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鑫 管民生 +1 位作者 杭熙茹 郭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石粉掺量10%时,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再生混凝土,且机制砂原料为石灰石的抗压强度高于卵石;机制砂各筛孔量占比分别为5%、7%、18%、25%、26%和14%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水灰比、颗粒级配可使机制砂再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满足生产应用要求,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更有优势,是缓解天然砂资源短缺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级配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范玉辉 王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扩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浸渍,然后聚合的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强化研究。对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再生粗骨料含水率等因素对MMA强化再... 目的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扩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浸渍,然后聚合的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强化研究。对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再生粗骨料含水率等因素对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效果的影响及强化后的再生粗骨料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时的最佳聚合温度为60℃,最佳聚合时间为24 h,MMA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等物理性能,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干燥处理可以使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等物理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MMA强化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3d、7d、14d和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比普通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提高了26.9%,20.3%,21.4%,23.9%,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分别比普通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提高了20.9%、14.7%、12.2%和8.3%,同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延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MMA单体浸渍,然后进行聚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性能,从而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强化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宏波 贾小静 +4 位作者 张博洋 孙岩 李泳 常璞 孙婧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59-3367,共9页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03%G和0.06%GO(以水泥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对RAC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显著,其7 d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9.14%、30.60%;双掺0.03%G和0.06%GO还能够有效降低RAC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及强度损失率,从而改善RAC抗冻耐久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双掺0.03%G与0.06%GO可以改善水化产物规整度,明显减少RAC的累计孔体积,增加RAC结构密实性。因此,GO与G双掺在改善RAC性能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冻融作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E-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欣怡 戴成元 +2 位作者 李微雨 陈阳 刘兵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基于极限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利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贝叶斯优化(TPE-BO)方法优化模型参数;通过实... 为了更好地预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基于极限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利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贝叶斯优化(TPE-BO)方法优化模型参数;通过实例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数据预处理和TPE-BO超参数优化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模型性能;与随机森林、K邻近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相比,提出的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高性能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可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再生混凝土性能预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算法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伟 周爱兆 +2 位作者 冯丽 潘高洁 李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37,共5页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试验,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龄期发展机理;综合最终抗压强度和初始强度发展速率,采用半值强度指数建立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模型的特征方程,揭示了传统双曲线模型的缺陷,指出了理想的抗压强...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试验,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龄期发展机理;综合最终抗压强度和初始强度发展速率,采用半值强度指数建立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模型的特征方程,揭示了传统双曲线模型的缺陷,指出了理想的抗压强度-龄期模型应具备的数学性质.最后建立了新的抗压强度-龄期模型,通过试验数据拟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CAC) 龄期 抗压强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万林 边建辉 +2 位作者 董宏英 张建伟 倪照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了2个试件的耐火极限以及各个测点的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测点温度增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增量符合较好。研究表明:相同初始轴压比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接近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升温速度慢,具有相对较好的隔热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抗爆裂性能好,耐火极限长;因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孔隙率相对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其内部蒸汽应力可得到一定释放,由此引起的柱子轴向压缩变形相应也较大;一定条件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可用于建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竖向荷载 温度场 耐火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远新 李秋义 +3 位作者 单体庆 刘桂宾 高嵩 徐庆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用水量和水胶质量比在配合比设计时所带来的影响大小.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各个用水量与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强度与各胶水质量比之间也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受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所提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采用有效用水量原则和绝对水胶质量比原则,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推广性,可为推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应用提供坚实地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比设计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有效用水量 绝对水胶质量比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郭远新 李秋义 +1 位作者 李倩倩 岳公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后,以实现再生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依次考虑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原材料... 目的研究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后,以实现再生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依次考虑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原材料成本,保证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不同强度等级下可以满足力学性能以及原材料最低成本要求.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取代率以及抗压强度-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比较天然粗骨料混凝土,其用水量最大增幅仅为7.1%,28d抗压强度最大差值仅为6.4MPa,且配合比优化后的原材料成本最大降幅达31.3%,可用于制备强度等级为C20~C40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论优化后的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性,有效地扩大了再生粗骨料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原材料成本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建伟 刘方方 +1 位作者 卡卓乍 曹万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92,共7页
