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优选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鲍学英 王起才 张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1-745,共5页
针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优选涉及因素多,难以通过实测数据直接进行多集料之间质量优劣比较的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了利用多项参数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进行优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首先依据我国《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标准》... 针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优选涉及因素多,难以通过实测数据直接进行多集料之间质量优劣比较的问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出了利用多项参数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进行优选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首先依据我国《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标准》,选取了表观密度、空隙率、坚固性、压碎指标、微粉含量、泥块含量、吸水率等7项参数作为评价指标;然后,在依靠试验检测出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各单项指标数值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了优选模型,通过对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得出了优选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检验了该优选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 熵值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质量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质量分级优选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福海 靳贺松 +2 位作者 余泳江 胡志明 王奕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3-800,815,共9页
为了克服再生骨料比选中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并确保对其质量作出科学合理选择,基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再生粗骨料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等级界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 为了克服再生骨料比选中主观、随意性等因素带来的误差,并确保对其质量作出科学合理选择,基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再生粗骨料质量评价模型,根据《混凝土用再生骨料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类等级界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可拓学理论求解不同等级下各个指标的样本关联度,然后结合组合权重法计算样本在不同等级下的关联函数值;按照数值越大越优原则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最后结合实例检验了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权重-可拓学理论综合评价法既能遵循规范单一因素法的评估步骤,还可以详细排序比较各项指标不同等级下的结果;通过实例计算出5组样本的质量等级分别为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这与前人模糊理论评估结果一致;3种权重方法不仅计算出7项再生粗骨料性能指标的具体权重值,而且也能体现出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再生骨料的质量优选研究,可以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 层次分析法 熵权理论 组合权重 质量分级评价 可拓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乳液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毅朋 叶巧玲 郭子瑞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198-198,231,共2页
文章针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基于骨料的吸水率,从聚合物乳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方案的优缺点等方面,分析了现有文献中聚合物乳液对于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吸水率研究的阐述,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 聚合物乳液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粗骨料混合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4
作者 许开成 王文鹏 张立卿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6-94,共9页
粗骨料母材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商品再生粗骨料的母材混凝土来源及强度未知。为用易测量参数为指标建立混合来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本工作收集制备了五种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 粗骨料母材混凝土强度是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商品再生粗骨料的母材混凝土来源及强度未知。为用易测量参数为指标建立混合来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本工作收集制备了五种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和一种商品再生粗骨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再生混凝土并进行强度测量。通过分析母材混凝土原始强度与设计强度之比(η)和再生粗骨料表观密度(ρ)、吸水率(ω)的关系,将母材混凝土强度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转化为ρ及ω对其的影响,建立了混合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混合再生混凝土破坏形式取决于所含低强度粗骨料的比例,当低强度骨料比例由低变高时,破坏从骨料破坏转换为骨料-砂浆界面破坏;将公式计算强度与试验中不同比例粗骨料混合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商品粗骨料混合再生混凝土强度进行对比得出,建立的仅考虑单一因子ρ影响的公式的计算误差在10%以内,同时考虑ρ和ω双因子影响的公式的计算误差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来源 母材混凝土强度 混合骨料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祥花 劳国威 +3 位作者 郑述芳 宁璠 许瑞天 陈宗平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1-539,共9页
为制备满足工作性能要求的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以粉煤灰掺量(20%、30%、40%、50%、70%,质量分数)和水胶比(0.36、0.40、0.45)为设计变量,制备了11组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对其开展了坍落扩展度、流动时间T 500和J环扩... 为制备满足工作性能要求的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以粉煤灰掺量(20%、30%、40%、50%、70%,质量分数)和水胶比(0.36、0.40、0.45)为设计变量,制备了11组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对其开展了坍落扩展度、流动时间T 500和J环扩展度等工作性能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可提高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当粉煤灰掺量达到30%时,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最大可达到755.0 mm;当粉煤灰掺量从20%增大到40%时,混凝土的填充性能呈下降趋势,离析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建议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合理粉煤灰掺量为20%~30%。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全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粉煤灰 水胶比 工作性能 坍落扩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鑫 管民生 +1 位作者 杭熙茹 郭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 为探究机制砂原料种类和机制砂级配对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细骨料类型(天然砂、石灰石机制砂、卵石机制砂)细骨料级配、水灰比为变量制作了30组机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15组天然砂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结果表明:在石粉掺量10%时,机制砂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天然砂再生混凝土,且机制砂原料为石灰石的抗压强度高于卵石;机制砂各筛孔量占比分别为5%、7%、18%、25%、26%和14%时,机制砂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研究表明:严格控制水灰比、颗粒级配可使机制砂再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满足生产应用要求,采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更有优势,是缓解天然砂资源短缺的可行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再生骨料混凝土 级配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范玉辉 王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扩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浸渍,然后聚合的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强化研究。对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再生粗骨料含水率等因素对MMA强化再... 目的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扩大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方法采用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浸渍,然后聚合的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强化研究。