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灰掺量对再生高延性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洪涛 杨斌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为提高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探讨了不同硅灰掺量对再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HDCC)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5种硅灰掺量率(2%、4%、6%、8%、10%)制备R-HDCC样品,评估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为提高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探讨了不同硅灰掺量对再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HDCC)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通过5种硅灰掺量率(2%、4%、6%、8%、10%)制备R-HDCC样品,评估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拉伸应力应变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R-HDCC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抗折强度逐渐降低,拉伸应力增大但应变下降.此外,硅灰的掺入显著改善了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通过力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明确了硅灰掺量与R-HDCC性能之间的关系,为R-HDCC的组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硅灰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砂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冻融损伤特性与模型研究
2
作者 范嘉慧 张艺珂 元成方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0-2069,共10页
为了研究黄河砂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抗冻耐久性能,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黄河砂取代率下ECC材料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基于黄河砂取代率的多维评估,得到了最优黄河... 为了研究黄河砂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抗冻耐久性能,开展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黄河砂取代率下ECC材料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基于黄河砂取代率的多维评估,得到了最优黄河砂取代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试验,进一步分析了最优取代率下ECC材料的微观特征和抗冻机理。研究表明:经历150次冻融循环后,5组ECC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均不低于97%,且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黄河砂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多维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00%取代率下黄河砂ECC抗冻性能最佳。微观分析表明,黄河砂ECC孔隙分布均匀、小孔比例较高,内部水化程度较高,纤维黏结性良好。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的冻融损伤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黄河砂ECC的冻融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砂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取代率 抗冻性能 冻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碳化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寅佳 王新杰 +2 位作者 朱平华 孙伟豪 熊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84-2995,共12页
为促进再生细骨料(RFA)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中的应用,研究了RFA取代率(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HDCC抗压强度、拉伸性能、四点弯曲强度和碳化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A取代率提高,HDCC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为促进再生细骨料(RFA)在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中的应用,研究了RFA取代率(0%、25%、50%、75%、100%,质量分数)对HDCC抗压强度、拉伸性能、四点弯曲强度和碳化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FA取代率提高,HDCC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但拉伸性能与弯曲强度显著提高。100%RFA取代率下HDCC峰值应变为3.06%,弯曲强度为7.9 MPa,较天然细骨料HDCC分别提升了31.33%和11.27%,表现出良好的延展特性。当RFA取代率高于50%时,有助于提高HDCC的碳化耐久性。基于测试结果进行拟合,建立了关于RFA取代率的HDCC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再生细骨料 抗压强度 拉伸性能 弯曲强度 碳化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玉璞 李家正 石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3,共9页
普通混凝土在特殊环境下容易出现性能劣化、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产生微裂纹后具有应变硬化和自愈合能力,使ECC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比普通混凝土有更佳的耐久性。综... 