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风景”与“生态”:新农村电影中“流动现代性”
- 1
-
-
作者
黄望莉
宗欣欣
-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共5页
-
基金
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马徐维邦历世编年图志”(项目编号:23JHQ048)阶段成果。
-
文摘
农村题材电影中农村风貌的变迁见证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农村电影以不同的视觉呈现与主题表达洞悉农村所出现的新变化。风景与自然的影像呈现出新型文化与生态意识,摩托车、卡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穿梭其中,携带着不同的文化经验往返于城市与乡村,在现代与传统接壤的缝隙中逐渐模糊了乡村的边界。因此,将“风景”作为方法,借用“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通过农村影像中作为现代性载体的“器物”来审视时代的变迁,探寻当下农村现代化的演变之路。
-
关键词
风景
新农村
现代性
疆域化
再疆域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教父》中迈克尔·科利昂从叛逆走向回归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朱峰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出处
《电影评介》
2009年第6期101-103,共3页
-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青年科研基金资助
-
文摘
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1969年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对迈克尔·科利昂的人生历程进行分析:成为新一代教父的迈克尔无疑是冷酷无情的罪犯,但是我们在感情上却很难断定到底是憎恨还是同情他,他是魔鬼还是天使?在评价他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从叛逆到回归的过程,应该考虑促使他走上再疆域化过程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他既是魔鬼,又是天使。
-
关键词
去疆域化和再疆域化理论
叛逆
回归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重构家庭:弗朗索瓦·欧容的复沓与延续
- 3
-
-
作者
苗琳娜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4-86,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9-ZDJH-632)
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6〕-JKGHB-0218)。
-
文摘
在弗朗索瓦·欧容的作品中,“杀死家庭”与“定格家庭”的双重隐喻的复沓与延续使他能够在商业电影与作者电影中游刃有余。这一隐喻在“解域家庭”与“再疆域化家庭”中得以完成,既象征着对父权制家庭体系的逆反,对激进因素、身份的包容,反之又强调了家庭的中心地位,让整个电影与法国共和政体相呼应。因而除开对类型片元素的杂糅与应用,这才是欧容成功的核心原因。
-
关键词
“杀死家庭”
解域与再疆域化
欧容
法国共和政体
-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