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再生中继网络的功率优化分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实 陈雁 仇佩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7-1299,1305,共4页
针对中继传输中系统性能与发送端和中继器发射功率均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以误码率最小为准则,优化分配发送端和中继器发射功率的方法.对于两跳中继(无分集)和合作分集两种再生中继网络,以大信噪比时的误码率上... 针对中继传输中系统性能与发送端和中继器发射功率均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以误码率最小为准则,优化分配发送端和中继器发射功率的方法.对于两跳中继(无分集)和合作分集两种再生中继网络,以大信噪比时的误码率上界表达式为目标函数,通过Lagrange乘数法求得发送端和中继器功率优化分配的数值解.仿真结果表明,与发送端和中继器均匀分配功率相比,经功率优化分配后的中继网络,在误码率下降的同时,中断概率和信道容量的性能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中继 误码率 功率优化分配 合作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22Mb/s密集波分复用282Km无再生中继光纤传输实验
2
作者 谢世钟 刘凤海 +7 位作者 孙成城 张明生 谢涌 汪建兵 杨晓辉 毛炜明 范崇澄 周炳琨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5-9,共5页
介绍了863计划光电子主题光电子器件试验床(Testbed)的概况及其最新的实验结果。采用4只国产DFB激光器组件为光源、3台国内研制的掺铒光纤放大器作级联放大,实现了在1550nm波段、4路622Mb/s信道、相邻... 介绍了863计划光电子主题光电子器件试验床(Testbed)的概况及其最新的实验结果。采用4只国产DFB激光器组件为光源、3台国内研制的掺铒光纤放大器作级联放大,实现了在1550nm波段、4路622Mb/s信道、相邻信道波长间隙为2nm的282Km单模光纤无再生中继传输,系统误码率优于1×10-12。实验表明,随着我国高性能的量子阱半导体激光器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研制成功,进行下一代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包括开展具有多级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的高速大容量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已有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光纤通信 再生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再生中继网络的功率优化分配
3
作者 叶剑雄 唐伦 +1 位作者 陈前斌 李实秋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34,共5页
为了降低非再生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研究了基于中断概率最小化的功率分配问题。首先分析了两跳中继传输方式和协同分集传输方式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然后以中断概率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建立了非再生中继系统中基于... 为了降低非再生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研究了基于中断概率最小化的功率分配问题。首先分析了两跳中继传输方式和协同分集传输方式中断概率近似表达式,然后以中断概率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建立了非再生中继系统中基于中断概率最小化的功率分配优化模型,通过Lagrange乘数法获得了源节点和中继的最优功率分配。仿真实验表明,与在源节点和中继中采用平均功率分配策略相比,采用基于中断概率最小化的最优功率分配策略,在降低中断概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中继 功率分配 两跳中继 协同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通信技术的无线再生中继网络中的功率最优分配
4
作者 张凯 钱焕延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9,共5页
针对无线再生中继网络的系统性能与系统误帧率、中断概率等有关问题,以协作通信技术中的多用户协作分集协议MDP(Multi-user Diversity-cooperative Protocol)为基础,设计了新型的MDPTS(Multi-user Diversity-cooperative Protocol Trans... 针对无线再生中继网络的系统性能与系统误帧率、中断概率等有关问题,以协作通信技术中的多用户协作分集协议MDP(Multi-user Diversity-cooperative Protocol)为基础,设计了新型的MDPTS(Multi-user Diversity-cooperative Protocol Transmission Scheme)传输方案,优化了信号传输过程,提升了信号传输效率与网络吞吐量。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误帧率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在发射端和中继器间的功率分配方案,以误帧率下届为目标函数,通过拉格朗日法求得系统的功率分配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传输方案的网络相比,采用MDPTS传输方案的网络具有更高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因此系统性能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组播网络 协作通信技术 功率优化分配 再生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两跳再生中继系统下的迭代功率分配
5