对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再生粗骨料含水率等因素对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效果的影响及强化后的再生粗骨料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MMA强化再生粗骨料时的最佳聚合温度为60℃,最佳聚合时间为24 h,MMA强化可以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等物理性能,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干燥处理可以使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等物理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MMA强化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3d、7d、14d和28d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比普通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提高了26.9%,20.3%,21.4%,23.9%,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分别比普通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提高了20.9%、14.7%、12.2%和8.3%,同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延性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MMA单体浸渍,然后进行聚合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再生粗骨料性能,从而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强化 再生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宏波 贾小静 +4 位作者 张博洋 孙岩 李泳 常璞 孙婧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59-3367,共9页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 为解决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AC)力学性能及抗冻耐久性差问题,将氧化石墨烯(GO)及石墨烯(G)双掺作为纳米改性剂,研究不同比例GO与G双掺对RAC工作性、力学性能、抗冻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掺改性剂的RAC相比,双掺0.03%G和0.06%GO(以水泥的质量百分比计算)对RAC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显著,其7 d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29.14%、30.60%;双掺0.03%G和0.06%GO还能够有效降低RAC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及强度损失率,从而改善RAC抗冻耐久性。微观结构分析表明双掺0.03%G与0.06%GO可以改善水化产物规整度,明显减少RAC的累计孔体积,增加RAC结构密实性。因此,GO与G双掺在改善RAC性能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石墨烯 再生骨料混凝土 力学性能 冻融作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E-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欣怡 戴成元 +2 位作者 李微雨 陈阳 刘兵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预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基于极限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利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贝叶斯优化(TPE-BO)方法优化模型参数;通过实... 为了更好地预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出了基于极限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利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树结构概率密度估计贝叶斯优化(TPE-BO)方法优化模型参数;通过实例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数据预处理和TPE-BO超参数优化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提升模型性能;与随机森林、K邻近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相比,提出的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高性能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可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再生混凝土性能预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算法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混凝土大跨梁的变形性能与低碳评价
10
作者 肖建庄 潘玉珀 +10 位作者 王春晖 房海波 梁汝鸣 葛序尧 王璞瑾 关湘烁 徐浩林 宁甲乾 何尧 丁陶 肖绪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1,共13页
在建筑固体废物(固废)激增、“双碳”目标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FRCAC,取代率为100%,简称全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低碳结构体系的突破口。然而,现行规范体系因缺乏实际工况下的长期... 在建筑固体废物(固废)激增、“双碳”目标推进的双重驱动下,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FRCAC,取代率为100%,简称全再生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重塑低碳结构体系的突破口。然而,现行规范体系因缺乏实际工况下的长期实证数据,制约了FRCAC相关的技术更新和规模化应用进程。本文着眼“突破技术瓶颈、驱动规范升级、推动低碳应用”,率先以30 m跨度的FRCAC简支梁为工程原型开展前瞻性探索,旨在全面研究FRCAC结构的服役性能。FRCAC受压区边缘的最大压应力约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50%,能够模拟FRCAC构件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支持量化FRCAC结构在长期荷载‒环境耦合作用下的性能演化规律与低碳效益。设计并浇筑等配筋、等水胶比的FRCAC梁和普通混凝土(NAC)对照梁,构建覆盖“材料制备‒构件行为‒碳效益量化”全链条,追踪4年服役期内变形、裂缝、碳化深度等的演变过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获得量化的碳吸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条件养护下FRCAC的弹性模量较NAC降低7.8%~14%,可通过预起拱方式补偿变形差异并满足结构变形要求;FRCAC梁表面的受弯裂缝数量较NAC梁增长8%,裂缝长度增长15%,但平均宽度基本一致;考虑服役期的碳吸收后,FRCAC梁的净碳排放降低7.69%。首次以工程原型实证了FRCAC在实际荷载‒环境耦合工况下的应用可行性,将促进结构工程低碳化的理论与工程发展,推动建筑固废从粗放化填埋转向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30 m跨度工程原型梁 动态监测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伟 周爱兆 +2 位作者 冯丽 潘高洁 李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37,共5页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试验,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龄期发展机理;综合最终抗压强度和初始强度发展速率,采用半值强度指数建立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模型的特征方程,揭示了传统双曲线模型的缺陷,指出了理想的抗压强...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压试验,研究了其抗压强度-龄期发展机理;综合最终抗压强度和初始强度发展速率,采用半值强度指数建立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模型的特征方程,揭示了传统双曲线模型的缺陷,指出了理想的抗压强度-龄期模型应具备的数学性质.最后建立了新的抗压强度-龄期模型,通过试验数据拟合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RCAC) 龄期 抗压强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韩帅 李秋义 +2 位作者 张修勤 孔哲 莫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4,共9页
根据《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II类再生粗骨料,准I类再生粗骨料和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再生粗骨料品质和... 根据《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 25177-2010),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II类再生粗骨料,准I类再生粗骨料和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次颗粒整形再生混凝土>普通混凝土>一次颗粒整形再生混凝土>简单破碎再生混凝土。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均呈减小趋势;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破碎 颗粒整形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冻性能 毛细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耐火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曹万林 边建辉 +2 位作者 董宏英 张建伟 倪照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进行了1个足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和足尺的1个普通混凝土柱在竖向恒定荷载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2个试件的混凝土设计强度均为C30,2个柱采用相同的轴压比施加竖向荷载。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比较分析了2个试件的耐火极限以及各个测点的温度变化、侧向挠度、轴向变形和破坏过程;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截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测点温度增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温度增量符合较好。研究表明:相同初始轴压比条件下,混凝土强度接近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升温速度慢,具有相对较好的隔热性能;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抗爆裂性能好,耐火极限长;因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比普通混凝土柱的孔隙率相对较高,在高温作用下其内部蒸汽应力可得到一定释放,由此引起的柱子轴向压缩变形相应也较大;一定条件下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柱可用于建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竖向荷载 温度场 耐火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远新 李秋义 +3 位作者 单体庆 刘桂宾 高嵩 徐庆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8,共10页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科学的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大力推广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用水量的复杂性,系统研究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等因素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用水量和水胶质量比在配合比设计时所带来的影响大小.