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清PT、APTT和DD水平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刘正亮
张甜甜
李秀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DD、PT、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发症和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降低,PT和APTT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SOD、MPO和MD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PO和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试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5%(8/30)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分别为23.68%(9/38)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PT、APTT和DD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通胶囊
阿司匹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术后
再次血栓形成
临床疗效
PT
APTT
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清PT、APTT和DD水平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刘正亮
张甜甜
李秀勇
机构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9-192,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KJ2018A0313)。
文摘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DD、PT、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发症和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降低,PT和APTT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SOD、MPO和MD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PO和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试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5%(8/30)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分别为23.68%(9/38)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PT、APTT和DD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血栓
通胶囊
阿司匹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术后
再次血栓形成
临床疗效
PT
APTT
DD
Keywords
Xueshuantong Capsule(
血栓
通胶囊)
aspir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fter operation
secondary thrombosis
clinical efficacy
PT
APTT
DD
分类号
R259.4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清PT、APTT和DD水平影响
刘正亮
张甜甜
李秀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