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俊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43-44,52,共3页
本文从社会风险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解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点,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再分配体制造就的总体性社会,后者是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形成的转型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
本文从社会风险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解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点,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再分配体制造就的总体性社会,后者是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形成的转型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是再分配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一个交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再分配体制
市场经济
体制
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财政体制与住房改革
2
作者
王骐骥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0-85,23,共7页
一、住房供给消费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的 (一)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职工住房供给消费 现在理论界几乎一致把我国城镇长期以来职工住房只交低租金,看成住房消费不等价交换,冠之以“福利住房”,进而把它归...
一、住房供给消费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的 (一)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职工住房供给消费 现在理论界几乎一致把我国城镇长期以来职工住房只交低租金,看成住房消费不等价交换,冠之以“福利住房”,进而把它归结为城镇住房紧张的根源。这实际上是没抓住事物内在本质得出的不科学结论。联系旧的财政再分配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体制
住房改革
中国
住房基金
再分配体制
消费结构
住房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
被引量:
15
3
作者
范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3,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状况,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城镇居民以住房资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也得到大幅度增值。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再分配体制所转化的住房市场化能力造成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状况,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城镇居民以住房资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也得到大幅度增值。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再分配体制所转化的住房市场化能力造成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城镇住房市场的不平等状态;同时保障性住房福利外溢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农村居民难以享受保障性住房。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平等,加快提升农村居民家庭城镇住房市场化能力,推进进城落户农村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再分配体制
住房市场化
保障性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融合与社会整合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8-213,共6页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建立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市场社会",完善市场体制意味着要重塑再分配体制和培育互惠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上述三种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平衡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互惠
体制
再分配体制
市场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庇护式腐败生成的“关系”机理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毅
石路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关系具有“善”“恶”两面。在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及关系实践中,具有各种目标的人会通过建构和维系关系网络来试图在公共事务中获得利益再分配的行动机会。在计划体制、转轨体制与市场化进程中,围绕着公权力行使的庇护关系导致了庇护...
关系具有“善”“恶”两面。在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及关系实践中,具有各种目标的人会通过建构和维系关系网络来试图在公共事务中获得利益再分配的行动机会。在计划体制、转轨体制与市场化进程中,围绕着公权力行使的庇护关系导致了庇护式腐败的生成。庇护式腐败是根植于政治社会情境中的关系行动,既与资源要素再分配和公权力私化关联,更与政治生活中的关系网络建构与运用以及非正式政治的盛行密切相关,往往试图通过“自我道德化”策略将自身转化为能被社会习俗接受的社会行为。在当前反腐败治理的行动框架下,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晰官员责任关系及其行为边界、强化公共规则性交往生态,打破“关系困境”,削弱庇护关系的作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庇护关系
再分配体制
市场寻租
庇护式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社会工资”
6
作者
赵立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职工的个人收入,除了主要来自工资和奖金等劳动收入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各种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性收入。这类收入不但数额较大,来源渠道多,而且透明度低,调控的难度大。因此,探讨这类收入的性质和功能,确立它在职工收入结构...
职工的个人收入,除了主要来自工资和奖金等劳动收入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各种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性收入。这类收入不但数额较大,来源渠道多,而且透明度低,调控的难度大。因此,探讨这类收入的性质和功能,确立它在职工收入结构中的地位,怎样保持它与劳动报酬的适度比例,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与对策,这无疑是完善再分配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配体制
社会
收入结构
劳动收入
宏观调控
个人收入
保障性
劳动报酬
来源渠道
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俊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2年第6期43-44,52,共3页
文摘
本文从社会风险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解放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点,前者是高度集中的再分配体制造就的总体性社会,后者是再分配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形成的转型社会。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是再分配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存在一个交换领域。
关键词
社会风险
再分配体制
市场经济
体制
腐败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财政体制与住房改革
2
作者
王骐骥
出处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0-85,23,共7页
文摘
一、住房供给消费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的 (一)住房基金财政再分配体制规定职工住房供给消费 现在理论界几乎一致把我国城镇长期以来职工住房只交低租金,看成住房消费不等价交换,冠之以“福利住房”,进而把它归结为城镇住房紧张的根源。这实际上是没抓住事物内在本质得出的不科学结论。联系旧的财政再分配体制。
关键词
财政
体制
住房改革
中国
住房基金
再分配体制
消费结构
住房商品化
分类号
F812.2 [经济管理—财政学]
F299.2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
被引量:
15
3
作者
范雷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3,共9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06-CSS2015)。本论文使用数据全部来自该调查。该调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执行
项目主持人为李培林。其中2015年调查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的资助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有效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短缺状况,提高了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城镇居民以住房资产为核心的家庭资产也得到大幅度增值。但在住房市场化过程中,再分配体制所转化的住房市场化能力造成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城镇住房市场的不平等状态;同时保障性住房福利外溢造成了新的不平等,农村居民难以享受保障性住房。因此,应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城市化过程中的住房平等,加快提升农村居民家庭城镇住房市场化能力,推进进城落户农村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
关键词
住房
再分配体制
住房市场化
保障性住房
Keywords
Housing allocation system
Housing market
Indemnificatory housing
分类号
F299.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融合与社会整合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新
机构
温州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8-213,共6页
文摘
通过对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资源配置体制:互惠体制(习俗体制)、再分配体制(指令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历史演化及社会功能的梳理,表明历史上三种体制严重对立时,经济社会必然失衡,三种体制互补和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建立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市场社会",完善市场体制意味着要重塑再分配体制和培育互惠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上述三种经济体制的有机融合和平衡统一。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互惠
体制
再分配体制
市场
体制
Keyword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ciprocity
Redistribution
Market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庇护式腐败生成的“关系”机理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
5
5
作者
黄毅
石路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8,共14页
文摘
关系具有“善”“恶”两面。在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及关系实践中,具有各种目标的人会通过建构和维系关系网络来试图在公共事务中获得利益再分配的行动机会。在计划体制、转轨体制与市场化进程中,围绕着公权力行使的庇护关系导致了庇护式腐败的生成。庇护式腐败是根植于政治社会情境中的关系行动,既与资源要素再分配和公权力私化关联,更与政治生活中的关系网络建构与运用以及非正式政治的盛行密切相关,往往试图通过“自我道德化”策略将自身转化为能被社会习俗接受的社会行为。在当前反腐败治理的行动框架下,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明晰官员责任关系及其行为边界、强化公共规则性交往生态,打破“关系困境”,削弱庇护关系的作用空间。
关键词
关系
庇护关系
再分配体制
市场寻租
庇护式腐败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社会工资”
6
作者
赵立人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文摘
职工的个人收入,除了主要来自工资和奖金等劳动收入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各种津贴、补贴和社会保障性收入。这类收入不但数额较大,来源渠道多,而且透明度低,调控的难度大。因此,探讨这类收入的性质和功能,确立它在职工收入结构中的地位,怎样保持它与劳动报酬的适度比例,以及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与对策,这无疑是完善再分配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再分配体制
社会
收入结构
劳动收入
宏观调控
个人收入
保障性
劳动报酬
来源渠道
津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前我国社会风险的体制根源
李俊
《理论月刊》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财政体制与住房改革
王骐骥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前中国住房状况与住房不平等
范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融合与社会整合
王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庇护式腐败生成的“关系”机理及治理策略
黄毅
石路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社会工资”
赵立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