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全球化与网络化视域下的再意识形态化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邵发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8-133,176,共6页
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特定传统价值环境的产物,而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视域下,意识形态的形成主体、场域、路径和载体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全球化和网络化下的意识形态进行考量可以发现,意识形态是一定的主体在一定时期的一种特定的... 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是特定传统价值环境的产物,而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视域下,意识形态的形成主体、场域、路径和载体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全球化和网络化下的意识形态进行考量可以发现,意识形态是一定的主体在一定时期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表达。新时期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种再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和新的特点,亦即再意识形态化场域的虚拟-开放性、生存的共生-竞争性、主体的平等-隐蔽性、走向的同质-未完成性,其实质就是人类对自己的价值观在新的价值环境下的一种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网络化 再意识形态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泛化”、“非化”和“再化”的历史反思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秀芹 黄明理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意识形态的"泛化"是指片面强化甚至曲解意识形态的价值功能,意识形态的"非化"是指否定意识形态的功能,主张"技术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再化"是主张意识形态功能的回... 意识形态的"泛化"是指片面强化甚至曲解意识形态的价值功能,意识形态的"非化"是指否定意识形态的功能,主张"技术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意识形态"再化"是主张意识形态功能的回归,是对技术决定论局限的克服,但其本质也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泛化"、"非化"和"再化"的历史反思,对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启示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保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开放性、包容性、灵活性和话语权,充分发挥其辩护功能、规范功能、批判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化 意识形态化 再意识形态化 历史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