为了解钢-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别对5个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和2个钢-压型钢板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对比分析其受弯性能,研究抗剪栓钉布置数量与形式、板厚和型钢尺寸对再生粗骨... 为了解钢-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别对5个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和2个钢-压型钢板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对比分析其受弯性能,研究抗剪栓钉布置数量与形式、板厚和型钢尺寸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挠度、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相近、破坏形态相似.在试验基础上,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给出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和挠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其计算误差与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相近,可用于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闭口型压型钢板 组合梁 受弯性能 重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雪芳 肖祥栋 +2 位作者 方金杰 吴文达 张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7-983,共7页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上升段斜率较普通混凝土低,下降段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提高与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变陡;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荷载超过50%之后,其变形模量的下降速度快于普通混凝土;早龄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峰值应变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长;养护龄期低于7d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养护龄期 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 拉伸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金宝宏 郑传磊 +3 位作者 侯玉飞 王晋浩 赵亚娣 李淑翔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75-12183,共9页
基于L_(16)(4^(5))正交表设计16组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PP-SF/RCA混凝土)和1组基准组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研究V_(P)、V_(S)和R_(R)三因素对PP-SF/RCA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F/... 基于L_(16)(4^(5))正交表设计16组聚丙烯-钢纤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PP-SF/RCA混凝土)和1组基准组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研究V_(P)、V_(S)和R_(R)三因素对PP-SF/RCA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SF/RCA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均大于基准组,较基准组最大增幅分别为41.9%、23.0%、59.1%和28.9%;7和28 d抗压强度随V_(P)、V_(S)和R_(R)的变化趋势相似,但7 d抗压强度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对于28 d抗压强度,V_(P)和R_(R)为特别显著因素;对于28 d劈拉强度,V_(S)为显著因素;对于28 d弯折强度,V_(S)和R_(R)为显著因素;采用功效系数法对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建议最佳配合比为0.04%的V_(P)、2.0%的V_(S)、80%的R_(R);引用纤维混杂效应理论建立的28 d抗压、劈拉及弯折强度预测模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混合纤维增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功效系数法 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东辉 俞永志 董志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
设计制作了5根不同粗骨料替换率的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梁,并采用两点加载对其进行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梁破坏形态、承载力、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力学性能。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与《... 设计制作了5根不同粗骨料替换率的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梁,并采用两点加载对其进行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梁破坏形态、承载力、裂缝宽度及跨中挠度等力学性能。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相协调的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计算公式,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及刚度的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对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裂缝宽度、跨中挠度影响不大;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无粘结预应力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比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大,但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对应力增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替换率 力学性能 极限承载力 预应力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分类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蕾 张广泰 秦拥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0,104,共5页
鉴于再生骨料自身特征不同会导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有所差异。为探讨不同来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差异性,收集乌鲁木齐地区不同来源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粗骨料。依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不同来源再生粗骨... 鉴于再生骨料自身特征不同会导致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有所差异。为探讨不同来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差异性,收集乌鲁木齐地区不同来源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粗骨料。依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不同来源再生粗骨料分为Ⅰ类和ⅠⅠ类。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两类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分别进行16组试验,运用极差分析法,讨论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粉煤灰掺量,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多指标正交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适合新疆地区的C30再生混凝土配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分类 配合比设计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因素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预测公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远新 李秋义 +2 位作者 苏敦磊 高嵩 岳公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36-1940,共5页
为了保证再生混凝土适宜的施工性能,探寻再生粗骨料的掺加对再生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规律,采用3种不同品质的再生粗骨料分别以不同的取代率制备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绝对用水量的影响,以普通... 为了保证再生混凝土适宜的施工性能,探寻再生粗骨料的掺加对再生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规律,采用3种不同品质的再生粗骨料分别以不同的取代率制备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绝对用水量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的绝对用水量为基准,首次提出基于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绝对用水量预测公式,并基于本试验数据进行预测公式计算误差比较。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绝对用水量与取代率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再生粗骨料品质的提升其绝对用水量显著减少。依据本试验数据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绝对用水量预测公式最大计算误差仅为-1.97%,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公式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绝对用水量 影响系数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春岭 赵韩菲 田彦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8-744,共7页
