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预防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爱民 李培建 +3 位作者 杨晓明 郭瑞峰 王清明 贺福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1,共3页
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予rhALR腹腔注射。观察大鼠存活率,血清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 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hALR)对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建立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予rhALR腹腔注射。观察大鼠存活率,血清ALT、AST、LDH水平,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rhALR可提高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存活率;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ALT、AST、LDH水平;病理检查显示rhALR有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也表明rhALR预防组大鼠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预防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预防 免疫复合物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TG诱导浓度对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春丽 范秀军 +3 位作者 赵冰 于洋 李庆章 郝艳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1-445,共5页
以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hALR)基因与含有T7启动子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相连的重组子(pET-A)作为研究对象,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诱导浓度对于表达产物的影响,... 以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hALR)基因与含有T7启动子的融合表达载体pET28a(+)相连的重组子(pET-A)作为研究对象,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IPTG作为诱导剂,分析比较不同IPTG诱导浓度对于表达产物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IPTG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当IPTG终浓度为1.0mmol·L-1时,hALR表达量最大。这为IPTG作为诱导剂最终应用于重组基因工程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诱导浓度 外源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脾单个核细胞增殖及IL-2产生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谢华 孙航 +1 位作者 郭辉 刘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ALR对脾脏单个核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免疫调控作用和作用特点。方法: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增殖状况:①不同剂量的rALR与5μg/ml ConA同时加入;②5μg/ml 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rALR对脾脏单个核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免疫调控作用和作用特点。方法: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增殖状况:①不同剂量的rALR与5μg/ml ConA同时加入;②5μg/ml 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0和32小时后,再加入30μg/ml rALR;③30μg/ml rALR预处理脾脏单个核细胞至30小时,再加5μg/ml ConA刺激。以环孢霉素A作为阳性对照,以转空质粒的酵母表达上清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以放免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分泌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rALR与ConA同时加入时,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ConA对脾脏单个核细胞的促增殖作用。ConA预刺激脾脏单个核细胞10、32小时后,再给予30μg/ml rALR仍可明显抑制脾脏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但用30μg/ml rALR预处理脾脏单个核细胞至30小时,并不影响脾脏单个核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能力。ConA+rALR(30μg/ml)组的IL-2分泌在24小时明显低于ConA组。结论:rALR对ConA活化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未活化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则无明显影响,提示未经抗原激活的免疫细胞可能不表达ALR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脾脏单个核细胞 增殖 IL-2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基因组DNA的克隆化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董菁 成军 +4 位作者 刘友昭 王刚 施双双 钟彦伟 王勤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根据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 (Augmenterofliverregeneration ,ALR)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法自Wistar大鼠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鼠ALR基因组DNA ,全长为 15 0 8nbp ,结构为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含子 ,外显子长度分别为 18bp、197bp和 16 3bp ,各编码 6个、6 4个和 5 5个氨基酸残基 ,长度与小鼠、人类ALR的外显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组 DNA 克隆化 序列分析 多聚酶链反应 外显子 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cDNA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晓明 谢玲 +3 位作者 邱兆华 宫锋 吴祖泽 贺福初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以肝部分切除后再生肝组织为起始材料,利用RT-PCR扩增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亚克隆于pGEM-T载体,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为大鼠ALR;将ALRcDNA亚克隆于pBV220质粒,构建了原核表达栽体,并获高效表达菌株,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总... 以肝部分切除后再生肝组织为起始材料,利用RT-PCR扩增出大鼠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亚克隆于pGEM-T载体,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为大鼠ALR;将ALRcDNA亚克隆于pBV220质粒,构建了原核表达栽体,并获高效表达菌株,特异表达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15%,原核表达的ALR在体外缺乏促进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及SMMC-7721肝癌细胞DNA合成的活性,但在体内1/3肝部分切除模型中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ALR在生物学活性方面与肝脏刺激物(HSS)存在一定差别,ALR和HSS应是两种不同的活性因子.ALR还具有促肝损伤修复的作用,对其深入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严重肝病提供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CDNA 克隆 表达 表达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肝再生增强因子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潘桃 刘杞 +3 位作者 孙航 王娜 石小枫 李小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对体外活化的单个核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增殖、分化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ALR的免疫抑制机制。