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QTOF-MS对物理回收的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中迁移物的非靶向筛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浩然 曾少甫 +2 位作者 刘宜奇 王志伟 胡长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6-232,共7页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 以3家企业提供的21?种食品接触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ecycle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rHDPE)样品在60℃条件下与两种代表性食品模拟物(95%乙醇、4%乙酸溶液)接触10 d作为迁移实验条件,利用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物质。被筛查出的161种物质根据其毒性进行分级(由低至高分为Ⅰ~Ⅳ级),其中毒性Ⅲ和Ⅳ级的有59种,且其预测辛醇/水分配系数大于毒性Ⅰ、Ⅱ级的物质。被筛查的物质中苯及取代衍生物占比最高。邻苯类增塑剂、抗氧剂降解产物以及多环芳烃等物质需要特别关注。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迁移物在不同阶段样品中的迁移量变化,发现终产品相较母粒样品中物质的迁移量有所提升。该研究可以为食品接触用r HDPE中迁移物的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迁移 气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春红 陈秋玲 孙可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55,共4页
以废纸和再生HDPE为原料制备废纸/再生HDPE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手段研究了废纸和再生HDPE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废纸用量、增容剂(硅烷偶联剂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 以废纸和再生HDPE为原料制备废纸/再生HDPE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手段研究了废纸和再生HDPE的基本特性,同时探讨了废纸用量、增容剂(硅烷偶联剂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废纸能作为再生HDPE的增强体,且废纸质量分数为15%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3.68MPa、28.78MPa;增容剂能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KH550和MAPE最佳用量分别为1%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HDPE碎片中半挥发性污染物筛查及半定量分析
3
作者 苏启枝 李丹 +2 位作者 钟怀宁 董犇 王小慧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9-239,共11页
目的对25种不同来源的回收高密度聚乙烯碎片(rHDPE)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rHDPE中的潜在风险物质。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对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结合NIST20质谱库和保留指数进... 目的对25种不同来源的回收高密度聚乙烯碎片(rHDPE)中的半挥发性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rHDPE中的潜在风险物质。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对样品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提取的前处理方法,使用气相质谱联用仪结合NIST20质谱库和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基于分子描述符和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的化学结构相似度选择半定量物质,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通过对25种不同来源的rHDPE碎片样品进行分析,共检出114种物质,每个样品检出的物质数量为42~89种,含量中位数为34~97 mg/kg。频率较高的物质主要有聚烯烃中常见的烷烯烃、抗氧剂、爽滑剂及其转化产物。在高关注物质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壬基酚的检出率均超过50%,其平均含量均大于8 mg/kg。尽管1-十四烯未被列为高关注物质,但它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特定迁移限量仅为0.05 mg/kg,而其平均含量为59 mg/kg,存在潜在的迁移风险。结论在rHDPE碎片中存在一些高关注污染物,其再生用作包装材料可能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污染物 非靶向筛查 高关注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协同改性PF/R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性能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正环 叶勇 +2 位作者 陈阳 董和生 吾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67-72,共6页
制备了硅烷偶联剂(SCA)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复合改性的3种不同尺度的杨木纤维(PF)增强增韧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并对比了三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非等温结晶性能。结果显示,粒径为80目的协同改性PF可明显提升... 制备了硅烷偶联剂(SCA)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H-g-PE)复合改性的3种不同尺度的杨木纤维(PF)增强增韧再生高密度聚乙烯(RHDPE)复合材料,并对比了三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非等温结晶性能。结果显示,粒径为80目的协同改性PF可明显提升未改性的PF/R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以及冲击强度;复合材料的相对结晶度受降温速率和粒径共同作用,且前者作用较为重要;此外,Ozawa指数n将复合材料的结晶过程划分为一维以内和三维以内两个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协同改性 多尺度杨木纤维 力学性能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g-MAH对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阁昊 赵雪松 +1 位作者 赵雅婷 李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40,共6页
为提高沙柳的利用率,缓解废旧塑料和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沙柳木粉、再生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废旧橡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模压法制备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WRPC),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WRPC的结构和微观形貌... 为提高沙柳的利用率,缓解废旧塑料和废旧橡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以沙柳木粉、再生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废旧橡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模压法制备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WRPC),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WRPC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增韧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g-MAH)对WRPC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g-MAH降低了木粉表面的极性,使其与HDPE和橡胶界面结合紧密,无空隙存在,提高了WRPC的静曲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WRPC的弹性模量、动态热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降低,热稳定性能有所提高。EVA-g-MAH加入量为2.5%(wt,质量分数,下同)时,WRPC的静曲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1.17%、11.37%和52.62%;EVA-g-MAH加入量为10%时,WRPC的冲击强度提高了19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高密度聚乙烯 废旧橡胶 木橡塑三元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