核心生活目标。为了追求最大化生活效用,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
本文针对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行为,构建基于核心生活目标的居住地选择模型(CLGRSM)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购房和子女接受教育是高学历人口要致力实现的两个核心生活目标。为了追求最大化生活效用,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对于是否在北京实现核心生活目标将做出理性选择:一部分人决定在北京达成目标,另一部分人决定在其他城市达成目标。由于购买并居住住房以及子女接受教育具有地理位置附着性,这两部分人分别选择留居北京和从北京再迁移到其他城市。本文建议,北京市要完善和落实针对高精尖产业中就业的高学历外来人口以及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住房支持和子女教育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学历外来人口
再迁移
核心生活目标
居住地选择
住房
子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再迁移的影响:留城锁定还是流出推动?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江年
周易
王子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农民参保模式和职工参保模式并存,客观上导致外出农民工会在务工地和流出地双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的发生。城镇医疗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具有留城锁定效应,参加新农村养老与医疗保险则会显著推动农民工返乡,产生流出推动效应;而双重社会保...
农民参保模式和职工参保模式并存,客观上导致外出农民工会在务工地和流出地双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的发生。城镇医疗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具有留城锁定效应,参加新农村养老与医疗保险则会显著推动农民工返乡,产生流出推动效应;而双重社会保险会弱化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留城的锁定效应,同时也会弱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农民工返乡和继续流动产生的负效应,但对农民工返乡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参加新农保和新农合可以显著推动农民工返乡,同时参加城镇医疗和城镇养老保险可以放大社会保险的锁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社会保险
农民工
再迁移
留城锁定
流出推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分析
5
作者
张军
《证券市场导报》
1994年第5期33-34,共2页
本文从资源迁移的社会成本这一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成效,指出保护寻租效应导致了效率损失和成本上升。
关键词
中国经济特区
经济分析
效率损失
传统国有企业
优惠政策
再迁移
内地企业
保护效应
企业
迁移
社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返乡劳动力的再迁移意愿和再迁移方向选择
被引量:
11
1
作者
任正委
任远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7,共13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回流效应的实现机制研究”(20NDQN280YB)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计划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E00026)
浙江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返乡劳动力的回流效应及其实现机制研究”(2021Q076)。
文摘
部分流动人口回流迁移后仍会再次外出和继续迁移。研究发现,约三分之一的返乡劳动力具有再迁移意愿,县城及中心镇是他们再迁移的主要方向,呈现出就近城镇化的特点。就业机会与预期收入的驱动、家庭整体利益的权衡、社会网络的助推既决定他们的再迁移意愿,也决定再迁移方向的选择。(1)返乡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就业稳定性和劳动技能培训经历显著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了返乡劳动力选择县内再迁移的可能性。(2)家庭照护(居住)安排、土地耕种安排与子女教育安排也会影响其再迁移意愿,土地流转会增强返乡劳动力向省外的再迁移意愿,子女教育期望与入学机会是返乡劳动力向省内县外再迁移的重要因素。(3)返乡劳动力再迁移主要受其亲属网络的影响,而非地缘网络的影响。充分发挥返乡劳动力作用,有序引导其再次流动,对乡村振兴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返乡劳动力
再迁移
意愿
再迁移
方向
Keywords
Returned Migrants
Re-migration Decision-making
Migratory Direction
分类号
C97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石人炳
陈宁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动人口市民化的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16BRK030)
武汉研究院项目"城市化进程背景下武汉市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服务创新研究"(IWHS20173002)
文摘
文章使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民工再迁移决策呈现代际差异,年龄与选择留城的可能性呈倒U形分布,46~59岁组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最大。第二,人力资本是强化农民工留城决策的重要因素,教育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留城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农民工再迁移意愿分布呈现"就业分化",建筑制造类行业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较大,个体工商类行业农民工就地留城意愿强烈;享有职工养老保险者更倾向于就地留城;收入越高,就地留城的可能性越大。第四,与子女同住和具有城市认同感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地留城。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新常态
就地留城
回流返乡
再迁移
决策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的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胡磊
陆秋宏
孙茂华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4-67,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功能疏解背景下超大城市常住外来人口的迁留行为研究”(17CGL075)
文摘
本文针对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行为,构建基于核心生活目标的居住地选择模型(CLGRSM)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购房和子女接受教育是高学历人口要致力实现的两个核心生活目标。为了追求最大化生活效用,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对于是否在北京实现核心生活目标将做出理性选择:一部分人决定在北京达成目标,另一部分人决定在其他城市达成目标。由于购买并居住住房以及子女接受教育具有地理位置附着性,这两部分人分别选择留居北京和从北京再迁移到其他城市。本文建议,北京市要完善和落实针对高精尖产业中就业的高学历外来人口以及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住房支持和子女教育优惠政策。
关键词
高学历外来人口
再迁移
核心生活目标
居住地选择
住房
子女教育
Keywords
higly educated floating population
outmigration
core life goals
residence selection
housing
children s education
分类号
F06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再迁移的影响:留城锁定还是流出推动?
被引量:
4
4
作者
邓江年
周易
王子成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外出农民工城市居住实现模式与住房保障路径研究”(17BJY04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务工地居住分层、家乡住房投资与农民工持久性迁移:作用机制与政策路径”(16YJC790107)
文摘
农民参保模式和职工参保模式并存,客观上导致外出农民工会在务工地和流出地双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的发生。城镇医疗和养老保险对农民工具有留城锁定效应,参加新农村养老与医疗保险则会显著推动农民工返乡,产生流出推动效应;而双重社会保险会弱化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留城的锁定效应,同时也会弱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农民工返乡和继续流动产生的负效应,但对农民工返乡决策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参加新农保和新农合可以显著推动农民工返乡,同时参加城镇医疗和城镇养老保险可以放大社会保险的锁定效应。
关键词
双重社会保险
农民工
再迁移
留城锁定
流出推动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C979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分析
5
作者
张军
出处
《证券市场导报》
1994年第5期33-34,共2页
文摘
本文从资源迁移的社会成本这一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成效,指出保护寻租效应导致了效率损失和成本上升。
关键词
中国经济特区
经济分析
效率损失
传统国有企业
优惠政策
再迁移
内地企业
保护效应
企业
迁移
社会成本
分类号
F127.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返乡劳动力的再迁移意愿和再迁移方向选择
任正委
任远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石人炳
陈宁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市高学历外来人口再迁移的微观机制研究
胡磊
陆秋宏
孙茂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重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再迁移的影响:留城锁定还是流出推动?
邓江年
周易
王子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分析
张军
《证券市场导报》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