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PG膜乳化法制造再剥离性压敏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穆锐 王桂萍 尾见信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 ,用SPG膜制成乳化液 ,再经悬浮聚合制成粒度均匀的黏性微球体 ,其单分散性可达到 9 3%~ 11 93% ,并且 ,单分散性不受SPG膜孔径尺寸的影响。加入增稠剂等配成再剥离性压敏胶并涂布成试片 ,其粘合性能为 :初粘力 8# ... 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 ,用SPG膜制成乳化液 ,再经悬浮聚合制成粒度均匀的黏性微球体 ,其单分散性可达到 9 3%~ 11 93% ,并且 ,单分散性不受SPG膜孔径尺寸的影响。加入增稠剂等配成再剥离性压敏胶并涂布成试片 ,其粘合性能为 :初粘力 8# 球 ,持粘力 10 0min ,180°剥离强度 0 0 71kN/m ,重复粘贴 10 0次 180°剥离强度 0 0 5 9kN/m。SEM照片显示胶粒分布均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G膜乳化法 再剥离 压敏胶 研究 单分散性 黏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远县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对策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凡 《南方农业》 2024年第20期94-96,共3页
耕地耕作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土壤资源,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提高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水平,给更好地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耕地耕作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土壤资源,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提高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水平,给更好地开展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路,以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为例,分析了当前安远县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缺乏系统规划和方案指导、责任主体界定不明确、资金投入不足、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及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及完善监管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有效途径 江西省安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业用地通过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方式提高耕地质量 被引量:3
3
作者 谭傈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守护好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通过阐述耕地保护制度体系湖南省耕地层剥离再利用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复垦整治”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保护... 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1]。守护好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通过阐述耕地保护制度体系湖南省耕地层剥离再利用的体系构建,探讨了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土地复垦整治”的新路径,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非农业用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与土地复垦整治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耕地质量 醴陵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离预处理通过保护线粒体减轻PC12细胞氧糖剥离/再灌注损伤
4
作者 黄丽 许娜 杨朝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63-1771,共9页
目的研究氧糖剥离预处理(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preconditioning,OGDPC)对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将PC12细胞分为Control、OGDPC、OGD/R... 目的研究氧糖剥离预处理(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preconditioning,OGDPC)对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将PC12细胞分为Control、OGDPC、OGD/R和OGDPC+OGD/R共4组。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数量,Western blot检测OGDH、PDHA1、COX4、HSP60的表达,JC-1和ATP试剂盒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与AIF、EndoG的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共定位。结果与OGD/R组相比,OGDPC+OGD/R组PC12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较轻;OGDH、PDHA1和COX4的表达增多(P<0.05),HSP60的表达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提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AIF、EndoG向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核聚集减少(P<0.05)。结论OGDPC减轻OGD/R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减少线粒体途径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预处理 氧糖剥离/灌注 线粒体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成效探索
5
作者 赵利华 龚剑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8-10,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状况及近5年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与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现状分析,总结河北省15个试点项目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途径实施模式,研究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剥离利用程序、技术要求... 通过对国内外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状况及近5年河北省建设占用耕地情况与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现状分析,总结河北省15个试点项目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途径实施模式,研究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的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剥离利用程序、技术要求、资金投入来源、考核奖惩机制等;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使优质耕作层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剥离利用 建设占用耕地 河北省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守跃 张影 +2 位作者 胡林森 罗毅男 关文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8-664,604,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探讨成功诱导神经元凋亡发生的可靠时间窗,为进一步阐明神经元凋亡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探讨成功诱导神经元凋亡发生的可靠时间窗,为进一步阐明神经元凋亡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不同的OGD/R时间,通过MTT法计算细胞存活率,选定再灌注24h存活率接近50%的OGD10h/R组和对照组细胞,通过光镜、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胞浆内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MTT法结果显示,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延长显著降低,OGD10h/R24h组为对照组的(44.91±1.21)%,不同OGD/R时间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倒置显微镜及HE染色显示,OGD10h/R组细胞密度减低,形态多样性,核固缩;AO/EB荧光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电镜显示核内异染色质凝集、趋边等凋亡的改变。