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1
作者
曾永忠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探讨了在体育运动成就情境中,再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分别就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对学生情绪情感、对随后行为的期望水平及对随后行为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再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再归因训练
心理效应
行为效应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永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 ,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 :通过...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 ,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 :通过再归因训练能使中学生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运动自我效能、体育情趣向理想的方向转变。本实验采用的再归因训练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理想再归因训练效果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
再归因训练
归因效果
运动成就动机
运动自我效能
体育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育教学情境再归因训练研究:积极运动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与再归因训练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利行为。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做了多维的分析考察,提出了通过再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克服体育活动中的消极情绪,在体育教学...
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利行为。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做了多维的分析考察,提出了通过再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克服体育活动中的消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设想及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方式
体育活动情绪
体育锻炼坚持性
再归因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
被引量:
34
4
作者
胡胜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8-276,共9页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并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与策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课堂的成就情境对小学生进行再归因训练。结果表明:小学生把课堂成就归因于努力、策略、能力、基础、兴趣...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并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与策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课堂的成就情境对小学生进行再归因训练。结果表明:小学生把课堂成就归因于努力、策略、能力、基础、兴趣、目的、难度。教法、心境和家境等10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除家境外,均在不同课堂的成就情境中存在显著的差异;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与策略指导相结合的再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改变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倾向,增强其学习动机水平,提高学业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堂情境
成就归因
策略指导
再归因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
5
1
作者
曾永忠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文摘
探讨了在体育运动成就情境中,再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和行为效应。分别就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对学生情绪情感、对随后行为的期望水平及对随后行为坚持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且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再归因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再归因训练
心理效应
行为效应
体育教学
Keywords
reattribution training
psychological effect
behavior effect
PE teaching
分类号
G804.8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曾永忠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文摘
尝试将再归因训练运用到体育学习情景中 ,通过自然实验的方向来探究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开展再归因训练的可行性。探讨了并部分解决了在体育学习情景进行再归因训练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对再归因训练效果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研究指出 :通过再归因训练能使中学生被试的运动成就动机、运动自我效能、体育情趣向理想的方向转变。本实验采用的再归因训练模式能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理想再归因训练效果的产生。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
再归因训练
归因效果
运动成就动机
运动自我效能
体育情趣
Keywords
reattribution training
motor learning
theory of reattribution training effec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育教学情境再归因训练研究:积极运动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与再归因训练
被引量:
7
3
作者
程毅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2,共3页
文摘
人们关于行为结果的因果知觉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情感、期望利行为。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运动归因方式与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做了多维的分析考察,提出了通过再归因训练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克服体育活动中的消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设想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归因方式
体育活动情绪
体育锻炼坚持性
再归因训练
Keywords
attribution style
exercise attitude
reattribution Training
分类号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
被引量:
34
4
作者
胡胜利
机构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8-276,共9页
基金
孙煜明教授主持的国家教委"八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与发展特点"的子课题。
文摘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特点;并运用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与策略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课堂的成就情境对小学生进行再归因训练。结果表明:小学生把课堂成就归因于努力、策略、能力、基础、兴趣、目的、难度。教法、心境和家境等10个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除家境外,均在不同课堂的成就情境中存在显著的差异;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与策略指导相结合的再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改变小学生对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倾向,增强其学习动机水平,提高学业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课堂情境
成就归因
策略指导
再归因训练
Keywords
school children, classroom setting,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strategie guidance, reattribution training.
分类号
B8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育运动情境再归因训练心理和行为效应研究综述
曾永忠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归因训练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曾永忠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育教学情境再归因训练研究:积极运动情绪体验、体育锻炼行为坚持性与再归因训练
程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
胡胜利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