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锆石ELA-ICP-MS及SHRIMP定年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莫济海 梁华英 +2 位作者 喻亨祥 谢应雯 张玉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4-509,共6页
利用ELA-ICP-MS分析技术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所得到的年龄分别为14.0±0.2Ma和17.0±0.2Ma。两个含矿岩体锆石ELA-ICP-MSU-Pb年龄和SHRIMP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冲江含矿斑岩体... 利用ELA-ICP-MS分析技术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及驱龙含矿斑岩体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所得到的年龄分别为14.0±0.2Ma和17.0±0.2Ma。两个含矿岩体锆石ELA-ICP-MSU-Pb年龄和SHRIMP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冲江含矿斑岩体成岩成矿可分为两期,每期成岩成矿时间跨度约1Ma;驱龙含矿斑岩体成岩成矿时间跨度约为1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含矿斑岩 ELA—ICP—MS 锆石年龄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含矿岩体的相对氧化状态:来自锆石Ce(Ⅳ)/Ce(Ⅲ)比值的约束 被引量:46
2
作者 辛洪波 曲晓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60,共9页
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三个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锆石与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三个矿床含矿斑岩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和δEu值:拉抗俄矿床为492.25和0.5341,冲江矿床为263.83和0.4353,南木矿床为291.94和0.5273... 对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三个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锆石与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三个矿床含矿斑岩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和δEu值:拉抗俄矿床为492.25和0.5341,冲江矿床为263.83和0.4353,南木矿床为291.94和0.5273。认为锆石Ce(Ⅳ)/Ce(Ⅲ)比值>260,δEu>0.4是斑岩成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锆石Ce(Ⅳ)/Ce(Ⅲ)比值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指示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东部较西部受到更大程度的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矿化机理可表述为:深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上部地壳物质的混染,使岩浆的氧逸度增加,在随后的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高Cu、Au浓度的岩浆热液流体,并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随着压力、温度的降低,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了成岩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锆石Ce(Ⅳ)/Ce(Ⅲ)比值 相对氧化状态 成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铜矿含矿流体的形成和演化: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3
作者 谢玉玲 衣龙升 +3 位作者 徐九华 李光明 杨志明 尹淑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3-1030,共8页
对冲江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和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岩浆的出溶作用,最初从岩... 对冲江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中石英斑晶和含矿石英脉中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分析、包裹体中气液相成分的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分析和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研究表明含矿流体来自富含挥发分的岩浆的出溶作用,最初从岩浆中出溶的流体为近饱和的超临界流体,其最低捕获温度在362~389℃左右,盐度在17.7%~18.9% NaCl_(eq)左右。随着出溶流体温度压力的下降,超临界流体发生相分离,并分离出低盐度的气相和高盐度的液相。在石英绢云母化阶段进一步发生高盐度液相包裹体的沸腾作用,形成子矿物溶化温度高于气液相均一温度的高盐度包裹体和富气相包裹体。与粘土化有关的流体为流体演化的晚期产物,属低温、低盐度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冲江铜矿 流体包裹体 超临界流体 流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及锆石SHRIMP年龄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林武 梁华英 +1 位作者 张玉泉 谢应雯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592,共8页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早期为闪长岩,主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晚期为花岗斑岩。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早期和主期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晚期岩体介于高钾钙碱和钾玄质岩石系列之间。含矿斑岩锆石SHR...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早期为闪长岩,主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晚期为花岗斑岩。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早期和主期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晚期岩体介于高钾钙碱和钾玄质岩石系列之间。含矿斑岩锆石SHRIMP年龄为(12.9±0.3)Ma,此年龄及前人的年龄资料表明冲江含矿斑岩体是多阶段作用形成的,第一阶段为14~15.6Ma,第二阶段为12~13.8Ma。现有冈底斯铜矿带年龄资料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岩成矿时代在12~18Ma之间,岩浆活动时限约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含矿斑岩 岩石化学 锆石SHRIMP定年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铜矿带含矿斑岩的锶同位素特征
5
作者 李丹 温春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56-457,共2页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产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内,已发现的矿床(点)东起工布江达县,西到昂仁县,大致均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北岸20~60km范围内,以25~35km最为集中。区内构造线总体呈近EW向,以线性复式褶皱、压扭性逆冲推覆构造为主。斑岩铜矿带...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产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内,已发现的矿床(点)东起工布江达县,西到昂仁县,大致均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北岸20~60km范围内,以25~35km最为集中。区内构造线总体呈近EW向,以线性复式褶皱、压扭性逆冲推覆构造为主。斑岩铜矿带的岩浆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及花岗斑岩。其中,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含矿母岩主要为石英二长花岗斑岩,冲江斑岩铜(钼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斑岩 花岗斑岩 平均值 斑岩铜矿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铜多金属矿床 矿区 驱龙 逆冲推覆构造 雅鲁藏布江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构造环境——以邦铺、多不杂斑岩型矿床为例
