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华杰 武会宾 +1 位作者 唐荻 焦多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共3页
采用阶梯试样的方法并半定量统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晶粒个数,确定了其再结晶百分数,绘制了GCr15轴承钢再结晶区域图,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低于900℃、变形量小于... 采用阶梯试样的方法并半定量统计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晶粒个数,确定了其再结晶百分数,绘制了GCr15轴承钢再结晶区域图,研究了变形温度及变形量对GCr15轴承钢的再结晶规律。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低于900℃、变形量小于30%时,奥氏体处于完全未再结晶区;当变形温度超过1050℃、变形量大于50%时,奥氏体位于完全再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再结晶分数 变形温度 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35MnVN非调质钢动态再结晶模型
2
作者 李君飞 王进 +3 位作者 褚忠 陶龙 叶晓波 易春雷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F35MnVN非调质钢进行单道次压缩实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间接计算出动态再结晶百分数离散的多个点,由Marquardt法确定模型系数,得出F35MnVN非调质钢动...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对F35MnVN非调质钢进行单道次压缩实验,获得不同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所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间接计算出动态再结晶百分数离散的多个点,由Marquardt法确定模型系数,得出F35MnVN非调质钢动态再结晶百分数模型。通过金相实验,获得热模拟实验后试样的晶粒尺寸,通过线性回归得出晶粒尺寸模型,实验所得数据点线性相关性较好。该模型可用于材料热变形过程中的数值模拟,以改善热加工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曲线 动态再结晶分数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19铝合金多道次热轧过程组织演变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进泽 林启权 +1 位作者 张学兵 胡文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5-67,72,共4页
基于热模拟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2519铝合金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建立了静态再结晶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对有限元软件DEFORM-2D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2519铝合金多道次热轧过程的热力-组织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道次热轧... 基于热模拟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2519铝合金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建立了静态再结晶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对有限元软件DEFORM-2D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2519铝合金多道次热轧过程的热力-组织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道次热轧过程中,由于外摩擦和变形区形状因子的作用,使得变形不均匀,造成再结晶百分数沿轧件厚度分布也不均匀,在前几道次上,轧件表面附近因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发生明显的再结晶行为,随着道次的增加,轧件心部才发生较明显的再结晶行为,使再结晶得以贯穿整个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多道次热轧 组织演变 有限元法 再结晶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7050铝合金厚板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凤 鲁法云 郭富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1,共8页
对两种61mm厚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并进行室温拉伸、断裂韧性、剥落腐蚀等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两种板材的综合性能均满足AMS 4050H标准的指标要求,但一... 对两种61mm厚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并进行室温拉伸、断裂韧性、剥落腐蚀等性能测试,实验表明:两种板材的综合性能均满足AMS 4050H标准的指标要求,但一种板材的强度、断裂韧度略低于另一种相同规格的板材,而剥落腐蚀性能略好。两种产品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更系统的工艺控制使板材保持较好的组织均匀性、较小的再结晶比例,仅残留较少的小尺寸且均匀分布的Al7Cu2Fe相,基本无Al2Cu Mg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451厚板 组织均匀性 再结晶分数 粗大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