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壳灰与高岭土掺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继华
董云
+5 位作者
蒋洋
孙华圣
彭宁波
陈家瑞
魏子洋
扶梦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4-298,共5页
为了改善和提高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加大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强化液对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20%)混凝土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置的5种化学浆液,即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质量比分别为1∶0、3∶1、1∶...
为了改善和提高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加大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强化液对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20%)混凝土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置的5种化学浆液,即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质量比分别为1∶0、3∶1、1∶1、1∶3、0∶1,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强化效果均有提高;当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比值为3∶1时,强化效果最佳;抗压强度为32.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1.5 MPa,增幅4.9%;抗折强度为4.5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0.18 MPa,增幅4.1%;磨损量最小为0.452 g·cm^(-2),耐磨性最好。该成果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稻壳灰
高岭土
强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湿循环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春红
俞江
+3 位作者
刘荣桂
王磊
刘惠
伍金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5,共9页
考虑到天然砂的日益短缺和废弃混凝土造成的环境危机,采用不同取代率的再生细骨料(RFA)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AC),分析其在干湿循环下的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RFA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RFA质量取...
考虑到天然砂的日益短缺和废弃混凝土造成的环境危机,采用不同取代率的再生细骨料(RFA)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AC),分析其在干湿循环下的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RFA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RFA质量取代率为100%时,RFAC的28 d抗压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77.0%;在干湿循环作用下,RFAC自由氯离子含量随着侵蚀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并出现明显的氯离子对流区和扩散区,对流区深度约为5 mm,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和RFA取代率的增加,对流区深度也不断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RFAC的孔隙率呈指数增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RFA取代率高的混凝土孔隙率增大更明显,此为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变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干湿循环
抗侵蚀性能
氯离子含量
抗压强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聂立武
韩古月
滕毓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为扩大再生细骨料的工程使用规模,采用高品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重点研究强度等级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
为扩大再生细骨料的工程使用规模,采用高品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重点研究强度等级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逐渐增强,而用水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其用水量增多,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逐渐降低;当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为100%时,用水量最大增幅为8.0%,28 d抗压强度最大降幅为9.6%,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大增加了0.52×10^(-12)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强度等级
用水量
抗压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煅烧煤矸石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徐变性能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德慧
李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7-2843,共7页
为研究不同煅烧温度、煤矸石掺量、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徐变性能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原理,对不同试验条件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进行120 d的干缩和徐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养护28 d后的试件,影响其抗压强...
为研究不同煅烧温度、煤矸石掺量、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徐变性能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原理,对不同试验条件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进行120 d的干缩和徐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养护28 d后的试件,影响其抗压强度最大的因素是煤矸石掺量的不同;干缩变形量从基础养护起第80 d为分界线,分快速干缩和稳定干缩两阶段,同时受煅烧温度和水胶比影响较大,但适当的粉煤灰掺量和煅烧温度不仅能抑制干缩,而且能致密空隙并降低水化热;持续荷载120 d时,构件整体徐变变形增大,分为快速、慢速和稳定3个阶段,受煅烧温度和煤矸石掺量影响较大,同时徐变变形与时间存在相对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粉煤灰
徐变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正交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筑固废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郭远新
孔哲
+1 位作者
李秋义
郑世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79,184,共5页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最大差值可达到11.6 MPa,其力学性能要差于普通混凝土,且各个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随着胶凝材料总量或胶水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优化后的各个系列配合比可制备强度等级C20~C40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固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
胶水比
抗压强度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
34
6
作者
耿健
孙家瑛
+1 位作者
莫立伟
张国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少量的C2S。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孔隙较多,结构密实性较差,同时其与再生细骨料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面过渡区,该界面过渡区宽度较大,且界面过渡区两侧的骨料和水泥石的显微硬度均较低。再生细骨料的多孔结构,以及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和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缺陷是导致其大孔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孔的增多会对混凝土抗渗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细
骨料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水化产物形貌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帆
董晓强
+2 位作者
苗晨曦
常仕奇
任瑜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59,68,共4页
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于道路工程,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路基材料所需的天然砂石短缺问题。研究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基本指标的测定,同时还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击实试验及直剪试验,得出其最优含水...
