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质降黏剂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流变、力学与耐久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黄亮 李北星 +1 位作者 杨宇程 田沈华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8-1467,共10页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工作性能,研究了自制矿物质降黏剂(VR)掺量(等质量取代水泥8%、10%和12%)对RAC流变性能、强度、耐久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RAC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VR掺量的增加,RAC的...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工作性能,研究了自制矿物质降黏剂(VR)掺量(等质量取代水泥8%、10%和12%)对RAC流变性能、强度、耐久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RAC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VR掺量的增加,RAC的流变性能得到改善。当VR掺量为12%时,净浆黏度降低了32.8%,砂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分别下降了42.0%和17.9%,坍落度和扩展度分别增大了50、40 mm,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缩短了65.7%。同时,VR的掺入使RAC的浆体和界面过渡区微结构变得致密,对RAC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当VR掺量为10%时,改善效果最佳,此时RAC的28 d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分别增加了7.6%和17.2%,吸水率降低了22.6%,电通量和碳化系数分别降低了47.9%和29.9%。另外,VR轻微降低了RAC的干缩,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RAC早期自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矿物质降黏剂 流变性能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肖力光 王一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混凝土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目前3D打印混凝土骨料多为天然砂,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环境负担。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减少了天然砂用量,使建筑固废得到利用,降低建筑物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又具有一... 近年来混凝土3D打印技术迅速发展,目前3D打印混凝土骨料多为天然砂,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大了环境负担。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减少了天然砂用量,使建筑固废得到利用,降低建筑物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在实现绿色环保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以及再生骨料对3D打印混凝土可建造性、层间黏接性、力学强度、力学各向异性和耐久性的影响,并对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再生骨料混凝土 可建造性 层间黏结性 力学各向异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棱柱体轴压试验研究
3
作者 闵天润 彭胜 +3 位作者 彭爽 孙杰 吴东平 刘华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8,共8页
用废弃混凝土破碎成的再生粗骨料(RCA)替代天然骨料制备混凝土可降低碳排放,但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界面薄弱性导致其力学性能劣化,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通过横向包裹混凝土形成被动约束效应,可有效提升RAC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 用废弃混凝土破碎成的再生粗骨料(RCA)替代天然骨料制备混凝土可降低碳排放,但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的界面薄弱性导致其力学性能劣化,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通过横向包裹混凝土形成被动约束效应,可有效提升RAC的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本文以CFRP约束再生混凝土棱柱体为对象,开展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取代率(ρ=0%、50%、100%)和CFRP层数(N=0、1、2)对试样的破坏模式、峰值应力和应变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修正的RAC本构模型。结果表明:CFRP约束显著提高了RAC的抗压强度与峰值应变,且CFRP包裹层数越多,提升效果越显著;高取代率试样(ρ=100%)在CFRP约束下表现出更优的强度恢复与延性提升能力;所提出的本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为再生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CFRP约束 轴压实验 峰值应力 峰值应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分析与计算方法(模型)研究
4
作者 魏茂志 林明强 +2 位作者 谢群 胡宗文 于燕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6,21,共6页
建筑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建筑、节能减碳、绿色生态的指导方针下,降低建筑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再生骨料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可持... 建筑业是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之一,在绿色建筑、节能减碳、绿色生态的指导方针下,降低建筑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助于推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再生骨料的重新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以及天然骨料混凝土进行碳排放全寿命周期分析,确定碳排放边界;对比再生骨料混凝土以及天然骨料混凝土在生产、运输、使用以及拆除4个阶段的碳排放因素,提出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采用单位体积计算天然骨料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碳排放,发现应用再生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最多可以降低60%,从建材角度减少碳排放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 天然骨料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碱矿渣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庞 王政轩 +2 位作者 张健新 王辉 史朝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 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石子制备而成的新型混凝土,能有效降低波特兰水泥用量,提高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但尚未见对其力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为研究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以钢纤维取代率和再生骨料取代率为主要试验参数,进行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抗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碱矿渣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和抗折强度f_(w)均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时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0%、10%、15%;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先提高后降低,钢纤维体积取代率为0.6%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碱矿渣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随钢纤维体积取代率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钢纤维 体积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废橡胶颗粒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冯万辉 吴浩骏 +3 位作者 刘悦欣 蔡任杰 杨飞 杨永民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0,165,共8页