6
作者 周玉 温春齐 +6 位作者 周雄 费光春 霍艳 李丹 宁墨奂 何阳阳 肖剑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57-558,共2页
班公湖-怒江构造成矿带有可能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班怒斑岩铜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区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矿区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其成矿构... 班公湖-怒江构造成矿带有可能成为继玉龙、冈底斯之后的西藏第三条斑岩铜矿带,但其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通过对班怒斑岩铜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区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矿区含矿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微量元素图解判别其成矿构造环境,显示他们具某些差异,表明他们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斑岩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微量元素特征 成矿构造环境 微量元素含量 矿区 西藏 构造成矿 花岗闪长斑岩 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藏南陆-陆碰撞带深部结构构造演化探讨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文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4,共18页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 本文以INDEPTH项目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带深部成像结果为基础,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藏南陆.陆碰撞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成矿作用问题。深部探测给出的碰撞带深部结构与侯增谦等地质学家提出的深部结构有较大的异同,如何协调起来以深化对藏南陆.陆碰撞条件下成矿作用的认识,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藏南碰撞带成矿实际上是在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的冈底斯岩浆弧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再经过陆-陆碰撞挤压强烈改造后的再成矿。碰撞带的深部结构构造演化的特点是:(1)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板块向北连续俯冲了约120Ma,形成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这导致了陆缘带地壳增厚并含有大量的地幔岩浆流体物质(如南美安第斯成矿带那样);(2)在印度大陆与冈底斯陆缘弧接近碰撞时,在对挤中新特提斯大洋洋壳与大洋岩石圈地幔发生向上挤出与向下拆沉,并使部分洋壳残片和大洋岩石圈物质保存在中上地壳内;(3)两大陆岩石圈碰撞对接后,印度岩石圈地幔加深达70~80km并沿地壳底部向北推进,并将加厚地壳内大量的成矿物质、钙碱性岩浆,洋壳及新生的下地壳,以及部分地幔物质从地壳底部将其围限起来,成为后期再成矿的物质基础;(4)查明了碰撞带深部壳/幔问产生了一层中间速度层(相当于MASH层),在中上地壳部位出现一层巨大的部分熔融层;(5)在碰撞挤压下冈底斯带内产生多组断裂构造,大型逆冲断裂系与背冲断裂,并引发了含矿岩浆的再活动,并在浮力(下地壳内)和挤压力作用下多次活动上升生成斑岩型铜矿床;(6)成矿后地表遭受过强烈的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出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陆-陆碰撞深部结构 冈底斯斑岩铜矿 岩石圈地幔碎裂与拆沉 壳内大型部分熔融层 壳/幔间的中间速度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含矿斑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67
8
作者 王亮亮 莫宣学 +2 位作者 李冰 董国臣 赵志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01-1008,共8页
驱龙斑岩铜(钼)矿是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上的重要矿床之一,由于其被发现较晚、海拔高、工作条件差,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野外工作和对岩心样品分析,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采用离子探针(SHRIMP)锆石U-Pb方法和辉钼矿Re-Os方... 驱龙斑岩铜(钼)矿是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上的重要矿床之一,由于其被发现较晚、海拔高、工作条件差,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野外工作和对岩心样品分析,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采用离子探针(SHRIMP)锆石U-Pb方法和辉钼矿Re-Os方法研究了驱龙矿区的成矿和成岩年龄。选择两种方法测定了驱龙斑岩铜矿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成岩与成矿年龄,其中两个样品的SHRIMP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别为16.35±0.40Ma和16.38±0.46Ma;4个样品中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5.82~16.85Ma。获得的结果与已有定年结果一致。综合分析表明,驱龙矿床的成岩与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岩浆作用过程,整个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成矿时间介于12~17Ma,成矿时间持续大约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驱龙斑岩铜(钼)矿 锆石SHRIMP U-Pb定年 RE-OS同位素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50Ma的含矿岩体——来自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
9
作者 龚福志 张华平 张刚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39-440,共2页
吉如铜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该矿床是在"弱小"的铜异常情况下,发现的一个Cu-Mo矿床。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和已有的钻探资料,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矿化特... 吉如铜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该矿床是在"弱小"的铜异常情况下,发现的一个Cu-Mo矿床。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和已有的钻探资料,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矿化特征,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郑有业,2007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岩体 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年代学 铜矿 锆石 矿化特征 斑岩 花岗斑岩 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铅锌矿床斑岩-矽卡岩两种矿化类型关系及矿床富Mo特征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燕 杨竹森 +1 位作者 刘英超 裴英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256-258,共3页
