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海忠 梁永和 +1 位作者 吴芸芸 邱文冬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Si+1%SiC+1%Al三种复合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最佳;同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手段探讨了金属Si、SiC和金属Al在再生铝镁碳砖中的抗氧化行为。
关键词 抗氧化剂 再生铝镁碳砖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镁碳砖和铝镁碳砖在精炼钢包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守信 柯美亚 刘金鹏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1-363,共3页
介绍了采用64%~88%质量分数的用后钢包再生料制造的再生镁碳砖和再生铝镁碳砖的性能以及在精炼钢包上的应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根据使用条件和再生料的特点,把镁碳砖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条件结合起来设计制造的再生镁碳砖,其使用效果显... 介绍了采用64%~88%质量分数的用后钢包再生料制造的再生镁碳砖和再生铝镁碳砖的性能以及在精炼钢包上的应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根据使用条件和再生料的特点,把镁碳砖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条件结合起来设计制造的再生镁碳砖,其使用效果显著好于原镁碳砖:在300 t精炼钢包渣线上的使用寿命提高15%,在50 t LF-VD炉渣线上的使用寿命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碳砖 再生铝镁碳砖 精炼炉衬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颗粒现象及其对再生铝镁碳制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范兵 吴芸芸 +2 位作者 石川 梁永和 聂建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09-613,共5页
对用后铝镁碳砖再生颗粒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显微分析,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以及不同粒度再生料的加入量研究假颗粒对再生铝镁碳制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含有约40%与废砖相组成和结构相似、骨料与基质并... 对用后铝镁碳砖再生颗粒料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显微分析,并通过改变混料方式以及不同粒度再生料的加入量研究假颗粒对再生铝镁碳制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含有约40%与废砖相组成和结构相似、骨料与基质并存于同一颗粒的二次颗粒,即所谓的"假颗粒",假颗粒的组成、结构及外形的均匀程度均远不如一次骨料颗粒;混碾可使用后铝镁碳砖再生料中假颗粒发生二次破碎,且粒度越大,发生二次破碎的颗粒数量越多;假颗粒二次破碎导致再生制品的粒度组成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密度和耐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后耐火材料 回收利用 假颗粒 再生铝镁碳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砖加入量对再生Al_2O_3-MgO-C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新健 张子翼 +2 位作者 张少伟 柯昌明 李楠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将废弃的铝镁碳砖破碎成3~1 mm、<1 mm和<0.076 mm的颗粒,加入<1 mm的尖晶石、<0.076 mm的特级矾土、<1 mm的刚玉和<0.088 mm的电熔镁砂等原料混合后,于1500 ℃下埋炭保温3 h烧制成钢包用铝镁碳砖.研究了废砖加入量(w)分别为50... 将废弃的铝镁碳砖破碎成3~1 mm、<1 mm和<0.076 mm的颗粒,加入<1 mm的尖晶石、<0.076 mm的特级矾土、<1 mm的刚玉和<0.088 mm的电熔镁砂等原料混合后,于1500 ℃下埋炭保温3 h烧制成钢包用铝镁碳砖.研究了废砖加入量(w)分别为50%、60%、70%、75%和85%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于XRD对材料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砖加入量对其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当废砖加入量为50%时,试样的体积密度最大,为2.76 g·cm^-3,显气孔率最小,为7.8%;当废砖加入量为70%时,材料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9.3 MPa和78.7 MPa;当废砖加入量为85%时,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最差,而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利用 再生铝镁碳砖 废弃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