实验组培养液内LDH水平及胞浆内MDA含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LDH水平于再灌注24h达峰值,MDA含量于再灌注24h接近平台期,胞浆内SOD活性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显示,随再灌注时间延长,OGD10h/R组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加,24h达峰值(74.09±2.62)%,其后有所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再灌注0h时最高达(26.85±1.35)%,此后逐渐降低,24h前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细胞,S期细胞比例逐渐降低,24h最低达(19.2±1.58)%,此后逐渐升高,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体外模拟I/R模型的OGD10h/R组能够成功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进一步应用于凋亡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灌注 SH-SY5Y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研究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新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 为提高对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的认识和全面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从法治体系建设、政策制度建设以及国家层面工作部署和地方层面探索创新等方面,综述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实践情况,指出了当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健全法治体系、探索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从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8017-8019,共3页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模式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省建立土壤剥离利用制度找出方法及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剥离利用 模式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K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抑制氧糖剥离再灌注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静怡 刘秋 +6 位作者 杨昊 曹泽彧 周军 许治良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5-652,共8页
目的确定银杏内酯K(ginkgolide K,GK)对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路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及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氧糖剥离再... 目的确定银杏内酯K(ginkgolide K,GK)对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路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及人脐静脉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氧糖剥离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perfusion,OGD/R)模型模拟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细胞OGD 4 h后再灌注并给予GK干预。给药24 h时检测BV-2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及EA.hy926细胞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V-2细胞给药1 h后p-Akt、p-Erk和6 h后HIF-1α水平,并应用LY294002验证,同时检测EA.hy926细胞给药1 h后p-Akt及6 h后HIF-1α等蛋白变化。结果GK明显抑制BV-2细胞上清TNF-α、IL-6、IL-1β分泌,激活p-Akt、抑制p-Erk并下调HIF-1α,且LY294002共同干预后,GK调节作用下降;同时,增加EA.hy926细胞活力和抑制LDH释放,上调p-Akt、HIF-1α、HO-1、VEGF并下调cleaved caspase-3/9水平。结论GK可多效应减少缺血性脑卒中诱导的神经血管单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针对不同细胞HIF-1α调节作用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内酯K 缺氧诱导因子-1Α 氧糖剥离灌注 神经血管单元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建设项目用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旭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1期47-49,共3页
对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壤耕作层剥离,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剥离后的耕作层土壤,既是“占优补优”的关键措施,又能实现建设项目和农业用地的双赢。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寿光市建设项目用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基本情况、实施情况和难点问题,提出... 对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壤耕作层剥离,科学合理高效利用剥离后的耕作层土壤,既是“占优补优”的关键措施,又能实现建设项目和农业用地的双赢。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寿光市建设项目用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基本情况、实施情况和难点问题,提出了从费用管理、设计及制度、项目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以便确保项目的顺利和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层土壤 剥离利用 建设项目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新机场配套建设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争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在全国各地均有试点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新机场配套项目建设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为例,研究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的编制方...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在全国各地均有试点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以新机场配套项目建设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试点工作为例,研究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的编制方法。结果表明:经土壤采样检测,剥离区土壤肥力处于中等水平,均符合剥离要求;通过对项目区土壤质地、剖面结构型的分析研究,并考虑施工要求及经济效益合理化,确定项目区土壤剥离仅剥离耕作层土壤,不剥离犁底层土壤,剥离土层厚度为20cm;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回覆应做到时间与空间相衔接,坚持效益与成本最优原则,"即剥即用"为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占用 耕作层 土壤 剥离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作用下疏松土壤材料中细沟的再生及其临界剪应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廷武 M.A.Nearing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6-30,共5页
动态土壤侵蚀包括依赖于空间与时间的土壤剥离、细沟的形成、水流中过量泥沙的沉积、沉积泥沙中细沟的再生等物理过程。与泥沙从沉积区域再剥离相关联的细沟再生是细沟变窄加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该文介绍一种实验装置 ,用于测量... 动态土壤侵蚀包括依赖于空间与时间的土壤剥离、细沟的形成、水流中过量泥沙的沉积、沉积泥沙中细沟的再生等物理过程。与泥沙从沉积区域再剥离相关联的细沟再生是细沟变窄加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该文介绍一种实验装置 ,用于测量类似于沉积土壤的疏松土壤材料细沟再生的力学参数。用一种沙壤土进行实验 ,测定了不同团聚体大小和坡度下细沟再生开始和停止所对应的临界水流量。计算出了与沟坡相关的临界剪切应力。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细沟的再生及其数量关系 ,以及临界剪切应力与坡度间的定量关系 ;对于发展由沉积土壤再生的细沟演化过程模型特别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沟 土壤侵蚀 沉积 再剥离 临界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