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艳红 陈德敏 张瑞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8,共11页
使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我们发现,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从曲线转折点值的变动情况看,人力资本水平和... 使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我们发现,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从曲线转折点值的变动情况看,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投入促使转折点后移,而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干预程度促使转折点前移;在2005-2012年间,我国80%以上省份位于"倒U型"曲线转折点之前,处于可持续的"支持型"发展状态,而天津、浙江、广东、安徽和湖南5省处于"限制型"地区,说明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 经济增长质量 随机边界面板生产模型 系统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如何影响区域节能空间大小——中国省域经济视角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高艳红 陈德敏 谭志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93,共11页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利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随机边界面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区域能源消费效率,并分别从数量...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利用2005-2012年我国2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样本,基于随机边界面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区域能源消费效率,并分别从数量和比率上计算各地区的节能空间;构建了我国节能空间与再生资源产业替代水平的状态分布图,并根据两个维度的高低取值划分出4种状态组合(HL、HH、LH和LL);采用SYS-GMM和DIF-GMM两种估计方法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与节能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识别,实证研究了再生资源产业替代对节能空间大小的影响。最后给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替代 节能空间 随机边界面板生产模型 GMM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主体界定、现状及对策——基于“源”“流”“汇”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利艳 张秀萍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源—流—汇”生态控制理论能够更好地分析再生资源生态系统的运作状态与过程,论文基于“源”“流”“汇”的研究视角,界定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结构与主体构成,通过多种数据库收集数据与深度访谈调研,研究“源”“流”“汇”三大系统... “源—流—汇”生态控制理论能够更好地分析再生资源生态系统的运作状态与过程,论文基于“源”“流”“汇”的研究视角,界定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链结构与主体构成,通过多种数据库收集数据与深度访谈调研,研究“源”“流”“汇”三大系统主体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发现:“源”系统由于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逐年上升及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的压力,造成源头减量短时间内难以实现;“流”系统再生资源的回收规模呈上升趋势,而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致使再生资源化能力整体薄弱;“汇”系统末端处理压力较大。由此,提出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发挥再生资源企业规模优势、加快末端处理的相关配套建设等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实现“产品—再生资源—再生原料—再生产品”一体化“零废弃”的循环系统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生态全产业 “源”系统 “流”系统 “汇”系统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健 唐燕 张吉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00,共7页
为探寻我国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选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对2004-2009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 为探寻我国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选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对2004-2009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各个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从2004年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由极高寡占转变为中度寡占市场,趋向合理化发展态势;②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聚集度较高,属于再生资源产业高水平专业化地区,而湖南省以外的其他内陆地区发展水平均较低;③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政策制度三方面因素分别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规模、对外开放度均与再生资源产业集聚水平正相关,是近期影响产业聚集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都将有利于产业聚集。最后,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增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聚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系数 产业聚集度 再生资源产业 影响因素 变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框架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光富 鲁圣鹏 李雪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0期80-84,共5页
文章运用总体设计部思想和总体架构(EA)理论,构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框架体系。基于产业的SWOT分析,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对产业顶层设计涵义与属性界定的前提下,借鉴日本、德国再生资源... 文章运用总体设计部思想和总体架构(EA)理论,构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框架体系。基于产业的SWOT分析,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构建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对产业顶层设计涵义与属性界定的前提下,借鉴日本、德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体系,系统探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顶层设计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研究结果将丰富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管理理论,对指导与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总体设计 顶层设计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政策目标与手段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戴玉才 董桂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62-365,共4页
本文从国家物质流分析模型出发,强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在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与产业目标。根据实际调研和文献调查,提炼出再生资源产业的利益相关... 本文从国家物质流分析模型出发,强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在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和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环境负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与产业目标。根据实际调研和文献调查,提炼出再生资源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指出应该运用经济、规制和教育3种主要手段及其组合来激励和约束各利益相关者做"正确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政策目标 政策手段 利益相关者 政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基于产业链运行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慧娟 张继承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94,共4页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否有足够的运行动力,是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运行的基本动力主要依靠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和牺牲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获得。必须改变...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否有足够的运行动力,是制约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构成和运行机制,认为目前我国资源再生产业运行的基本动力主要依靠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和牺牲劳动者的社会福利获得。必须改变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回收利用模式,通过寻求产业链运行的其他动力来源,实现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产业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再生资源产业化机制——基于市场生成与规模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雪锋 覃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3,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现有发展水平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工业化高级阶段资源环境需求不相适应,这种差距源于该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障碍,以及先天不足的市场缺陷和后天发展的规模制约。市场化和规模化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两大支...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现有发展水平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与工业化高级阶段资源环境需求不相适应,这种差距源于该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障碍,以及先天不足的市场缺陷和后天发展的规模制约。市场化和规模化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提高资源循环再生活动市场化程度需要克服市场运行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障碍,培育市场生成的微观机制。资源再生企业内部规模和资源再生产业布局的地域规模是资源循环再生产业规模经济的两大来源,企业规模决策不仅要考虑资源循环再生成本与资源环境价格的比价关系,还要考虑企业利用再生资源与其他企业利用原生资源的竞争性;地域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区位和聚集因素对资源再生活动在空间上布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市场生成 规模经济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蒲勇健 种海港 张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0期40-45,共6页
选取2005—2012年中国21个省市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利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再生资源产业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4.2%,技术进步... 选取2005—2012年中国21个省市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利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再生资源产业地区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3%,其中技术效率年均增长4.2%,技术进步年均增长为3.0%。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总体上中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最快,东部次之,西部最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区间技术效率增长率的不同。因此,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MALMQUIST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蒲勇健 余显兰 张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0,共8页
