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国英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6-49,共4页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虽然目前对这种微环境的认识还很不完全,但已了解到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物质成份,对...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虽然目前对这种微环境的认识还很不完全,但已了解到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物质成份,对再生神经的生长和走向起着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诱导作用。国外近年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微环境的有关概念aguayo曾在实验中将大白鼠的视神经切断,然后桥接一段长30mm的自体坐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再生微环境
模型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
2
作者
田代实
王伟
徐运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2,共1页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OLOMOUCINE
脊髓损伤
再生微环境
实验大鼠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
Western印迹分析
轴突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营养素家族与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力
王伟
孙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6-1048,共3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再生
神经营养素家族
神经
再生
修复
神经
再生微环境
神经损伤
再生
神经细胞存活
临床医学
环境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谋建
顾兵
+2 位作者
李华南
张国福
张水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较为严重的疾病。根据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平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感觉、运动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各个时期对应的康复训练内容,总结出减轻继发性损伤、改善再生微...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较为严重的疾病。根据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平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感觉、运动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各个时期对应的康复训练内容,总结出减轻继发性损伤、改善再生微环境、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诱导机体可塑性是康复训练发挥疗效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
继发性损伤
再生微环境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可塑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组织工程策略
5
作者
杨嘉
王秀梅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5-533,573,574,共11页
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生物材料不仅仅是支撑结构以及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递送载体,同时可构建适宜的“再生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免疫细胞、组织特异性细胞的细胞行为并激活组织再...
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生物材料不仅仅是支撑结构以及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递送载体,同时可构建适宜的“再生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免疫细胞、组织特异性细胞的细胞行为并激活组织再生潜能。此外,生物材料所具备的本征理化特性、生物活性,以及传递的外源刺激等不同模态的材料学信号均可调控细胞行为,激活基因表达,进而诱导组织再生。近年来,基于仿生设计原则,解码天然细胞外基质的材料学信号并揭示它对于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指导多功能生物材料设计,诱导组织再生修复,已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的共性科学问题。因此,基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策略中生物材料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组织工程策略,即设计开发“All-in-One”的多功能生物材料递送多模态的细胞调控信号,协同调控细胞命运,诱导组织再生修复。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了生物材料负载的材料学信号对于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并以神经组织工程为例介绍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策略内涵,最后对该策略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多模态组织工程
细胞调控信号
再生微环境
组织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国英
钟世镇
机构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6-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周围神经再生的微环境(Microenvirome-nt)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概念,指的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能否成功地再生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条件。虽然目前对这种微环境的认识还很不完全,但已了解到微环境中含有多种物质成份,对再生神经的生长和走向起着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诱导作用。国外近年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微环境的有关概念aguayo曾在实验中将大白鼠的视神经切断,然后桥接一段长30mm的自体坐骨神经。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再生微环境
模型制备
分类号
R322.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
2
作者
田代实
王伟
徐运兰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2-432,共1页
文摘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
关键词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OLOMOUCINE
脊髓损伤
再生微环境
实验大鼠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
Western印迹分析
轴突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营养素家族与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3
作者
张力
王伟
孙亮
机构
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6-1048,共3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20052204)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A类)(20217336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055)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再生
神经营养素家族
神经
再生
修复
神经
再生微环境
神经损伤
再生
神经细胞存活
临床医学
环境
因素
分类号
R651.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谋建
顾兵
李华南
张国福
张水印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60448)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42BAB205023)
+1 种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GJJ12584
No.GJJ14603)
文摘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较为严重的疾病。根据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平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感觉、运动功能,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各个时期对应的康复训练内容,总结出减轻继发性损伤、改善再生微环境、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诱导机体可塑性是康复训练发挥疗效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
继发性损伤
再生微环境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可塑性
综述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virtual reality
secondary damage
regenerative microenvironment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plasticity
review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组织工程策略
5
作者
杨嘉
王秀梅
机构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25-533,573,57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71414,31771056)
清华精准医学研究项目(2022TS001)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0704304)。
文摘
作为组织工程三要素之一,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备受关注。生物材料不仅仅是支撑结构以及细胞和生长因子的递送载体,同时可构建适宜的“再生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免疫细胞、组织特异性细胞的细胞行为并激活组织再生潜能。此外,生物材料所具备的本征理化特性、生物活性,以及传递的外源刺激等不同模态的材料学信号均可调控细胞行为,激活基因表达,进而诱导组织再生。近年来,基于仿生设计原则,解码天然细胞外基质的材料学信号并揭示它对于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和分子机制,指导多功能生物材料设计,诱导组织再生修复,已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的共性科学问题。因此,基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策略中生物材料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组织工程策略,即设计开发“All-in-One”的多功能生物材料递送多模态的细胞调控信号,协同调控细胞命运,诱导组织再生修复。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了生物材料负载的材料学信号对于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并以神经组织工程为例介绍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策略内涵,最后对该策略的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多模态组织工程
细胞调控信号
再生微环境
组织
再生
Keywords
biomaterials
multimodal tissue engineering
cell-regulatory signals
regenerative microenvironment
tissue regeneration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围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王国英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
田代实
王伟
徐运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经营养素家族与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张力
王伟
孙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脊髓损伤后康复训练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吴谋建
顾兵
李华南
张国福
张水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生物材料的多模态组织工程策略
杨嘉
王秀梅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