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于道路工程,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路基材料所需的天然砂石短缺问题。研究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基本指标的测定,同时还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击实试验及直剪试验,得出其最优含水率为4.87%;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并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试样整体的抗剪强度对水分敏感程度较低,这一结果说明将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应用于路基填筑是较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
混凝土
再生
细
骨料
含水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肖建庄
关湘烁
+1 位作者
王佃超
王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定义了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边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C)、再生粉混凝土(RPC)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再生材料取代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计算了再生...
定义了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边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C)、再生粉混凝土(RPC)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再生材料取代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计算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优势。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升高,RA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15%;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升高,RF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8.6%;随着再生粉取代率升高,RP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26.3%;强度C45的RA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AC可达11.7%;强度C45的RF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40的RFC可达39%;强度C45的RP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PC可达10.9%;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45,碳排放因子逐渐提高;在“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RAC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了1.75%的碳排放,就拆除项目而言,避免建筑固废运输与填埋减少的碳排放是“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减少碳排放的3.32倍,这是再生混凝土建筑为环境带来有利影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粗
骨料
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再生
粉
混凝土
碳排放因子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壳灰与高岭土掺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继华
董云
蒋洋
孙华圣
彭宁波
陈家瑞
魏子洋
扶梦成
机构
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4-29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245)
淮安市科技计划项目(HAG201606)
+3 种基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1049029X)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7KJB130003
17KJA56000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426)资助
文摘
为了改善和提高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加大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应用,通过配置不同比例的强化液对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20%)混凝土的强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配置的5种化学浆液,即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质量比分别为1∶0、3∶1、1∶1、1∶3、0∶1,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强化效果均有提高;当稻壳灰与高岭土的混合比值为3∶1时,强化效果最佳;抗压强度为32.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1.5 MPa,增幅4.9%;抗折强度为4.54 MPa,较未强化前增加了0.18 MPa,增幅4.1%;磨损量最小为0.452 g·cm^(-2),耐磨性最好。该成果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稻壳灰
高岭土
强化液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rice husk ash
kaolin
strengthening liquid
分类号
TU528.0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湿循环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春红
俞江
刘荣桂
王磊
刘惠
伍金龙
机构
常州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190,5177827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KYCX22_3084)。
文摘
考虑到天然砂的日益短缺和废弃混凝土造成的环境危机,采用不同取代率的再生细骨料(RFA)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AC),分析其在干湿循环下的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RFA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RFA质量取代率为100%时,RFAC的28 d抗压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77.0%;在干湿循环作用下,RFAC自由氯离子含量随着侵蚀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并出现明显的氯离子对流区和扩散区,对流区深度约为5 mm,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和RFA取代率的增加,对流区深度也不断增大;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RFAC的孔隙率呈指数增大;在干湿循环作用下,RFA取代率高的混凝土孔隙率增大更明显,此为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变差的原因。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干湿循环
抗侵蚀性能
氯离子含量
抗压强度
孔隙率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dry-wet cycle
erosion resistance
chloride ion content
compressive strength
porosity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聂立武
韩古月
滕毓晨
机构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基金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6-R3-003)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02097)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L2014584)
文摘
为扩大再生细骨料的工程使用规模,采用高品质再生细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重点研究强度等级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逐渐增强,而用水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其用水量增多,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逐渐降低;当再生细骨料的取代率为100%时,用水量最大增幅为8.0%,28 d抗压强度最大降幅为9.6%,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大增加了0.52×10^(-12)m^2/s。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强度等级
用水量
抗压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replacement rate
strength grade
water consumption
compressive strength
resistance to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分类号
TU528.0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煅烧煤矸石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徐变性能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德慧
李滢
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大学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7-2843,共7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2017-ZJ-787)。
文摘