为研究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把实验室废弃C30混凝土试块加工处理后制成粒径为5~31.5 mm的骨料,并对这种骨料按不同掺量配制的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表明,水灰比和龄期相同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 为研究影响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把实验室废弃C30混凝土试块加工处理后制成粒径为5~31.5 mm的骨料,并对这种骨料按不同掺量配制的混凝土试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表明,水灰比和龄期相同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再生骨料掺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结合正交试验法,考虑到再生骨料的取代率、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也考虑到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因素对其影响。结合方差分析法建立了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率及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龄期,其次为再生粗骨料的掺入量,最后为水灰比;而交互作用因素中,粗骨料取代率与水灰比交互作用影响最大,龄期与粗骨料取代率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此成果对再生混凝土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顺波 赵兵 +1 位作者 李广欣 潘丽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4-26,共3页
分析了不同剪跨比情况下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开裂形态与开裂剪力、斜截面破坏形态和受剪承载力.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开裂剪力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分析.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 分析了不同剪跨比情况下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开裂形态与开裂剪力、斜截面破坏形态和受剪承载力.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斜截面开裂剪力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预测分析.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无腹筋梁的斜截面开裂剪力和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可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的相应计算公式进行预测分析和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无腹筋梁 剪跨比 开裂剪力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大偏心受压裂缝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凤兰 毋欢欢 +1 位作者 苏延峰 杨亚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深入研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本研究进行了12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大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变化对配筋柱在大偏心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正截面抗裂度、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并通... 为深入研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本研究进行了12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大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变化对配筋柱在大偏心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正截面抗裂度、裂缝分布和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现行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大偏心受压裂缝的特性,给出了正截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配筋柱 大偏心受压 裂缝控制 抗裂度 裂缝宽度 裂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基本徐变试验及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徐变的二维随机凸骨料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玉辉 牛海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60,66,共6页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参数,进行了再生混凝土基本徐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基本徐变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二维随机凸骨料徐变计算模型,并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参数,进行了再生混凝土基本徐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基本徐变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再生混凝土二维随机凸骨料徐变计算模型,并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徐变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计算再生混凝土的徐变。在此基础上,采用再生混凝土二维随机凸骨料徐变计算模型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老砂浆的随机分布,再生粗骨料的级配,天然骨料和老砂浆的含量、力学性能和徐变性能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中老砂浆的含量、老砂浆的徐变和再生粗骨料的级配对再生混凝土徐变具有较大影响,老砂浆的弹性模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徐变具有不利影响,再生粗骨料和老砂浆的随机分布、天然粗骨料弹性模量对再生混凝土徐变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徐变性能 二维随机凸骨料计算模型 老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正截面抗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顺波 邵文静 李长永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介绍了14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试验的结果.试验中考虑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的变化.试验结果验证了各现行规范中关于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的适用性.但... 介绍了14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正截面开裂弯矩试验的结果.试验中考虑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和配筋率的变化.试验结果验证了各现行规范中关于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对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的适用性.但因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小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所以需要对现行规范中关于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议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乘以折减系数的方法计算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梁的正截面开裂弯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梁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开裂弯矩 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0
作者 李凤兰 任访春 +1 位作者 苏延峰 杨亚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9-43,共5页
介绍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小偏心和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成果,分析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分别对配筋柱正截面应变分布、混凝土和钢筋应变、侧向挠度、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等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行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计算结... 介绍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的小偏心和大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成果,分析了长细比和初始偏心距分别对配筋柱正截面应变分布、混凝土和钢筋应变、侧向挠度、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等的影响规律.通过与现行规范相应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比,基于混凝土材料性能与结构受力的相关机理,系统分析了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筋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主控因素,并对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配筋柱 小偏心受压 大偏心受压 长细比 初始偏心距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