再生骨料表面旧砂浆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掺入废旧轮胎再生的废橡胶颗粒可提升混凝土的变形和耗能能力,但废橡胶颗粒掺入后将会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橡胶颗粒进行预处理,制作改性橡胶增韧再生骨... 再生骨料表面旧砂浆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掺入废旧轮胎再生的废橡胶颗粒可提升混凝土的变形和耗能能力,但废橡胶颗粒掺入后将会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对废橡胶颗粒进行预处理,制作改性橡胶增韧再生骨料混凝土(MRRAC)。通过静动态压缩试验和细观试验,研究了橡胶掺量和再生骨料替换率对MRRAC静动态破坏模态、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韧性和应变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橡胶颗粒经过预处理后,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获得了较大提升;再生骨料表面存在微裂纹,废橡胶颗粒有引气作用,当再生骨料和橡胶掺量较大时形变增大;抗压强度存在应变率效应,适量的橡胶掺量可提升MRRAC应变率效应;MRRAC孔隙率较大的原因是界面过渡区较为松散,出现较多氢氧化钙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颗粒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冲击荷载 应变率效应 韧性 压缩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矿化的土凝岩固化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与微观机理研究
7
作者 董超 刘作为 +5 位作者 王佳斌 马亚 袁朔 李新胜 刘文君 高建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2,共6页
再生骨料由于裂缝多和吸水率高等缺陷,因而,骨料与水泥砂浆结合的界面过渡区成为薄弱区域,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差,难以应用于寒区工程。为提升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并同时实现降碳、节能效益,采用巴氏芽孢杆菌对再... 再生骨料由于裂缝多和吸水率高等缺陷,因而,骨料与水泥砂浆结合的界面过渡区成为薄弱区域,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差,难以应用于寒区工程。为提升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并同时实现降碳、节能效益,采用巴氏芽孢杆菌对再生骨料进行矿化改性处理,将土凝岩作为胶凝材料固化全掺再生骨料制备混凝土,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和微观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经过微生物矿化处理后再生骨料的表观密度提升了3.5%、吸水率降低了20.4%、压碎指标降低了17.6%,SEM-EDS试验分析表明矿化后再生骨料表面产生大量碳酸钙且对裂缝和孔隙进行了修补。微生物矿化改性后土凝岩固化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优于水泥再生骨料混凝土,土凝岩固化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比和抗压强度分别比未处理的土凝岩再生骨料混凝土提升了11.6%、72.3%,土凝岩固化全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土凝岩 微生物矿化 再生骨料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渣含量对工程渣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与保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少坤 汤茂杰 +2 位作者 严裕佳 安鹏涛 廖丽萍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5-1234,共10页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持水能力差,导致植物难以生长的问题,本文采用某公司生产的再生骨料,设计包含水胶比在内的配合比方案,利用砖渣吸水率强的优点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分析砖渣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酸碱性、孔隙率与保水性的影响。结...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持水能力差,导致植物难以生长的问题,本文采用某公司生产的再生骨料,设计包含水胶比在内的配合比方案,利用砖渣吸水率强的优点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分析砖渣含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酸碱性、孔隙率与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砖渣含量由10%增至20%时,养护时间为7、28 d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下降9%~55.7%和15%~58.7%。②混凝土的破坏模式有完全破坏、局部破坏、裂缝破坏3种。③当孔隙率下降3%时,混凝土的强度增幅达到20.7%~147.4%。④掺入含量为10%~20%的砖渣能使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含水率增加18.9%~41.9%,较好地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能。⑤混凝土的pH为10~11,pH随着砖渣含量由10%增至20%而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砖渣 力学性能 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浓度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静海 苏群 丁兆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设计了4种不同立方体尺寸(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和5种不同NaOH浓度(3 mol/L、5 mol/L、7 mol/L、9 mol/L、11 mol/L)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研究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通过试... 设计了4种不同立方体尺寸(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和5种不同NaOH浓度(3 mol/L、5 mol/L、7 mol/L、9 mol/L、11 mol/L)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研究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通过试验发现: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换算系数并不适用于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给出2种方法来进行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尺寸换算系数的取值,第一种是平均数方法:α_(200)=0.93、α_(100)=1.13、α_(70)=0.70,第二种方法采用线性拟合:α_(200)=0.9735-0.0065ε、α_(100)=1.0445+0.0125ε、α_(70)=0.718-0.002ε;尺寸为200 mm、150 mm和100 mm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均符合Bazant的尺寸效应理论曲线,采用无量纲的方法可以得到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NaOH浓度和尺寸参数耦合作用影响的预测方程,所提出的方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得出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NaOH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钢筋抗锈蚀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郑建岚 王雅思 +1 位作者 陈僖 张旺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1-177,共7页
沿海地区废弃混凝土受氯离子侵蚀,为使其更好地再生利用,探究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方法及钢筋抗锈蚀性能,以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再生骨料强化为变量,设计15组混凝土,对混凝土中钢筋通电加速锈蚀,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线性极化法... 沿海地区废弃混凝土受氯离子侵蚀,为使其更好地再生利用,探究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方法及钢筋抗锈蚀性能,以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再生骨料强化为变量,设计15组混凝土,对混凝土中钢筋通电加速锈蚀,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线性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测试其钢筋电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进程快于普通不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纳米SiO_(2)溶液强化含氯再生骨料,以及在混凝土中复掺矿物掺合料均可提高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钢筋抗锈蚀性能;通过强化改性的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钢筋抗锈蚀性能不低于普通再生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氯离子侵蚀 钢筋抗锈蚀性能 矿物掺合料 纳米SiO_(2)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则再生骨料建模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焱博 高鹏 +6 位作者 李景哲 章国辉 王国陶 董帅志 储玉婷 詹炳根 余其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6,294,共12页
