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事再审程序两个理论问题谈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3
1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8,共6页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 我国学术界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提起主体和再审程序中举证时限问题的论争很多。当事人申请再审诉权、申诉权的特性及其与检察院、法院审判监督权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有必要保留检察院、法院提起民事再审程序的权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中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至此,我国民事再审程序需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重构 对立统一关系 举证时限制度 审判监督 时限问题 提起主体 再审诉权 当事人 检察院 学术界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关系之辨正 被引量:3
2
作者 唐东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被立法的"监督情结"和国家本位主义扭曲,呈现出审判监督权的过度发达和再审诉权的缺失,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规律。修订立法时,应当辨正二者之关系,取消由法院内部职权发动...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被立法的"监督情结"和国家本位主义扭曲,呈现出审判监督权的过度发达和再审诉权的缺失,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规律。修订立法时,应当辨正二者之关系,取消由法院内部职权发动再审的"审判监督",将检察院的抗诉监督地位界定为当事人申诉案件中的"公权发动再审者"和公益再审抗诉案件中的"申请人或原告",在制度上区分当事人"再审诉权"性质的"申请再审"和"检举控告裁判人员违法失职行为"性质的"申诉",以期解决现实中"再审无限"和信访成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事再审 审判监督 《民事讼法》 国家本位主义 再审诉权 监督 违法失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