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逆全球化到再全球化:全球教育治理的应然转向——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审视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琦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0,共7页
全球教育治理在不断加速和深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一定的逆全球化态势,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将该现象推向了顶峰。在此期间,国际组织的治理话语趋于式微,单边主义的治理倾向增添壁垒,日趋增加的治理风险引发间隙。全球教育治理的内在逻... 全球教育治理在不断加速和深化的同时,也显露出一定的逆全球化态势,而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则将该现象推向了顶峰。在此期间,国际组织的治理话语趋于式微,单边主义的治理倾向增添壁垒,日趋增加的治理风险引发间隙。全球教育治理的内在逻辑要求其实现从逆全球化到再全球化的转向,指向再全球化的全球教育治理需要在理念上基于在地性、回归多边性、坚守安全性,并在行动路径上建立循环反哺的实践机制、完善长效联动的协同机制、健全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治理 教育全球化 全球化 再全球化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崛起对新时代再全球化的意义刍议
2
作者 王旭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73,共9页
当下各种逆全球化现象不过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调整,全球化将在新的世界格局下重新进行组织。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支持全球化,中国模式在第三世界形成示范效应,都将改变近代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属性;在社会矛盾的压力下,新自由主义"... 当下各种逆全球化现象不过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调整,全球化将在新的世界格局下重新进行组织。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支持全球化,中国模式在第三世界形成示范效应,都将改变近代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属性;在社会矛盾的压力下,新自由主义"小政府"或将进行国家职能重建,再全球化将随之进入利益协调阶段;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崛起和新兴工业国家谋求世界地位提升的努力,正在改变全球化"中心—边缘"格局,再全球化将更趋国家间平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更多内陆国家进入全球化进程,再全球化将突破近代全球化的海洋属性成为海陆融合发展的全球化。再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在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等方面都将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全球化 中国崛起 利益协调 海陆融合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韧性与中国式动力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栋 高丹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4,162,163,共23页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全球化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全球化历经多次波折和逆流,但也在不断适应、调整、演变中持续发展。2018年特朗普...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断提高,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全球化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全球化历经多次波折和逆流,但也在不断适应、调整、演变中持续发展。2018年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一度使全球化陷入困境。2025年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又给全球化带来多重挑战。目前,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正逐步恢复,全球供应链不断加固,数字技术推动下的国际流动也逐渐显现活力。这些都表明,全球化具有较强韧性。一直以来,中国借助在市场、制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现有的多边组织、区域性组织的基础上,持续为全球化发展提供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继续秉持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与坚守正义的原则,不断提升全球化韧性,引领“再全球化”进程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化韧性 再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与技术进步双重影响下的全球化趋势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栋 贾子方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31,155,156,共16页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物资、人员和资本流动,严重冲击当前的全球化进程。这一冲击的底层逻辑在于,人类社会运行以人员聚集状态下的生产为基本模式,形成的全球网络在疫情危机中易于遭受损失,并不安全。人类社会需要在更安全的状态下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物资、人员和资本流动,严重冲击当前的全球化进程。这一冲击的底层逻辑在于,人类社会运行以人员聚集状态下的生产为基本模式,形成的全球网络在疫情危机中易于遭受损失,并不安全。人类社会需要在更安全的状态下恢复全球化要素流动,并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技术进步是应对这一需求的直接方式。其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使人类个体面对生物安全挑战时更加安全;技术进步使人类组织具备在隔离环境下维持运行的能力,提供对生物安全风险更强的监测和预测能力,提升供应链安全,并且技术进步理论上驱动组织形态发生部分变革,这都有助于人类组织更好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疫情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影响促进全球化新趋势的产生。这种全球化新趋势包括更明显的地方化、区域化特点,以及中国在引领"再全球化"进程中作用的上升。新的全球化趋势将在地理空间层面和全球体系结构层面体现多中心化的特点。中国的比较优势有助于推动新的全球化趋势,实现更加均衡与安全的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技术进步 全球化趋势 再全球化 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担当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33,共8页