本文基于SFA模型对我国19个省市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效率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及各省市之间的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东部省市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城镇... 本文基于SFA模型对我国19个省市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效率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及各省市之间的效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东部省市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对再生资源产业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与技术效率呈现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工业发展水平对再生资源产业的生产无效率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技术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胜 杜彦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7期86-91,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受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可概括为:政府主导、立法推动、技术先行、体系保障、权责明确、公众参与。国外再生资源产...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受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可概括为:政府主导、立法推动、技术先行、体系保障、权责明确、公众参与。国外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建立适合国情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并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合理的经济政策等来推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与成果推广,建立规范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并让公众积极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循环经济 产业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世界潮流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1
12
作者 宋林飞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2008年第2期5-9,共5页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兴起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但我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产业管理有序性不足,... 目前,再生资源产业被许多国家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产业而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和循环经济兴起给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期。但我国发展再生资源产业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产业管理有序性不足,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无害化处理环节缺失,产业规范化程度较低。大力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应确立率先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实施政府奖励与优惠政策,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政策;政府应激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为再生资源长期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循环经济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经济效益分析的再生资源产业政策选择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继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112,共6页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综合评价和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生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环境...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综合评价和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生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环境经济效益,并确定社会最佳回收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剖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效益 再生资源产业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多级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慧娟 张继承 娄方鸿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96,共4页
在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运行中广泛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分析的基础上,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得出各利益主体的分散决策、相互分隔、难以形成共同利益目标和产生合力效应是造成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各利益... 在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运行中广泛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分析的基础上,从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得出各利益主体的分散决策、相互分隔、难以形成共同利益目标和产生合力效应是造成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行为以及对行业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级治理模式是实现行业"善治"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市场失灵 政府失效 多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发展、集聚兼与经济的协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孟夏 赵彦云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12期64-66,共3页
近年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迅速、在东部沿海省市的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服务业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文章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保持递增态势,前景向好。2通过对地理分... 近年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迅速、在东部沿海省市的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服务业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文章基于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保持递增态势,前景向好。2通过对地理分布的考察,再生资源产业并非在资源禀赋丰裕区域优先发展,与传统资源产业相区别。3根据相关系数,再生资源产业与区域创新和服务业均具有显著正相关,而同时期采矿业与区域创新和服务业均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再生资源产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党和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提供了产业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资源诅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会强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29-130,共2页
  一、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   1.再生资源产业的内涵.   再生资源产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再生资源产业通过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资源的再生处...   一、再生资源产业与循环经济   1.再生资源产业的内涵.   再生资源产业是指从事再生资源流通、加工利用、科技开发、信息服务和设备制造等经济活动的集合.再生资源产业通过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回收、综合利用、资源的再生处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近年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已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利用、资源化"为一体的独立产业--再生资源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废物 再生资源回收 有色金属工业 冶金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灵芝 张桂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再生资源产业的外部性等特性要求较为复杂的市场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管理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环境标准+直接控制"的政策模式基本适合国情,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长远来看,设计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政... 再生资源产业的外部性等特性要求较为复杂的市场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管理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环境标准+直接控制"的政策模式基本适合国情,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长远来看,设计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政策应围绕庇古税和标准制定来安排;必要的时候可辅以直接控制手段,但该手段不应该在我国今后再生资源产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再生资源产业 环境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来自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磊 王琰琰 李慧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72-77,共6页
再生资源产业具有"双重"环境外部性特点,且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集聚发展业态,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的关系备受关注。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我国25个省份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再生资源产业具有"双重"环境外部性特点,且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集聚发展业态,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的关系备受关注。以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为切入点,利用我国25个省份再生资源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实证分析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3个区域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总体呈现"非标准倒U型"关系,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化发展总体上加剧环境污染;我国东、中、西部再生资源产业处于不同产业集聚发展阶段,产生差异性环境污染效应。在此基础上,从差异化配套政策、环境规制、市场环境和回收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再生资源产业生态化集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产业集聚 区域环境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再生资源产业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武健 曹丽霞 +2 位作者 黄琪华 许磊 张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5-186,共12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数值...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和公众协同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并用数值分析研究各参数改变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概率的大小与博弈主体选择策略的收敛速度成正比;不同博弈主体对参数改变的敏感度不同,公众对参与创新的成本和惩罚力度的敏感度更高;不同博弈主体之间的策略选择是相互促进的,演化稳定策略为"积极参与,监管,积极参与"。基于上述结论,从再生资源企业、地方政府、公众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再生资源产业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垃圾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与环境治理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毅 张瑾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51-152,共2页
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是以消费领域废弃物为重点,向生产领域不断延伸,进而改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行、公众参与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格局。对我国而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再生资源... 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是以消费领域废弃物为重点,向生产领域不断延伸,进而改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行、公众参与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格局。对我国而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对环境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完善再生资源分类的回收、拆解和资源化的处理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资源产业 发展模式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