普通混凝土在特殊环境下容易出现性能劣化、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在拉伸载荷作用下产生微裂纹后具有应变硬化和自愈合能力,使ECC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比普通混凝土有更佳的耐久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ECC耐久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ECC在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侵蚀性能、耐高温性、耐磨性相关方面的特点,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多因素耦合条件下ECC的耐久性研究、耐久性微观层面解释以及设计耐高温、耐磨性好的ECC等方面研究还不充分,基于此提出了几个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耐久性 裂缝 纤维 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类型对高延性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郝如升 胡炜 +3 位作者 贺晶晶 吴文博 卢浩丹 张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6-240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纤维对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的增强机制,采用工程原状机制砂和三种纤维(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制备了ECC,研究对比了PVA纤维、PP纤维和PE纤维制备的ECC与基体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为研究不同纤维对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的增强机制,采用工程原状机制砂和三种纤维(聚乙烯醇(PVA)、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制备了ECC,研究对比了PVA纤维、PP纤维和PE纤维制备的ECC与基体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表征了ECC弯曲裂缝分布形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入纤维使基体抗压强度降低,PE纤维降低幅度最小,采用PE纤维制备的ECC(E-PE)28 d抗压强度为52.5 MPa。在抗弯性能中,ECC的抗弯韧性和极限挠度相较于基体有所提升,E-PE的抗弯性能最优,其峰值荷载和极限挠度分别为5.51 kN和3.40 mm。随着抗弯挠度的增加,ECC的弯曲裂缝长度和裂缝面积均不同程度增加,E-PE在挠度为3.0 mm时裂缝面积仅为40.4559 mm^(2)。不同纤维的弯曲破坏机制不同,PVA和PP纤维为脱黏拔出破坏,试件表现为单裂纹韧性破坏;PE纤维则是拔出与断裂同时存在,试件表现为多点开裂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材料 机制砂 纤维 数字图像处理 裂缝 增强机理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超高延性的再生微粉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2
6
作者 余江滔 田力康 +1 位作者 王义超 刘柯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8-1334,共7页
用废弃建筑垃圾的再生微粉作为粉煤灰的替代品,进行了超高延性水泥基体复合材料的研发。研究了不同的再生微粉替代率下材料的抗拉、抗压性能,并探索了再生微粉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轴向拉伸试验表明,采用再生微粉制备的超高延性水泥... 用废弃建筑垃圾的再生微粉作为粉煤灰的替代品,进行了超高延性水泥基体复合材料的研发。研究了不同的再生微粉替代率下材料的抗拉、抗压性能,并探索了再生微粉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规律。轴向拉伸试验表明,采用再生微粉制备的超高延性水泥基体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应变硬化和多裂缝特性。材料的抗拉强度介于4~5 MPa之间,是普通混凝土的2~3倍;材料拉伸应变范围为7%~9%,具有超高的拉伸变形能力。轴向压缩试验表明,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21~23 MPa,超过峰值强度后,材料在80%的峰值强度处的应变分别为18. 28‰和26. 18‰,说明材料具有较高的受压变形能力。此外,为了研究再生微粉的掺入对基体断裂韧度和纤维桥接力的影响,进行了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和单裂缝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微粉替代率的增加,基体的断裂韧度基本保持不变而纤维的桥接能力增强。最终,通过应变强化准则PSH criterion对材料的应变强化性能进行了解释和评估。本工作通过试验验证了再生微粉用于制备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强化 再生粉末 水泥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制备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配合比优化及其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权港博 王蕾 +2 位作者 朱崇绩 秦正祥 樊其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骨料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recycled fine aggregates-fiber-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RFA-FRCC),研究再生细骨料替代率、水胶比和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掺量3个因素对RFA-FRC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 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骨料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recycled fine aggregates-fiber-reinforc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RFA-FRCC),研究再生细骨料替代率、水胶比和聚乙烯醇(PVA)纤维体积掺量3个因素对RFA-FRC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3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优化RFA-FRCC配合比设计,提出系统化的RFA-FRCC配合比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替代率对RFA-FRCC的强度影响最大,水胶比的影响次之,PVA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最小;当再生细骨料替代率为50%、水胶比为0.284、PVA纤维体积掺量为2.5%时,试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的存在并未改变纤维和水泥基体黏结界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水泥复合材料 再生细骨料 Box-Behnken响应面法 配合比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和纤维分散性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丽辉 郭丽萍 +2 位作者 孙伟 张文潇 谌正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7-1040,共4页