为研究不同煅烧温度、煤矸石掺量、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徐变性能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原理,对不同试验条件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进行120 d的干缩和徐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养护28 d后的试件,影响其抗压强度最大的因素是煤矸石掺量的不同;干缩变形量从基础养护起第80 d为分界线,分快速干缩和稳定干缩两阶段,同时受煅烧温度和水胶比影响较大,但适当的粉煤灰掺量和煅烧温度不仅能抑制干缩,而且能致密空隙并降低水化热;持续荷载120 d时,构件整体徐变变形增大,分为快速、慢速和稳定3个阶段,受煅烧温度和煤矸石掺量影响较大,同时徐变变形与时间存在相对较高的相关性。
关键词
煤矸石
粉煤灰
徐变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正交原理
Keywords
coal gangue
fly ash
creep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orthogonal principl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固废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郭远新
孔哲
李秋义
郑世东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竣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79,1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66,51978353,52078261)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SFGC0201)
+3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E036)
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20-3-4-10-nsh)
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基金项目(663-1120048)
校企合作项目(20213702030230,20193702012455)。
文摘
以胶凝材料体系的多元复合技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总量、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在不同强度等级要求下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实现再生细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相比普通混凝土最大差值可达到11.6 MPa,其力学性能要差于普通混凝土,且各个养护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随着胶凝材料总量或胶水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优化后的各个系列配合比可制备强度等级C20~C40的再生细骨料混凝土,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工程应用。
关键词
建筑固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胶凝材料用量
胶水比
抗压强度
配合比优化
Keywords
building solid was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tent
binder/water ratio
compressive strength
mix propor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U528.06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
34
6
作者
耿健
孙家瑛
莫立伟
张国良
机构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绿色建材与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基金
宁波市创新团队项目(2011B81005)
文摘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少量的C2S。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孔隙较多,结构密实性较差,同时其与再生细骨料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面过渡区,该界面过渡区宽度较大,且界面过渡区两侧的骨料和水泥石的显微硬度均较低。再生细骨料的多孔结构,以及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和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缺陷是导致其大孔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孔的增多会对混凝土抗渗性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再生
细
骨料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水化产物形貌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morphology of hydrated products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帆
董晓强
苗晨曦
常仕奇
任瑜强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59,68,共4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31047)
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项目(202014)。
文摘
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于道路工程,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同时解决了路基材料所需的天然砂石短缺问题。研究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基本指标的测定,同时还进行了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击实试验及直剪试验,得出其最优含水率为4.87%;含水率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并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试样整体的抗剪强度对水分敏感程度较低,这一结果说明将建筑垃圾再生细骨料应用于路基填筑是较有利的。
关键词
废旧
混凝土
再生
细
骨料
含水率
抗剪强度
Keywords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of waste concrete
water content
shear strength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
14
8
作者
肖建庄
关湘烁
王佃超
王军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基金
中建西部建设科技研发计划项目(ZJXJ-2022-11)。
文摘
定义了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计算边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再生细骨料混凝土(RFC)、再生粉混凝土(RPC)碳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再生材料取代率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计算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优势。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升高,RA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15%;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升高,RF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8.6%;随着再生粉取代率升高,RPC碳排放因子可降低26.3%;强度C45的RA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AC可达11.7%;强度C45的RF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40的RFC可达39%;强度C45的RPC碳排放因子高于强度C30的RPC可达10.9%;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45,碳排放因子逐渐提高;在“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RAC建筑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建筑减少了1.75%的碳排放,就拆除项目而言,避免建筑固废运输与填埋减少的碳排放是“建材生产+结构运营”边界内减少碳排放的3.32倍,这是再生混凝土建筑为环境带来有利影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再生
粗
骨料
混凝土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再生
粉
混凝土
碳排放因子
示范工程
Keywords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
recycled powder concrete
carbon emission factor
demonstration project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壳灰与高岭土掺料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张继华
董云
蒋洋
孙华圣
彭宁波
陈家瑞
魏子洋
扶梦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干湿循环下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
陈春红
俞江
刘荣桂
王磊
刘惠
伍金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强度等级的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
聂立武
韩古月
滕毓晨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煅烧煤矸石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徐变性能
刘德慧
李滢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建筑固废制备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郭远新
孔哲
李秋义
郑世东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耿健
孙家瑛
莫立伟
张国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废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杨帆
董晓强
苗晨曦
常仕奇
任瑜强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再生混凝土碳排放因子研究
肖建庄
关湘烁
王佃超
王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