传统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模型多采用基本几何形状来代表再生骨料(RA)结构,这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本文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和傅里叶描述法构建了真实的二维骨料数据库,并提出了基于骨料叠加法随机生成RA的新方法。基于外接矩形框/内切圆的... 传统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模型多采用基本几何形状来代表再生骨料(RA)结构,这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本文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和傅里叶描述法构建了真实的二维骨料数据库,并提出了基于骨料叠加法随机生成RA的新方法。基于外接矩形框/内切圆的粗判定和基于重叠框的精细判定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傅里叶重构骨料的快速投放算法,实现了不同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的RAC细观结构的构建。基于内聚力模型根据随机生成的RAC的细观结构建立了数值模型,研究了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对RAC单轴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C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峰值应变变化不大。该RA模型更符合实际,且附着砂浆的含量和分布可自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重构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细观结构 骨料投放算法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预测
12
作者 王欣悦 李秀领 +2 位作者 郭强 吕相蓉 孙广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解决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梁缺乏统一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相关试验工作量大且难以得出规律性结论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RAC梁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468根RAC矩形梁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数据,通过研究截面宽度... 为解决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梁缺乏统一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相关试验工作量大且难以得出规律性结论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的RAC梁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468根RAC矩形梁试件的抗剪性能试验数据,通过研究截面宽度、截面有效高度、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剪跨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特征值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结合逻辑回归(LR)、决策树(DT)、AdaBoost(AB)、支持向量机(SVM)以及人工神经网络(ANN)5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并比较预测效果,分析不同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ANN算法与AdaBoost算法均能准确预测出再生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决定系数R2大于0.9,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18.66、15.96。根据精度统计指标,建议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预测计算优先使用ANN算法和AdaBoost算法。最后,基于收集试验数据与回归分析,提出RAC梁抗剪承载力建议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数据库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剪承载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龄期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
13
作者 许应杰 陈红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龄期对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SRAC)断裂机理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28 d和300 d龄期的MSRAC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Fracture process zone,FPZ)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MS... 为研究龄期对机制砂再生骨料混凝土(Manufactured-s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SRAC)断裂机理的影响,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28 d和300 d龄期的MSRAC的断裂参数和断裂过程区(Fracture process zone,FPZ)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MSRAC的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龄期延长,MSRAC的名义刚度、断裂能、起裂断裂韧度和失稳断裂韧度得到明显改善,其局部微裂纹和宏观裂纹的相互作用也明显增加,但长龄期MSRAC的失效特征更加迅速和剧烈,软化阶段的脆性显著增加。此外,在裂纹失稳扩展时,MSRAC的FPZ宽度和面积随着龄期延长而增加,FPZ长度则相反。在FPZ完全扩展时,MSRAC的FPZ长度随龄期延长而降低,FPZ宽度则相反,FPZ面积是不敏感的。相比28 d龄期的MSRAC,长龄期的MSRAC具有更加强烈的骨料联锁效应,其次生裂纹和损伤范围也更加明显和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机制砂 长龄期 断裂参数 断裂过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黄河道构筑物大掺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性能
14
作者 马川义 孟博杰 +3 位作者 王晓龙 李牧笛 王广月 常洪雷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179,186,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沿黄河道构筑物拆除得到的废弃混凝土,将其破碎为再生骨料并重新用于河道护坡工程中是一种低碳发展途径。为此,就地取材,制备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探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并分析了其在河道护坡应用的可行性。研... 为了充分利用沿黄河道构筑物拆除得到的废弃混凝土,将其破碎为再生骨料并重新用于河道护坡工程中是一种低碳发展途径。为此,就地取材,制备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探究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并分析了其在河道护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天然骨料混凝土,当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再生骨料复合掺量分别不超过70%、50%、30%时,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下降范围可控制在20%以内;再生混凝土(HDX50、HDX70、HDC50)的抗碳化性以及HDC50的抗冻性均有所减弱,但HDX50、HDX70的抗冻性却略有提升。此外,综合考虑性能及利用率,再生骨料混凝土HDX70的效果最佳,可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护坡砌块应用于护坡工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掺量 强度 碳化深度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盐溶液浓度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芙波 黄旭彤 +5 位作者 杨晓刚 梁卫国 吴亚轩 李名远 苏天 王晨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7-194,202,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抗冻性影响,以复合盐浓度、强度等级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对RAC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分析其表观损伤程度、质量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损... 为探究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抗冻性影响,以复合盐浓度、强度等级和冻融循环次数为变量,对RAC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分析其表观损伤程度、质量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结果表明:RAC的强度等级越高,抵抗盐冻破坏能力越强;30次盐冻循环后,RAC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劈裂抗拉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均随复合盐溶液浓度提高而减小;90次盐冻循环后,RAC的盐冻损伤则随复合盐溶液浓度提高而增大。以复合盐浓度和强度等级为参数建立了指数函数盐冻损伤模型和Weibull分布函数盐冻损伤模型。对比后发现Weibull分布函数盐冻损伤模型衍生的生存函数图和失效率函数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盐冻损伤程度及损伤效率,且模型与其他学者试验结果均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复合盐溶液浓度 盐冻循环 力学性能 Weibull分布函数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离子侵蚀性能