为了研究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流变特性对短切聚乙烯醇(PVA)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变仪和荧光显微分析技术分别对HDCC浆体的流变特性以及短切PVA纤维在HDC C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DC C浆体流变行为... 为了研究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流变特性对短切聚乙烯醇(PVA)纤维分散性的影响规律,采用流变仪和荧光显微分析技术分别对HDCC浆体的流变特性以及短切PVA纤维在HDC C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DC C浆体流变行为符合赫切尔巴尔克模型,浆体流动后,应变梯度随应力增量按幂指数增长;当HDCC浆体塑性黏度为1.3~7.3 Pa·s时,即使短切PVA纤维的体积掺量为1.5%~2.0%,纤维在HDCC 基体中的分散系数均大于0.92,实现了均匀分散.合理调整配比中粉煤灰、减水剂和功能性组分的掺量,可调控HDCC浆体塑性黏度并实现短切PVA纤维的均匀分散,为HDCC高延性的理论设计提供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流变特性 荧光显微分析技术 分散系数 聚乙烯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高延性水泥基材料复合梁的制备及弯曲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马瑞 郭丽萍 +2 位作者 谌正凯 李天宇 孙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7-383,共7页
研究了无配筋条件下超高性能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UHPFRCC)与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复合梁试件的弯曲变形性能.通过纯剪切强度测试,比较了界面处理工艺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弯拉实验测试了复合梁试件在弯曲载荷下的变形性能... 研究了无配筋条件下超高性能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UHPFRCC)与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复合梁试件的弯曲变形性能.通过纯剪切强度测试,比较了界面处理工艺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通过弯拉实验测试了复合梁试件在弯曲载荷下的变形性能,并与纯UHPFRCC梁的变形能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界面处理工艺决定了界面粘结性能.最佳的界面处理方法能使界面粘结强度高于HDCC基体本身强度,界面过渡区基体致密,没有明显的微观缺陷.UHPFRCC-HDCC复合梁在弯拉荷载下,极限抗弯强度达到13.4 M Pa,跨中最大挠度为2.8mm.HDCC能通过自身的多缝开裂增加裂缝数目来改善变形能力.与UHPFRCC梁相比,UHPFRCC-HDCC复合梁弯曲时,塑形变形明显,并具有更大的弯曲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材料 性能钢纤维水泥复合材料 复合 弯曲挠度 界面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瑜 杨英姿 +1 位作者 姚燕 管学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为了考察超级吸水颗粒(superabsorbent polymer particles,SAP)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性能的影响,研究了SA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和0.4%时,6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抗压强度、抗折... 为了考察超级吸水颗粒(superabsorbent polymer particles,SAP)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性能的影响,研究了SA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2%和0.4%时,6组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裂缝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28 d挠度都不低于10 mm;SAP的质量分数越高,ECC的挠度越大.粉煤灰的质量分数为70%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28 d挠度超过了25 mm.SAP的质量分数越多,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其后期强度增加较快.此外,ECC的弯曲变形能力与金属相似;在基体中引入SAP颗粒,能够增加裂缝数量,减小裂缝宽度和裂缝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PVA纤维 超级吸水颗粒 粉煤灰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对混杂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聪 夏超凡 +1 位作者 袁振 李志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7-2013,共7页
高温是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在使用阶段可能遇到的最不利工况之一,但是目前对于HDCC高温性能的研究较为有限。对比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HDCC材料(PVA-HDCC)、钢纤维/PVA纤维混杂HDCC材料(HyHDCC-A)以及钢纤维/PVA纤维/碳酸钙... 高温是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在使用阶段可能遇到的最不利工况之一,但是目前对于HDCC高温性能的研究较为有限。对比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HDCC材料(PVA-HDCC)、钢纤维/PVA纤维混杂HDCC材料(HyHDCC-A)以及钢纤维/PVA纤维/碳酸钙晶须混杂HDCC材料(HyHDCC-B)在常温以及200、400、600和800℃高温作用后的拉伸性能。研究发现,常温下利用钢纤维等量替代PVA纤维将劣化PVA-HDCC的拉伸应变硬化能力,而引入碳酸钙晶须适量替代PVA纤维可以提高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韧性,改善其应变硬化行为。高温对PVA-HDCC、HyHDCC-A与HyHDCC-B的拉伸强度和拉伸韧性均有明显的劣化作用,高温作用后均已不具备拉伸应变硬化能力;PVA-HDCC的拉伸强度与拉伸韧性随温度呈指数型衰减,钢纤维可以减缓HyHDCC-A与HyHDCC-B拉伸强度与拉伸韧性的衰减速率;碳酸钙晶须虽然可以提高HyHDCC-B高温作用后的拉伸强度值和拉伸韧性值,但并没有进一步减缓拉伸强度和拉伸韧性随温度的衰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纤维水泥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可适性设计理论与可靠性验证Ⅰ:可适性设计理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丽萍 谌正凯 +1 位作者 陈波 杨亚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4-749,共6页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合成纤维来制备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然而,原有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典设计理论中的理论判据与现... 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合成纤维来制备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logical 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Eco-HDCC)。然而,原有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经典设计理论中的理论判据与现有Eco-HDCC材料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已不能适用于这类多元复合Eco-HDCC材料的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调控,因此,迫切需要对该经典材料设计理论进行修正和优化。