方法梯度离心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lear cells,PBM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ConA刺激组(ConA组)和人ALR(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和ConA+hALR组分别给予ConA(5μg/mL)和hALR(30μg/mL)处理,对照组不处理。各组作用60 h后,2-对磺酸基苯基-3-(4,5-二甲基噻唑)-5-(3-羧甲氧基苯基)-二氢四唑嗡盐[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和细胞周期变化,Real-time 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浓度。结果 hALR能明显抑制ConA活化的PBMCs的增殖(P<0.01);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hALR能显著增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P<0.01)和FoxP3 mRNA的表达(P<0.01),并且hALR能够解除ConA引起的Treg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P<0.01)。此外,与ConA组和Control组相比,ConA+hALR组上清中TGF-β1和IL-10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hALR可以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进TGF-β1和IL-10的产生,从而达到免疫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章波 王清明 陈惠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新近克隆的蛋白质因子 ,能特异地刺激肝源细胞的增殖 ,并对CCl4 所引起的急性肝衰竭有救治作用。本文综述了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发现、基因克隆及组织分布等。目前已开始了该因子的基因工程产品研制 。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再生 肝刺激物 肝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不同载体不同途径的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抗大鼠肝纤维化疗效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青 刘殿武 +2 位作者 肖永红 刘辉 何海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33-1836,共4页
目的筛选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基因治疗时较优的载体、途径和剂量及三者的最佳组合。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L9(33)正交设计分组,用3种不同的载体(裸基因、脂质体、多聚物)携带不同量(50、100、200μg/kg)的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 目的筛选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基因治疗时较优的载体、途径和剂量及三者的最佳组合。方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L9(33)正交设计分组,用3种不同的载体(裸基因、脂质体、多聚物)携带不同量(50、100、200μg/kg)的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采用3种给药途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肝组织病理学、肝纤4项等指标来判断疗效并进行对照。结果剂量因素:200μg/kg组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和肝纤4项综合得分明显低于50μg/kg组和100μg/kg组,但50μg/kg组和100μg/kg组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载体因素:裸基因组、脂质体组和多聚赖氨酸组3组之间的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脂质体组和多聚赖氨酸组的肝纤4项综合得分均明显低于裸基因组。途径因素:肌肉注射组、静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3组之间的纤维化半定量计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腹腔注射组的肝纤4项综合得分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结论200μg/kg的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的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优于100μg/kg和50μg/kg;由脂质体携带DNA和由多聚物携带DNA的疗效明显优于裸DNA。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的疗效明显优于腹腔注射。由脂质体或多聚物携带、静脉或肌肉注射200μg/kg的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能取得较好的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脂质体 多聚赖氨酸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抑制肝非实质细胞TGF-β_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勇 尹纪业 +2 位作者 宋良文 王清明 王晓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6-89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促进受损肝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LR对肝星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KC)中TGF-β1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ALR对肝星状细胞表达TGF-β1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MTT法)观察经ALR刺激的大... 目的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促进受损肝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LR对肝星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KC)中TGF-β1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ALR对肝星状细胞表达TGF-β1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MTT法)观察经ALR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条件培养液(ICCM)、KC条件培养液(KCCM+)对受损肝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ALR对TGF-β1抑制受损肝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经ALR刺激后肝星状细胞和KC中TGF-β1免疫反应阳性信号减弱,Westernblot显示ALR可抑制肝星状细胞表达TGF-β1。受损肝细胞经ICCM和KCCM刺激后增殖明显。ALR可拮抗TGF-β1对受损肝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ALR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和KC表达TGF-β1来促进受损肝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枯否细胞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移植联合肝再生增强因子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志毅 张艳 +1 位作者 石小枫 刘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细胞腹腔移植联合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ration,ALR)对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导后24h,59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肝细胞腹腔移植联合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ration,ALR)对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导后24h,59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Ⅰ组15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组15只:经腹腔移植2×107肝细胞,以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Ⅲ组15只:经腹腔移植2×107肝细胞,同时腹腔注射ALR50μg.kg-1.d-1;Ⅳ组14只:腹腔注射ALR50μg.kg-1.d-1。