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 |
刘茂
张林
蒋鹏
郭晓艺
郑雪彬
周兴兵
朱永川
郭长春
田绍平
徐富贤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氮肥盈余对次年头季稻的节氮效应 |
徐富贤
周兴兵
郭晓艺
蒋鹏
张林
朱永川
刘茂
熊洪
郭长春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浅谈中稻-再生稻品种筛选及高产机制试验研究 |
刘小琼
|
《江西农业》
|
2025 |
0 |
|
4
|
福建省中稻—再生稻—油菜高效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
林武
郑莉
张善辉
|
《中国种业》
|
2025 |
0 |
|
5
|
半预留机收行种植对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
孙永健
孙园园
邓榆千
熊文波
马均
|
《四川农业与农机》
|
2024 |
3
|
|
6
|
有机培肥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
胡志华
柳开楼
胡丹丹
宋惠洁
吴艳
徐小林
|
《土壤与作物》
|
2024 |
1
|
|
7
|
不同杂交中稻作再生稻栽培的再生能力及产量比较研究 |
杨森
孔令娟
张琦
王青
骆忠明
张晓红
金四九
袁功平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0 |
|
8
|
“油菜-杂交中稻-再生稻”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及关键技术 |
刘广银
蒋波
黄久龄
|
《农家科技》
|
2024 |
0 |
|
9
|
江汉平原“稻-再生稻-鸭”稻田综合种养与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水稻产量、构成与经济效益分析 |
李戎
易苏丹
赵文龙
谢磊
王家振
柳冕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
0 |
|
10
|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 |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熊洪
王贵雄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11
|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
徐富贤
洪松
熊洪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56
|
|
12
|
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 |
徐富贤
熊洪
赵甘霖
洪松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6
|
|
13
|
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在川南再生稻区的两季产量及头季稻米品质差异 |
徐富贤
袁驰
王学春
韩冬
廖爽
陈勇
周兴兵
江青山
张林
蒋鹏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14
|
杂交中稻抽穗后再生芽生长与头季稻茎鞘物质积累的关系 |
徐富贤
熊洪
洪松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40
|
|
15
|
利用杂交中稻齐穗期剑叶叶绿素计读数(SPAD值)预测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 |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郭晓艺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6
|
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品种筛选及其丰产性分析 |
肖人鹏
刘强明
张现伟
文明
姚雄
张巫军
段秀建
唐永群
李经勇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7
|
粮食结构调整的一种理想种植方式——中稻蓄留再生 |
陈立云
肖应辉
唐文邦
刘代苗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2000 |
29
|
|
18
|
冬水田杂交中稻栽秧密度与方式互作对头季稻及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
徐富贤
范青华
陈应平
陈昌荣
陈定素
曾静成
陈祖君
张林
刘茂
周兴兵
郭晓艺
熊洪
朱永川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9
|
种植密度对Ⅱ优明86中稻蓄留再生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李木英
石庆华
王忠明
潘晓华
谭雪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20
|
杂交中稻单茎茎鞘干物重与再生力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 |
徐富贤
熊洪
洪松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