本研究引入纤维分散系数和主裂缝断面有效纤维体积率两个修正参数,重新限定四个控制参数的取值范围,对经典HDCC设计理论进行了优化修正,并通过测试典型配比Eco-HDCC的宏观力学性能、微观力学性能与纤维分散度,评价可适性设计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证明,当采用本研究修正后的可适性设计理论并将关键设计参数取值范围控制于0.75≤α~*≤1、V_(f,effect)>1.5%、PSH_1>2.0、PSH_2>1.2时,Eco-HDCC材料可稳定实现高延性(单轴拉伸荷载下的极限应变超过2%)和多缝开裂的特性。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使采用多元化固体废弃物粉末和国内自主研发的高强高模PVA纤维制备的Eco-HDCC复合材料的设计过程更加有据可依、灵活可靠,而且能使其满足不同延性和性价比的工程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可适性设计理论 有效纤维体积率 纤维分散系数 微观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丽辉 郭丽萍 +1 位作者 孙伟 谌正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7,共6页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 针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收缩大、易开裂的问题,采用经级配优化的普通河砂替代磨细石英砂、国产短切粗PVA纤维替代进口纤维,制备了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并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变形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为20~60 MPa时,干燥收缩应变终值在1046~1255με之间,自干燥收缩终值在619~882με之间,圆环约束试件在7~14 d开裂,裂缝仅两条,最大裂缝宽度132μm。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较传统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干燥收缩 自干燥收缩 圆环约束综合抗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关键力学性能和成本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丽辉 常成 郭丽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10,114,共7页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 制备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所用日产进口PVA纤维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推动HDCC的应用为目标,首先利用国产短切粗PVA纤维、经级配优化且最大粒径为1.18mm的普通河砂、大掺量粉煤灰制备低成本生态型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O—HDCC);再系统研究ECO—HDCC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影响机理;最后对比分析ECO—HDCC与传统HDCC的生产成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调控水胶比和PVA纤维体积掺量可以制备得到抗压强度为20-40MPa、四点弯曲强度为9.0—11.0MPa、跨中挠度为10~18mm和单轴极限拉应变达1.9%的ECO—HDCC;成本分析显示ECO—HDCC生产成本仅为传统HDCC的1/3。低成本ECO—HDCC的制备成功为其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国产短切粗PVA纤维 普通河砂 四点弯曲性能 单轴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增强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受剪延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忠 刘成建 +1 位作者 张文健 江德保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9-81,共3页
为分析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对9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和1根混凝土梁开展了集中荷载作用下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箍率及不同剪跨比的抗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增强超高韧... 为分析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简支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对9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和1根混凝土梁开展了集中荷载作用下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箍率及不同剪跨比的抗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梁较之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具有更好的抗剪性能和延性性能。介绍了加载试验中试件规格、加载方式及测量设备等,分析了影响试件受剪延性性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水泥复合材料 抗剪性能 延性性能 剪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合比参数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彤 汤晨 +3 位作者 王永海 冷发光 张靖岩 田文琴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共4页
通过不同配合比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稠度、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分析研究水胶比、砂胶比、纤维掺量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ECC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在0.30~0.40水... 通过不同配合比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稠度、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分析研究水胶比、砂胶比、纤维掺量对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增大,ECC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在0.30~0.40水胶比范围内,水胶比对28 d抗折强度影响较小;随着聚乙烯醇纤维掺量增加,ECC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逐渐上升;砂胶比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 聚乙烯醇纤维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损伤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曙光 鲁肃 +2 位作者 闫敏 尹立强 闫长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0,共7页