作者 陈艳红 高科 刘守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分析了发射端与中继端和功率受限条件下MIMO-OFDM两跳再生中继系统发射功率优化问题.为最大化系统容量,提出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两跳信道条件,不断调节其发射功率,直到两跳容量相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天线上功率分配考虑在... 分析了发射端与中继端和功率受限条件下MIMO-OFDM两跳再生中继系统发射功率优化问题.为最大化系统容量,提出一种迭代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两跳信道条件,不断调节其发射功率,直到两跳容量相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天线上功率分配考虑在各子载波上每跳各天线之间等功率分配和利用注水原理进行功率分配;其次,分析迭代功率分配时迭代精度的选择问题,最后,研究在功率分配之前考虑子载波配对.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迭代功率分配系统容量得到有效优化,迭代精度的选取是权衡算法复杂度与系统容量的结果,考虑子载波配对系统容量亦有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OFDM 再生中继 迭代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无线再生中继系统合并方案
6
作者 熊骇韬 徐景 王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7,共6页
为了提高无线再生中继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信干噪比)合并方案.通过引入归一化相关系数,推导出了源节点-中继节点-目的节点两跳传输链路的端到端等效高斯链路表达式,以及最大信干噪比合并权向量.由于考虑了中... 为了提高无线再生中继系统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最大信号干扰噪声比(信干噪比)合并方案.通过引入归一化相关系数,推导出了源节点-中继节点-目的节点两跳传输链路的端到端等效高斯链路表达式,以及最大信干噪比合并权向量.由于考虑了中继节点的判决可靠性,最大信干噪比合并方案能提供更准确的软信息,获得更好的误码率性能.数学分析表明,该方案适用于各种调制方式.仿真结果验证了其相对于现有合并方案的性能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传输 解码转发 再生中继 合作分集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非再生中继网络中继区域的计算
7
作者 熊骇韬 徐景 王萍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引入中继增益和约束参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非再生中继网络的中继区域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借助误符号率近似解来定义中继增益,利用中继增益和路径损耗模型给出了中继区域及其子区域的闭合表达式及几何解。考虑到无线网络覆盖和天线配... 引入中继增益和约束参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非再生中继网络的中继区域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借助误符号率近似解来定义中继增益,利用中继增益和路径损耗模型给出了中继区域及其子区域的闭合表达式及几何解。考虑到无线网络覆盖和天线配置等约束参数对中继区域及子区域的限制,进一步分析了该几何解的组网工程意义。数值与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中继区域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各种约束参数下无线非再生网络中继区域及子区域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中继 合作传输 中继区域 中继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跳载波配对策略的非再生OFDM中继系统性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彤 王莹 +1 位作者 束超 张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47-2551,共5页
该文针对非再生中继方式,分析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两跳中继系统的容量,并推广到发送端具有两根天线采用空时块码(STBC)的情形。以最大化端到端的信息速率为优化准则,提出了非再生两跳载波配对定理,并结合注水定理分别在频域、空... 该文针对非再生中继方式,分析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两跳中继系统的容量,并推广到发送端具有两根天线采用空时块码(STBC)的情形。以最大化端到端的信息速率为优化准则,提出了非再生两跳载波配对定理,并结合注水定理分别在频域、空域,以及空频二维进行了资源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资源联合优化与传统的平均资源分配相比,显著提高系统容量,且STBC-OFDM能获得更高性能增益。通过子载波配对方案能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再生中继 两跳载波配对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再生协作多频带超宽带系统资源优化分配算法研究
9
作者 杨婷婷 张淑芳 孙忠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2,226,共6页
分析了非再生(前向放大AF)中继多频带UWB两跳协作通信系统的信噪比,推导其误符号率SER的闭式表达式及上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两个优化目标即发送总功率最小化及覆盖范围最大化提出了不同的资源优化分配算法,并将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 分析了非再生(前向放大AF)中继多频带UWB两跳协作通信系统的信噪比,推导其误符号率SER的闭式表达式及上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两个优化目标即发送总功率最小化及覆盖范围最大化提出了不同的资源优化分配算法,并将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方法应用到数学推导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再生中继 资源分配 一元三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的节点驱动的非再生合作系统的误码率分析
10
作者 程卫军 马智宏 朱柏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140,共5页