邦铺Mo-Cu-Pb-Zn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北侧(图1a),是一个以富Mo(-0.089wt%)、贫Cu(-0.32wt%)、共生Pb-Zn为特征的大型矿床,由斑岩型Mo-Cu热液成矿作用和矽卡岩型Pb-Zn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组成。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矽卡岩型 铜铅锌矿床 矿化类型 特征 热液成矿作用 MO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斑岩矿床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晓燕 杨竹森 +1 位作者 张雄 卢世银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6-796,共11页
邦铺是继驱龙、甲马之后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探索邦铺矿区岩浆的起源、建立岩浆演化序列提供依据,本文对位于矿区西南侧的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Sr-Nd-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 邦铺是继驱龙、甲马之后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探索邦铺矿区岩浆的起源、建立岩浆演化序列提供依据,本文对位于矿区西南侧的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Sr-Nd-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的SiO_2平均含量为73.52%,属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负Eu异常强烈,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P、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年龄为(62.2±0.32)Ma,^(176)Hf/^(177)Hf值分布于0.282892~0.283014,εHf(t)均值为7.3。研究表明,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起源于俯冲的特提斯洋壳板片脱水引起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地幔组分约占80%,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较多地壳物质的加入,并经过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损地幔 结晶分异 黑云二长花岗岩 邦铺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华 李文昌 +1 位作者 张雄 杨帆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972,共12页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其主要含矿斑岩是花岗闪长斑岩。为探讨含矿斑岩的形成时代和起源演化,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66...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其主要含矿斑岩是花岗闪长斑岩。为探讨含矿斑岩的形成时代和起源演化,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66±0.28)Ma,表明其形成于印亚大陆碰撞后的伸展阶段。花岗闪长斑岩的SiO2含量为66.11%~67.71%,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为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其ΣREE为84.92×10^-6~114.53×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N/YbN值为14.93~23.67,Eu异常不明显(δEu为0.92~1.02);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Nb、Ta、Nd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埃达克质岩的属性。研究表明,岗讲矿床花岗闪长斑岩起源于含石榴子石角闪岩相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是中新世后碰撞构造环境中在板片断离作用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时代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闪长斑岩 岗讲矿床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挥发分岩浆补给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关键作用:以西藏尼木岗讲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丰 冷成彪 +2 位作者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9-2909,I0027-I0049,共44页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的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多期次侵入体,而成矿作用主要与其中一期岩体(流纹英安斑岩)密切相关。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各期次侵入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重点研究各期次侵入体内部新...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的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多期次侵入体,而成矿作用主要与其中一期岩体(流纹英安斑岩)密切相关。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各期次侵入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重点研究各期次侵入体内部新鲜斑晶(黑云母、斜长石)和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各期次侵入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近的锆石饱和温度,都来自较为氧化的岩浆。此外,相比其他期次侵入岩,主成矿期的流纹英安斑岩中的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_(3)、Cl含量,较低的F含量;黑云母含有较高的Cl含量和较低的F含量;同时,斜长石发育反环带。这些证据表明,在主成矿期岩浆就位之前,存在富S、Cl的偏基性岩浆注入了深部岩浆房,并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这不仅导致了主成矿期斑岩体的就位,同时还诱发流体出溶进入浅部岩浆房,并最终形成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磷灰石 黑云母 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环境典型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型研究进展(代序言) 被引量:11
14