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移植肝细胞存活情况、病理变化。结果Ⅱ组、Ⅲ组大鼠存活率(46.7%、66.7%)显著高于Ⅰ组(0.0%)(P=0.006;P=0.0002),Ⅲ组(66.7%)与Ⅳ组(14.3%)有显著差异(P=0.008),其他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第1、2天Ⅱ组腹水AST高于Ⅲ组(P=0.001),Ⅱ组第1、2天腹水ALT高于Ⅳ组,Ⅱ组、Ⅲ组第1、2天腹水TBil高于Ⅰ组(P<0.05)。Ⅲ组肝脏病理改变轻于其他组。Ⅲ组大鼠腹腔移植的肝细胞存活数多于Ⅱ组。结论同种异体肝细胞经腹腔移植联合ALR可明显改善D-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促进移植肝细胞存活和增殖,促进肝组织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移植 再生增强因子 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青 张丽梅 +3 位作者 刘殿武 贺宇彤 肖永红 何海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pcDNA3 ALR重组质粒治疗。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测定Ⅰ、Ⅲ型胶原、TIMP 1和ALR在肝组织的表达,RT PCR测定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两个ALR治疗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和TIMP 1在肝组织的表达在两个ALR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R的表达要明显强于模型组。TIMP 1mRNA在两个ALR治疗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ALR重组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TIMP 1活性表达而促进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抑制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爱民 和朝平 +3 位作者 韩涛 杨晓明 贺福初 王宝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 ,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高 ( 0 2ng/L)、中( 0 0 2ng/L)、低 ( 0 0 0 2ng/L)浓度...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 ,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Ⅰ、Ⅲ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高 ( 0 2ng/L)、中( 0 0 2ng/L)、低 ( 0 0 0 2ng/L)浓度的hALR 3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组较中、低剂量组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亦明显为低。中、低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 2 4、48、72h 3个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hALR组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较中、小剂量组亦显著降低。提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星状细胞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肝星状细胞 I型胶原 Ⅲ型胶原 基因表达 肝疾病 I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军 李莉 +1 位作者 张玲霞 陈菊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6-148,共3页
关键词 肝脏再生 再生增强因子 作用机制 ALR 生物学功能 线粒体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分解素-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爱民 和朝平 +3 位作者 杨晓明 李培建 陈惠鹏 贺福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00-502,共3页
为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分解素 1(MMP3 )基因表达的影响 ,建立CCl4 中毒性及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模型完成后予不同剂量hALR治疗 ,在不同的时间点留取大鼠肝组织标本 ,提取总RNA ... 为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分解素 1(MMP3 )基因表达的影响 ,建立CCl4 中毒性及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模型完成后予不同剂量hALR治疗 ,在不同的时间点留取大鼠肝组织标本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MMP3 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两种模型中hALR治疗组大鼠肝组织MMP3 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高剂量hALR组大鼠肝组织基质分解素 1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提示hALR可增强肝纤维化大鼠MM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质分解素-1 基因表达 肝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免疫组化定位及其在肝炎病患者血清水平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联萍 邹清雁 +4 位作者 曾平鲁 易学瑞 李茹冰 郑茉丽 孔祥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6,61,共2页
目的 :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 (ALR)的组织分布 ,观察肝炎病患者血清ALR的水平。方法 :取鼠、人胎儿系列新鲜组织固定后 ,石蜡包埋切片 ,以SABC试剂盒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位 ;用ELISA法检测肝炎病患者血清ALR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 目的 :探讨肝再生增强因子 (ALR)的组织分布 ,观察肝炎病患者血清ALR的水平。方法 :取鼠、人胎儿系列新鲜组织固定后 ,石蜡包埋切片 ,以SABC试剂盒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定位 ;用ELISA法检测肝炎病患者血清ALR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ALR在组织细胞中呈胞浆、胞膜型分布 ,尤以睾丸、肝脏染色最深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ALR水平升高非常显著 (P <0 0 1)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LR水平升高显著 (P <0 0 5 ) ,急、慢性肝炎患者ALR无显著差异。结论 :ALR主要分布肝脏和睾丸组织 ,既无种族特异性 ,也无器官特异 ;肝脏是ALR作用的靶器官 ,其本身也可产生A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免疫组化 单克隆抗体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FAD辅助的巯基氧化酶活性测定及其活性位点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潘艳 鞠桂芝 +4 位作者 佟明华 李茹冰 杨联萍 李修义 孔祥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47-225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有效的判断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ALRp)巯基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并分析ALRp的CXXC活性结构域在其发挥酶活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定点突变将ALRp的CXXC结构中的一个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巯基氧化酶实验分4组:①...