提出了基于目的节点驱动的非再生选择合作系统。在独立非同分布的Rayleigh衰落下分析了该系统的BPSK误码率性能,并导出了闭式解。数值分析和仿真表明该选择合作方案实现了系统性能与目的节点的处理复杂度的良好折中,对减少目的节点接收... 提出了基于目的节点驱动的非再生选择合作系统。在独立非同分布的Rayleigh衰落下分析了该系统的BPSK误码率性能,并导出了闭式解。数值分析和仿真表明该选择合作方案实现了系统性能与目的节点的处理复杂度的良好折中,对减少目的节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功耗也很有好处。此外,仿真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研究在中高SNR区近似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网络 合作分集 再生中继 误码率 最大比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跳合作网络中再生协议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11
作者 程卫军 朱柏承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2-496,共5页
根据多跳合作网络结构的不同,研究了单节点中继时的5种合作发送协议.在瑞利衰落下分析和比较了这些协议再生中继时的系统容量和分集度,并讨论了中继节点动态移动的影响.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合作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2阶全分集(合作节... 根据多跳合作网络结构的不同,研究了单节点中继时的5种合作发送协议.在瑞利衰落下分析和比较了这些协议再生中继时的系统容量和分集度,并讨论了中继节点动态移动的影响.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合作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2阶全分集(合作节点的个数),这些条件包括网络结构、发送协议、中继节点位置和中继信息的处理方式等,但其再生中继的容量受制于第一跳链路的质量,并且需要2倍于单跳传输的时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合作系统 合作协议 再生中继 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对绞电缆上井通PCM系统时的中继设计
12
作者 孙金伦 《电信科学》 1988年第10期24-30,共7页
本文根据电缆内处于同一几何位置的线对间的串音衰减具有截尾正态分布性质,给出了中继设计用的基本公武,并采用以计算累积量为基础的方法求取串音衰减功率和分布的统计参数。文章最后以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文中给出的公式和方法进行中继设... 本文根据电缆内处于同一几何位置的线对间的串音衰减具有截尾正态分布性质,给出了中继设计用的基本公武,并采用以计算累积量为基础的方法求取串音衰减功率和分布的统计参数。文章最后以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文中给出的公式和方法进行中继设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绞电缆 PCM 远端串音 近端串音衰减 几何位置 通信电缆 再生中继 线对 中继 设计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继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13
作者 耿洛桑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3-35,共3页
数字中继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耿洛桑(浙江省水文总站)70年代中期以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国内发展较快,全国许多流域和水库相继建立了以超短波为信道的遥测系统。用超短波信道组网,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就是如何... 数字中继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耿洛桑(浙江省水文总站)70年代中期以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国内发展较快,全国许多流域和水库相继建立了以超短波为信道的遥测系统。用超短波信道组网,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信号中继。近年来一些流域引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继 短波信道 遥测系统 通信路径 通信组网 遥测终端 再生中继 中继方式 通信距离 频率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路由数的多节点合作MRC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卫军 朱柏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46-1250,共5页
提出了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基于最小路由数的多节点合作MRC(Maximum Ratio Combining)系统.在Nakagami衰落下研究了MRC合作方案和所提方案再生系统互信息的中断性能,运用矩生函数的方法推导了中断率的闭式解.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MRC合... 提出了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基于最小路由数的多节点合作MRC(Maximum Ratio Combining)系统.在Nakagami衰落下研究了MRC合作方案和所提方案再生系统互信息的中断性能,运用矩生函数的方法推导了中断率的闭式解.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MRC合作方案实现了全路由分集增益,其分集度为所有路由可能分集和的最小值,而所提合作系统实现了系统性能与目的节点的处理能力的良好折中,对降低目的节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功耗和复杂度很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无线网络 合作分集 再生中继 中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选择合作分集及其阈值选择改进方案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柏承 程卫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9-322,共4页