数字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当前正在进一步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等领域,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相比于传统形态的全球化,数字全球化发展更迅速、更深入、更广泛、更直接。世界百年未有之... 数字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当前正在进一步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等领域,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相比于传统形态的全球化,数字全球化发展更迅速、更深入、更广泛、更直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数字全球化与再全球化相互激荡,二者互为动力、互相助力。数字全球化推动数字技术的竞争与升级,推动数字产业的普及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全球数字能力的提升。数字全球化为中国引领再全球化创造了机遇、提供了平台,在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能力三个维度为中国引领再全球化赋能。未来,中国应当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提高人民的数字利益,以构筑美好的数字生活新图景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数字全球化,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再全球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全球化 再全球化 数字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期全球化发展特征及趋势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栋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3,共8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化遭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贸易活动近乎停滞、全球产业链濒临断裂、资源短缺引发全球性恐慌。2022年初,世界经济在新冠病毒突变的不确定中艰难恢复,而俄乌冲突又加重了对全球化未来的悲观预期,尤其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化遭到严重冲击,全球经济贸易活动近乎停滞、全球产业链濒临断裂、资源短缺引发全球性恐慌。2022年初,世界经济在新冠病毒突变的不确定中艰难恢复,而俄乌冲突又加重了对全球化未来的悲观预期,尤其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对全球化发展的担忧与怀疑。后疫情时期,全球化发展挑战严峻、困难重重,但是全球化的主要趋势不会改变。当今世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数字技术迅速普及,区域合作成为各国缓冲外部环境冲击的首要选择。未来的全球化,将迎来重塑与再造,其数字化、区域性及慢速性等特征将更加明显,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再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成为全球治理的补位者,引领包容的、开放的、普惠的全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化 再全球化 数字全球化 “慢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不会消亡:关于自由贸易的批评与事实
7
作者 林西科姆 王宇(译)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39,共4页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来自经济、地缘政治及道德三个方面的批评,文章同样从这三个方面对其做出回应,从而为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事实证明,那些反对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全...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受到了来自经济、地缘政治及道德三个方面的批评,文章同样从这三个方面对其做出回应,从而为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系提供理论支持。事实证明,那些反对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全球化不会消亡。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的并非去全球化,而是再全球化。为此,美国不应该支持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应该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 再全球化 贸易保护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格局演变逻辑与中国道路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志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9,共10页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这并不是一个宁静愉悦、让人们沉浸于玫瑰色梦想的温馨时代,而是一个冲突迭出、风险四伏的变革时代。逆全球化的经济态势、后冷战的对峙格局、风险社会的广泛延展构成了这个伟...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这并不是一个宁静愉悦、让人们沉浸于玫瑰色梦想的温馨时代,而是一个冲突迭出、风险四伏的变革时代。逆全球化的经济态势、后冷战的对峙格局、风险社会的广泛延展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基本挑战和宏大命题,而所有这些命题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寻到其时空位置和相关关系。观察世界秩序的演变逻辑,国际社会可以被描述为长期经历着伦理与实力交互主导的波浪行进、理想与现实之间替代呈示的螺旋演化。就中国而言,要旨在于抓住中美关系这个纲举目张的枢纽,秉持谦和大度的交往心态,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稳健发展,通过自身的持续向好发展来促动世界格局的再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后冷战格局 全球风险社会 再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新趋势与中国应对——以“友岸外包供应链”为视角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丹 王栋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32,共10页
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正式提出“友岸外包供应链”。作为美国所推进的“印太经济框架”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排他性、集团性明显,“友岸外包供应链”意图对全球供应链进行重置,体现了美国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恢复本国经济... 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正式提出“友岸外包供应链”。作为美国所推进的“印太经济框架”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排他性、集团性明显,“友岸外包供应链”意图对全球供应链进行重置,体现了美国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恢复本国经济的战略认识与路径缩影,是美国对华“脱钩”的具体表现,应予以警惕并做好积极应对。具体而言,应构建中国自身的战略叙事体系,掌握“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主动权,依托数字优势,推进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升级,加强中高端产业链布局。中国应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在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清醒的同时,积极发挥经贸在中美关系中“压舱石”的作用,防止中美经贸“脱钩”,并积极借助全球多边体系的力量,推动并引领“再全球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友岸外包供应链” 再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享光 李振新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共8页
2018年我国经济学界主要研究了全球化再平衡与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及其宏观效应、货币政策规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外部冲击与宏观经济平衡等问题,并在这些问题的研究基础上取得... 2018年我国经济学界主要研究了全球化再平衡与我国宏观经济态势、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及其宏观效应、货币政策规则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外部冲击与宏观经济平衡等问题,并在这些问题的研究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平衡 外部冲击 经济波动 政策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