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麻醉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戡 尹毅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患者在恢复室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14 4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恢复室是否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将患者分为再次插管组和对照组,对组...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后患者在恢复室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全身麻醉的14 4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恢复室是否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将患者分为再次插管组和对照组,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后。结果 14 407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再次气管插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17.55,95%CI:3.08~59.84,P=0.001)及冠心病(OR=5.98,95%CI:1.67~21.42,P=0.006)、术中出血量大于12 ml·kg-1(OR=27.83,95%CI:10.75~54.62,P<0.001)和胸内手术(OR=22.96,95%CI:12.66~48.19,P=0.004)是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COPD及冠心病、术中出血量大于12 ml·kg-1和胸内手术是全身麻醉后发生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且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恢复室 再次气管插管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疾病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
作者 陆文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疾病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2月施行心脏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7例存活,5例死亡,病死率为41.67%。术后并发急性左心室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是... 目的探讨心脏疾病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2月施行心脏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7例存活,5例死亡,病死率为41.67%。术后并发急性左心室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是再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结论再次气管插管及时与否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患者的正确评估、加强高危患者的监护、严格掌握拔管适应证,同时重视术后镇痛、提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再插管现象,降低患者病死率,利于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 再次气管插管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再次插管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3
作者 陈萃 李丽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再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237例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发生再次插管,其中14例存活、16例死亡,病死率为53.3%。术后并发呼吸道阻塞...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再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237例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发生再次插管,其中14例存活、16例死亡,病死率为53.3%。术后并发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不全、出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再次插管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再次插管发生与否对患者的预后起关键性作用。通过加强患者呼吸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护、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预见性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再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机械通气 再次气管插管 原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