提出了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通用选择合作分集及其基于阈值选择的改进方案。在瑞利衰落下研究了所提方案再生中继的容量性能,并推导了中断率的闭式解。数值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通用选择合作方案实现了全路由分集增益,而阈值选择合作不仅... 提出了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通用选择合作分集及其基于阈值选择的改进方案。在瑞利衰落下研究了所提方案再生中继的容量性能,并推导了中断率的闭式解。数值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通用选择合作方案实现了全路由分集增益,而阈值选择合作不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合作节点的选择方案,也实现了系统性能与目的节点的处理代价的良好折中,对降低目的节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功耗和复杂度很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无线网络 合作分集 再生中继 中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gami衰落信道下多跳合作分集系统的中断率
16
作者 程卫军 朱柏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2-1896,共5页
该文在Nakagami衰落信道下研究了多跳无线网络中合作分集系统的中断性能。根据单节点和多节点中继的情况导出了合作系统再生中继时中断率的数学闭式解,并在高平均信噪比下给出了系统的分集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多跳合作系... 该文在Nakagami衰落信道下研究了多跳无线网络中合作分集系统的中断性能。根据单节点和多节点中继的情况导出了合作系统再生中继时中断率的数学闭式解,并在高平均信噪比下给出了系统的分集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多跳合作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全路由分集,其分集度为所有路由的分集度之和,不是所有合作节点的和,但每支路由的分集度取决于该路由两跳中较小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无线网络 合作分集 再生中继 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系统用于省内干线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仲玉 《电信科学》 1987年第8期57-61,共5页
省内干线通信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技术的可能性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出发,在介绍了国内二级干线的现状后,对国内光纤通信的现有基础和技术水平作了分析,并对典型工程的经济性作了比较,探讨了光纤通信系统用... 省内干线通信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技术的可能性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出发,在介绍了国内二级干线的现状后,对国内光纤通信的现有基础和技术水平作了分析,并对典型工程的经济性作了比较,探讨了光纤通信系统用于省内干线通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干线通信 光缆通信 对称电缆 光接口 直埋光缆 架空明线 假设参考连接 光端机 再生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电路的主要质量指标和测量方法
18
作者 蔡桂秋 高奉全 《电信科学》 1987年第10期8-13,共6页
近几年来,数字交换、数字传输和数字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方面,由于在频谱利用、调制方式、无损伤倒换以及各种频域和时域均衡器的实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就为数字微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 近几年来,数字交换、数字传输和数字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方面,由于在频谱利用、调制方式、无损伤倒换以及各种频域和时域均衡器的实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就为数字微波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国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已在部分专用通信网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接力通信 数字传输 时域均衡器 数字交换 专用通信网 数字微波 测量方法 再生中继 线路速率 备用波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荆州将敷设240km光缆
19
作者 柯光 《电信科学》 1987年第7期8-,共1页
为加快光纤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邮电部和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武汉—荆州区间敷设240 km光缆。该工程所用的光缆、光电端机以及大部分光电器件都是国产的。工程采用四芯多模光纤(1.3μm),34 Mb/s数字光纤通信系统,预计在武汉—荆州区... 为加快光纤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邮电部和湖北省邮电管理局决定在武汉—荆州区间敷设240 km光缆。该工程所用的光缆、光电端机以及大部分光电器件都是国产的。工程采用四芯多模光纤(1.3μm),34 Mb/s数字光纤通信系统,预计在武汉—荆州区间建十一个中继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技术 多模光纤 荆州区 光电器件 光端机 再生中继 复接 全线开通 计划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24脉冲编码通信设备的现场试验和使用情况
20
《光通信研究》 1977年第3期1-11,共11页
我班所研制的24路脉冲编码通信设备在76年3月底完成室内试验之后,于4月初运到试验段进行了安装施工,并于5月1日正式开通试用。到今年5月1日为止,进行了一年的现场试验和实际使用,试验情况良好,设备性能基本稳定。现将设备的概况和现场... 我班所研制的24路脉冲编码通信设备在76年3月底完成室内试验之后,于4月初运到试验段进行了安装施工,并于5月1日正式开通试用。到今年5月1日为止,进行了一年的现场试验和实际使用,试验情况良好,设备性能基本稳定。现将设备的概况和现场试验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中继 信噪比 小信号 现场试验 通信设备 脉冲编码 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