通过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微观孔结构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冻融损伤ECC试样的抗压应力-应变关系及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ECC受压构件等效为由无数根平行的单元杆件组成的受力模型,建立了考虑损伤... 通过对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微观孔结构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冻融损伤ECC试样的抗压应力-应变关系及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将ECC受压构件等效为由无数根平行的单元杆件组成的受力模型,建立了考虑损伤层厚度的冻融损伤ECC抗压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试样抗压峰值强度降低,峰值应变无明显变化,极限破坏时延性特征显著;试样二维切片中含气量、平均弦长、间距系数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气孔比表面积减小。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冻融损伤ECC的抗压应力-应变关系,为寒冷地区服役的ECC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气孔结构参数 单轴压缩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肋钢筋与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黏结性能
18
作者 余琼 魏晋文 +2 位作者 张亮 许雪静 余江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40,共9页
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DCC)是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受拉时表现出超高的延性和应变硬化能力。为提供UHDCC应用于受力构件的界面黏结理论依据,进行了45个钢筋在UHDCC中锚固的拉拔试验,考察了锚固长度、浇筑方式、保护层厚度、90°... 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DCC)是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受拉时表现出超高的延性和应变硬化能力。为提供UHDCC应用于受力构件的界面黏结理论依据,进行了45个钢筋在UHDCC中锚固的拉拔试验,考察了锚固长度、浇筑方式、保护层厚度、90°弯钩等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纤维约束作用,试件未发生劈裂破坏;UHDCC的浇筑方式显著影响黏结强度,垂直浇筑的黏结强度大于平行浇筑;由于UHDCC的应变硬化现象,试件锚固长度从4 d增大到6d时黏结强度有上升趋势,大于6 d时中心锚固试件(保护层较厚)锚固长度对黏结强度影响不大,偏心锚固试件(保护层较薄UHDCC材料的约束作用减小)随锚固长度增加黏结强度降低;直锚段钢筋长度为4 d时,增设90°弯钩(4 d)后,承载力提升幅度可达67%,但随着直锚段长度增加,弯钩对承载力提升幅度减小;绝对锚固长度相等时直锚组试件承载力大于带弯钩的试件,弯钩段锚固并不等价于直锚钢筋,弯钩锚固必须保证直锚段长度。论文分析了带肋钢筋与UHDCC之间的黏结滑移机理,给出了UHDCC直接锚固的黏结强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UHDCC) 锚固长度 黏结滑移 弯钩锚固 保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纤维制备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义超 侯梦君 +3 位作者 余江滔 徐世烺 俞可权 张志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535-3540,共6页
为进一步提升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能力,研制了以短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水泥砂浆为基体的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DCC)。本研究通过直接拉伸、单轴抗压及三点... 为进一步提升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能力,研制了以短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水泥砂浆为基体的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ductility cementitious composites,UHDCC)。本研究通过直接拉伸、单轴抗压及三点弯曲梁试验研究了UHDCC的基本力学性能。直拉试验表明,UHDCC具有优异的应变硬化和多重裂缝开裂性能。在极限状态下,UHDCC的裂纹间距小于2mm,最大平均裂纹宽度小于200μm;材料的平均抗拉强度为7.28 MPa,峰值强度处的平均拉伸应变达到12%,最大拉伸应变达到13%以上,具有超高的拉伸延性。轴压试验表明,超过峰值强度后,UHDCC在80%和60%的抗压峰值强度处的应变分别约为2.8%和7.0%,说明材料具有强大的受压变形能力。材料的弯曲韧性指数I_(10)、I_(30)、I_(50)、I_(60)分别为10.1、33.1、54.4、65.6,表明UHDCC具有优异的弯曲变形能力。此外,三点弯曲缺口梁和单裂缝试验结果表明,UHDCC的超高延性源于聚乙烯纤维超高的裂缝桥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拉伸性能 弯曲韧性 应变硬化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晶须对混杂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夏超凡 李志华 张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0-1125,共6页
为了探究碳酸钙晶须对钢纤维/PVA混杂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yFRHDCC)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2%体积掺量的廉价碳酸钙晶须替代部分纤维,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HyFRHDCC的压缩性能和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yFRHDCC的微观... 为了探究碳酸钙晶须对钢纤维/PVA混杂纤维增强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yFRHDCC)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2%体积掺量的廉价碳酸钙晶须替代部分纤维,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HyFRHDCC的压缩性能和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yFRHDCC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碳酸钙晶须能够提高HyFRHDCC的初裂拉伸应变和峰前压缩韧性;在1.5%PVA+0.25%钢纤维HyFRHDCC中掺入2%碳酸钙晶须可以改善材料的拉伸性能;当PVA纤维减少至1%时,HyFRHDCC出现了明显的应变软化行为。微观形貌分析发现,碳酸钙晶须能够通过裂纹偏转、晶须拔出以及裂缝桥联等微观机制改善HyFRHDCC的应变硬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碳酸钙晶须 延性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