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脑缺血与再灌注损害中的生化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俞卫锋 丁云红 +2 位作者 邓小明 王景阳 刘树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 本研究采用既无颅外脏器缺血缺氧,又易于控制实验条件的家兔脑缺血模型。用临床常用的生化监测手段,了解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代谢的改变。为临床进行脑复苏监测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家兔18只,体重2.1~2.5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A组为对照组,行空气机械通气4h,B组为脑缺血20min组,C组为脑缺血20min再灌注4h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害 生化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尹昌林 熊健琼 +1 位作者 张远军 文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0-67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全脑缺血 2 0min后再灌注大鼠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4只 ,体重 (2 2 0± 2 0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12只 )和缺血组 (72只 ) ,后者设 8、2 4、48、72、96、16 8h 6个时相点。参照Pulsinelli等...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全脑缺血 2 0min后再灌注大鼠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84只 ,体重 (2 2 0± 2 0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12只 )和缺血组 (72只 ) ,后者设 8、2 4、48、72、96、16 8h 6个时相点。参照Pulsinelli等的方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 2 0min再灌注模型 ,于再灌注后 8、2 4、48、72、96、16 8h活杀取血及海马组织 ,对照组施行麻醉及手术 ,但不缺血 ,观察 72h后取血及海马组织 ,测定血清NSE、海马NO含量及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 (Pyramidalneuron ,PN)密度。结果 ①海马NO含量于缺血再灌注后 48h明显升高 ,72h达峰值 (与对照组比较P均 <0 .0 1) ,以后逐渐下降 (96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16 8h降至接近对照组 ;②缺血组各时相点血清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1) ;③缺血组海马CA1区PN密度呈明显的逐渐减少趋势 ,自 48h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再灌注后 16 8h仅为对照组水平的 2 2 .8% ;④缺血再灌注后海马NO含量与血清NSE水平的变化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r =0 .90 2 2 ,P <0 .0 1)。结论 NO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引起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DND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