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各个用水量与再生粗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强度与各胶水质量比之间也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其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受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所提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简易设计方法采用有效用水量原则和绝对水胶质量比原则,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推广性,可为推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应用提供坚实地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比设计 再生骨料混凝土 有效用水量 绝对水胶质量比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远新 李秋义 +1 位作者 李倩倩 岳公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研究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后,以实现再生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依次考虑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原材料... 目的研究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配合比进行优化后,以实现再生骨料的最大化工程应用.方法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依次考虑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原材料成本,保证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不同强度等级下可以满足力学性能以及原材料最低成本要求.结果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取代率以及抗压强度-胶凝材料用量/胶水质量比均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相比较天然粗骨料混凝土,其用水量最大增幅仅为7.1%,28d抗压强度最大差值仅为6.4MPa,且配合比优化后的原材料成本最大降幅达31.3%,可用于制备强度等级为C20~C40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结论优化后的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性,有效地扩大了再生粗骨料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原材料成本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帅 李秋义 +2 位作者 岳公冰 莫建 王晓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3,共4页
根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简单破碎后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一次颗粒整形后制得准I类再生粗骨料,二次颗粒整形后制得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_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粗骨料品质和... 根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废弃混凝土简单破碎后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一次颗粒整形后制得准I类再生粗骨料,二次颗粒整形后制得I类再生粗骨料。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φ_z=0、50%、100%)天然骨料,研究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而增大,其抗氯离子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增大了8.1%~35.1%;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其抗氯离子性能接近,甚至优于普通混凝土;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着φ_z的增大而减小,其抗氯离子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减小了9.7%~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破碎 颗粒整形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建伟 刘方方 +1 位作者 卡卓乍 曹万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6-92,共7页
为了解钢-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别对5个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和2个钢-压型钢板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对比分析其受弯性能,研究抗剪栓钉布置数量与形式、板厚和型钢尺寸对再生粗骨... 为了解钢-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别对5个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和2个钢-压型钢板普通混凝土组合梁进行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弯试验,对比分析其受弯性能,研究抗剪栓钉布置数量与形式、板厚和型钢尺寸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挠度、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压型钢板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相近、破坏形态相似.在试验基础上,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给出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极限承载力和挠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其计算误差与钢-普通混凝土组合梁相近,可用于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闭口型压型钢板 组合梁 受弯性能 重复荷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雪芳 肖祥栋 +2 位作者 方金杰 吴文达 张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7-983,共7页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 采用MTS疲劳试验机进行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不同养护龄期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拉伸本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的上升段斜率较普通混凝土低,下降段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提高与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变陡;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呈线性增长,当荷载超过50%之后,其变形模量的下降速度快于普通混凝土;早龄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峰值应变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增长;养护龄期低于7d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长速率快于普通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拉压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取代率 养护龄期 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 拉伸本构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溶液预处理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二成 于莲皓 +1 位作者 姜新佩 王燕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10-4317,4323,共9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变形...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研究复合改性对再生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微观测试方法分析改性再生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5%的硅酸钠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硅烷溶液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24 h吸水率降幅最大,由其制成的再生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显著提高,较未改性再生混凝土提高了35.80%;硅酸钠溶液和硅烷溶液复合改性再生粗骨料可有效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变形,应力较大时,可阻止应力过度集中,使再生混凝土整体变形性能较好;此外,还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表面疏松结构和粗糙程度,加强骨料与砂浆界面过渡区(ITZ)性能,但对于新、旧砂浆ITZ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硅酸钠 硅烷偶联剂 微观结构 变形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帅 李秋义 +2 位作者 张修勤 孔哲 莫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率Фz=0,50%,100%),研究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随着z的增大而增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60 d收缩率增大14.8%~55.8%,即收... 采用再生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取代率Фz=0,50%,100%),研究再生粗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随着z的增大而增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60 d收缩率增大14.8%~55.8%,即收缩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随着z的增大变化很小,其收缩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接近;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率随着z的增大而减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60 d收缩率减小了2.8%~14.6%,即收缩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破碎 颗粒整形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