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念靑唐古拉成矿带典型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特征--对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性的指示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文斌 顾雪祥 +5 位作者 唐菊兴 王立强 吕鹏瑞 钟康惠 刘晓吉 高一鸣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50-3362,共13页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矿床成矿元素组合由南向北存在着Cu-Au、Cu-Mo向Pb-Zn-Cu-Fe、Pb-Zn过渡的变化规律,但引起该变化规律的原因目前少研究。本文通过对成矿带典型矿床Pb同位素特征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成矿年代学和区域构造演化...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矿床成矿元素组合由南向北存在着Cu-Au、Cu-Mo向Pb-Zn-Cu-Fe、Pb-Zn过渡的变化规律,但引起该变化规律的原因目前少研究。本文通过对成矿带典型矿床Pb同位素特征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成矿年代学和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从成矿物质来源的角度对该分带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成矿带由南到北成矿物质来源存在着差异:最南端Cu-Au矿床Pb同位素组成具幔源特征(207Pb/204Pb和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5.490和38.016),反映成矿物质来自于俯冲过程中的交代地幔楔;最北端的Pb-Zn矿床Pb同位素组成与念青唐古拉群基底片麻岩相近(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变化于15.641~15.738和38.976~39.362),反映成矿物质来自于基底片麻岩。Pb-Zn-Cu-Fe矿床Pb同位素组成介于幔源Pb和上地壳Pb之间,且具混合线特征,反映了同碰撞期成矿物质同时从俯冲板片和念青唐古拉基底片麻岩活化的混源模式;而Cu-Mo矿床不具混合线特征的造山带Pb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阶段楔形地幔部分熔融并底侵到地壳底部与地壳发生物质交换后所形成的新生下地壳源区。甲马Cu多金属矿床Pb同位素组成具幔源和造山带两个端元,推测除新生下地壳源区提供成矿物质外,叶巴组火山岩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由南向北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板片俯冲的"距离效应"有关,正是由于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导致成矿带成矿元素分带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元素分带性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贵拉-沙让-洞中拉矿集区中新生代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与岩浆源区示踪 被引量:35
2
作者 高一鸣 陈毓川 +1 位作者 王成辉 侯可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5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090~0.282480,... 选择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的工布江达—墨竹工卡县亚贵拉-沙让-洞中拉铅锌钼铜银矿集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岩体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亚贵拉燕山期石英斑岩(λπ5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090~0.282480,εHf(t)为-7.750~-21.449,TDM2为1679~2543Ma;亚贵拉喜马拉雅期石英斑岩(λπ16)锆石的176Hf/177Hf为0.282413~0.282805,εHf(t)为-11.463~2.460,TDM2为980~1864Ma;亚贵拉喜马拉雅期花岗岩(γ35)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601~0.282800,εHf(t)值在-2.279~2.182之间,TDM2为996~1279Ma;亚贵拉喜马拉雅晚期花岗斑岩(γπ63)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600~0.282830之间,εHf(t)为-5.676~3.128之间,TDM2为900~1461Ma;沙让喜马拉雅期角闪闪长岩(δψk)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700~0.282790,εHf(t)值为-1.536~1.618,TDM2为1019~1219Ma;洞中拉燕山期花岗斑岩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142~0.282396,εHf(t)为-19.744~-10.620,TDM2为1857~2430Ma。通过与驱龙铜矿含矿斑岩、林子宗火山岩Hf同位素特征对比研究,认为:①亚贵拉两期次侵入的石英斑岩体(λπ53、λπ61)具有不同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②亚贵拉燕马拉雅期石英斑岩(λπ35)与洞中拉燕山期石英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相似,176Hf/177Hf比值、εHf(t)值、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暗示其源区为古老地壳物质;亚贵拉喜山期石英斑岩(λπ61)(66Ma)、亚贵拉花岗岩(γ61)(62Ma)、亚贵拉花岗斑岩(γπ63)(17Ma)、沙让角闪闪长岩(δψk)(53Ma)、林子宗火山岩和驱龙含矿岩体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形成于古老地壳与亏损地幔的混染,不同地质体锆石Hf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与幔源岩浆中混入古老地壳物质的不同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亏损地幔 古老地壳 洞中拉-亚贵拉-沙让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遵遵 于玉帅 +1 位作者 杨竹森 刘英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2-1162,共11页
斯弄多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北缘铅锌银多金属矿带上,该矿床铅锌矿化与矿区花岗斑岩密切相关,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为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得... 斯弄多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北缘铅锌银多金属矿带上,该矿床铅锌矿化与矿区花岗斑岩密切相关,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为厘定其成岩成矿时代,本文对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结果得到2组年龄,一组年龄介于(75.1±1.8)^(77.7±1.8)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75.7±0.9)Ma(MSWD=0.27,n=11),可能反映岩浆在岩浆房演化过程中结晶的锆石年龄;另一组年龄为(67.5±1.4)^(69.4±1.4)Ma,加权平均年龄为(68.8±1.2)Ma(MSWD=0.31,n=6),代表花岗斑岩真实的结晶年龄,这一花岗斑岩的年龄(68.8±1.2)Ma明显早于冈底斯带内主碰撞期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结合该成矿带其他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本文认为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在印-亚大陆碰撞早期或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晚期,也伴有较强的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斯弄多铅-锌矿床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查个勒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曾庆高 刘波 段志明 董随亮 张晖 张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0-759,共10页
查个勒铅锌矿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西段。矿体受花岗斑岩岩体形态及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岩体接触带与断裂破碎带中,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花岗斑岩的锆石ICP-MS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3.18±0.77)Ma,岩石具有... 查个勒铅锌矿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西段。矿体受花岗斑岩岩体形态及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产于岩体接触带与断裂破碎带中,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花岗斑岩的锆石ICP-MS 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3.18±0.77)Ma,岩石具有重熔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碰撞环境。初步研究表明,查个勒铅锌矿床的形成与印—亚大陆碰撞有关,形成于印度大陆陡俯冲的主碰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个勒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 铅锌 矽卡岩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