作者 侯增谦 杨志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5-646,共2页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目前斑岩铜矿床供应了世界近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大型-巨型斑岩铜矿产于与俯冲有关的弧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斑岩铜矿床亦可产于碰撞造山带及陆内环境(...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目前斑岩铜矿床供应了世界近75%的铜、50%的钼和20%的金。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大型-巨型斑岩铜矿产于与俯冲有关的弧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斑岩铜矿床亦可产于碰撞造山带及陆内环境(即大陆环境),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赣东北的德兴斑岩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斑岩型矿床 环境 找矿模型 成矿规律 斑岩铜矿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序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新嘎果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冷秋锋 郑文宝 +2 位作者 唐攀 林彬 丁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7-98,共2页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是我国新确立的重要金属矿产成矿带。近年来,在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推动下,该地区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甲玛、驱龙、冲江、朱诺、厅宫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与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构成了冈底斯斑岩铜矿...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是我国新确立的重要金属矿产成矿带。近年来,在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推动下,该地区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甲玛、驱龙、冲江、朱诺、厅宫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与斑岩有关的铜多金属矿床,构成了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同时,通过地质大调查及由此带动的商业性勘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北部念青唐古拉地区发现了以亚贵拉、蒙亚啊、新嘎果、洞中拉、洞中松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矿体群 塔克那组 矿石结构 矽卡岩化 下白垩统 矿床地质特征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浦钼铜多金属矿床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玉 温春齐 +3 位作者 周雄 霍艳 李丹 宁墨奂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花岗斑岩 稀土元素特征 凝灰岩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西藏 矿区 测试结果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波谱及视反射率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应用——以洞嘎矿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平 杨竹森 +1 位作者 曲晓明 张彤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47-450,共4页
洞嘎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段。目前在该斑岩铜矿成矿带内已发现铜(金)矿(点)十多处,其中具大型矿床潜力的4处,中小型矿床5处及一系列矿点和矿化点。该成矿带内铜多金属的矿化类型多,其成矿特点和地面波谱特征在雅鲁藏布江西段乃... 洞嘎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中段。目前在该斑岩铜矿成矿带内已发现铜(金)矿(点)十多处,其中具大型矿床潜力的4处,中小型矿床5处及一系列矿点和矿化点。该成矿带内铜多金属的矿化类型多,其成矿特点和地面波谱特征在雅鲁藏布江西段乃至整个西藏地区皆具诸多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反射率 波谱反射率 波谱特征 地面波 铜矿 角砾岩 成矿 相关模型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雅鲁藏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伟 唐菊兴 +2 位作者 王立强 罗茂澄 冷秋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559-560,共2页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是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大型斑岩钼(铜)矿床,共生铅、锌,是继沙让斑岩型钼矿床(秦克章等,2008;唐菊兴等,2009;高一鸣等,2010)之后,冈底斯成矿...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板片中南部,是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典型的大型斑岩钼(铜)矿床,共生铅、锌,是继沙让斑岩型钼矿床(秦克章等,2008;唐菊兴等,2009;高一鸣等,2010)之后,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钼(铜)矿床,与南边驱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冈底斯成矿 多金属矿床 花岗斑岩 钼矿床 斑岩 矿区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斑岩 夕卡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19
作者 周雄 温春齐 +5 位作者 张学全 范小平 周玉 曹盛远 吴鹏宇 费光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51-852,共2页
石英颗粒的硅-四面体结构在α、β、γ射线击下能形成一些正2价的氧空位。由于岩石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一个氧空位可以捕获一个自由电子,产生一个顺磁中心。石英脉年龄越古老,岩石中放射性越强则顺磁中心浓度也越高。根据已建立的年龄-... 石英颗粒的硅-四面体结构在α、β、γ射线击下能形成一些正2价的氧空位。由于岩石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一个氧空位可以捕获一个自由电子,产生一个顺磁中心。石英脉年龄越古老,岩石中放射性越强则顺磁中心浓度也越高。根据已建立的年龄-顺磁中心浓度及岩石放射元素含量的实验关系苛确定出石英脉的结晶年龄。为了确定邦铺矿区含矿脉石英的形成年代,本次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铜多金属矿床 顺磁中心浓度 氧空位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自由电子 石英脉 西藏 花岗斑岩 含矿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变质岩原岩恢复探讨
20
作者 周雄 温春齐 +3 位作者 张贻 周家云 朱志敏 谭洪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9-439,共1页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以钼、铜为主,共生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Q4)外,主要为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和下二叠统洛巴堆组(P1l)灰岩(大理岩)。前人研究表明,二长花... 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以钼、铜为主,共生铅、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除第四系(Q4)外,主要为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和下二叠统洛巴堆组(P1l)灰岩(大理岩)。前人研究表明,二长花岗斑岩为成矿母岩,古近系典中组(E1d)火山岩则为(含矿)围岩。前人虽然对该矿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火山岩地层 原岩恢复 变质岩 古近系 斑岩型矿床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 西藏 花岗斑岩 下二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