16
作者 赵亚婉 张鸿儒 +2 位作者 张宝明 何炳坚 白银战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48,共8页
采用硅藻土部分取代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研究硅藻土内掺法对RAC抗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侵蚀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可在水泥水化进程中发挥成核效应和火山灰效应,促进水泥水化,并改善界面过渡区水化产... 采用硅藻土部分取代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RAC),研究硅藻土内掺法对RAC抗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侵蚀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可在水泥水化进程中发挥成核效应和火山灰效应,促进水泥水化,并改善界面过渡区水化产物结构,使界面过渡区更致密、厚度减小,使新砂浆水泥基体孔结构细化、大孔减少,从而减少RAC中离子侵蚀通道,减缓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在RAC中的浓度积累。内掺硅藻土还提升了RAC细观尺度上各材料相(新、老砂浆及新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减缓各材料相在硫酸根离子侵蚀下的性能劣化,从而使宏观尺度上RAC在硫酸盐侵蚀下力学性能劣化速度和程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硅藻土 离子侵蚀 界面过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李俊 尹健 +1 位作者 周士琼 李益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3-46,共4页
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领域的主要方面之一,对实际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设计,分析了每个因素水平对再生骨料混... 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领域的主要方面之一,对实际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设计,分析了每个因素水平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探讨了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超细粉煤灰掺量等试验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并与基准混凝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早期与后期,水胶比是影响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显著因素;掺粉煤灰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与同强度等级的高强混凝土相比有所提高,抗裂性能有所改善。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与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超细粉煤灰掺量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正交试验 强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与矿渣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俊 尹健 +3 位作者 周士琼 李益进 汪冬冬 周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3,86,共5页
研究了粉煤灰单掺、粉煤灰与矿渣双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劈拉强度的相关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单掺降低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 研究了粉煤灰单掺、粉煤灰与矿渣双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机理;建立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劈拉强度的相关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单掺降低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粉煤灰与矿渣双掺对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随两者组合比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粉煤灰 矿渣 再生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与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42
19
作者 李文贵 龙初 +3 位作者 罗智予 黄政宇 龙炳煌 任杰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72,共13页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与破坏性能改性研究做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背景、思路、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的改性研究体系。根据再生骨料混凝土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的破坏形态和断面特征总结了其破坏的一般... 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与破坏性能改性研究做了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背景、思路、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的改性研究体系。根据再生骨料混凝土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的破坏形态和断面特征总结了其破坏的一般规律,依据破坏机理得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提高的改性研究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性方法。介绍了再生骨料的强化技术,如纳米材料、纤维材料和矿物添加剂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归纳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即再生骨料加工机制的形成、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应用体系的形成和有效监测机制的建立。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最薄弱区域,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破坏性能最为关键的是强化界面过渡区;相关结论可为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性能和推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破坏机理 改性 力学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主要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平华 王欣 +1 位作者 周军 何霞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94,共4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属。简述了RAC研究的历史起源,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总结了RAC研究的主要进展,认为RAC的发展趋势应是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GHPRC)。给出了G...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属。简述了RAC研究的历史起源,从材料、构件、结构三个层次,总结了RAC研究的主要进展,认为RAC的发展趋势应是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Green High Performance Recycled Concrete,GHPRC)。给出了GHPRC的完整定义,阐述了其绿色内涵。提出了RAC向GHPRC发展尚需解决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其一为经济合理的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工艺;其二是在结构全寿命周期成本(Structural Life Cycle Cost,SLCC)理念下,GHPRC基于结构性能与环境性能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绿色混凝土 结构性能 环境性能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