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有效的判断人肝再生增强因子蛋白(ALRp)巯基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并分析ALRp的CXXC活性结构域在其发挥酶活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定点突变将ALRp的CXXC结构中的一个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巯基氧化酶实验分4组:①ALR组;②ALR-FAD组;③ALR突变体-FAD组;④无蛋白对照组。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为底物,于不同时点测定每组巯基浓度。结果:ALR-FAD组巯基浓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其它3组巯基浓度在整个实验中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建立了一种半定量分析ALRp巯基氧化酶活性的方法;并证明ALRp必须在FAD辅助下发挥酶活性,且ALRp的CXXC结构是ALRp具有该酶活性必不可少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突变 巯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及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龙飞伍 梁绍勇 龚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1-364,共4页
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肝营养性因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能够特异性地促进肝细胞再生,在肝脏发育、再生和损伤修复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家族... 肝再生增强因子(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ALR)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肝营养性因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能够特异性地促进肝细胞再生,在肝脏发育、再生和损伤修复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基因家族成员在从低级到高级真核细胞中均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对ALR及其基因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AL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家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通过增加调节T细胞数量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海青 娄金丽 +3 位作者 刘新 时红波 任锋 段钟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和ALR干预组。急性肝损伤组小鼠按2 m L/kg体质量的剂量予以腹腔注射500 m L/L四氯化碳(CCl4)矿物油溶液1次。ALR干预组... 目的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ALR)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和ALR干预组。急性肝损伤组小鼠按2 m L/kg体质量的剂量予以腹腔注射500 m L/L四氯化碳(CCl4)矿物油溶液1次。ALR干预组于CCl4注射前8 h尾静脉注射ALR质粒,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液。收集小鼠肝组织和血液标本,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肝组织Foxp3、AL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结果 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CD25+Foxp3+Treg/CD4+T细胞为(5.90±0.10)%,高于急性肝损伤组的(4.23±0.46)%和正常对照组的(2.93±0.74)%,急性肝损伤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LR干预组小鼠肝组织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急性肝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急性肝损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R干预组与急性肝损伤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急性肝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6 mRNA、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ALR通过上调Treg数量保护小鼠急性肝损伤,可能与Treg下调肝脏IL-6、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增强因子(ALR) 急性肝损伤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促进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转录因子A及核呼吸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春 谢斌 +4 位作者 刘宏鸣 别平 李昆 张玉君 马正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ecombinant human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rhALR)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及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表...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recombinant human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rhALR)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及核呼吸因子1(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1,NRF-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胆道梗阻再通(BDO-RBF)组、胆道梗阻再通及rhALR治疗(BDO-RBF-rhALR)组(n=48),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TFAM、NRF-1mRNA的表达。结果:当胆道梗阻后,大鼠肝细胞TFAM、NRF-1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其下降程度逐步增加;解除梗阻后,其拷贝数逐步恢复。BDO-RBF-rhALR组大鼠TFAM、NRF-1mRNA表达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BDO-RBF组(P<0.05)。结论:腹腔注射rhALR可能通过促进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TFAM、NRF-1mRNA表达发挥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梗阻性黄疸 TFAM NR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体外单个核细胞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新国 刘杞 孙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A)刺激组(ConA组)和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用5μg/mlConA刺激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IL-2;ConA+hALR组用30μg/mlhALR对ConA刺激进行干预。于细胞培养0、8、16、32、40h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程度,Westonblot检测细胞内信号通路PKCα-NF-κB表达含量,Fluo-3AM装载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用双抗夹心酶联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IL-2含量。结果ConA组细胞增殖逐渐加强,16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α、NF-κB表达上调及上清IL-2含量增加趋势一致,在16h达到高峰(P<0.05)。ConA+hALR组细胞没有增殖,PKCα-NF-κB表达及上清IL-2含量最高峰后移至32h。每个时间点各组细胞内Ca2+浓度没有差别。结论hALR可能通过抑制PKCα-NF-κB通路阻碍IL-2的产生速度进而抑制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KCα-NF-κB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