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中新世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楠 刘治博 +10 位作者 唐菊兴 宋扬 李宝龙 马旭东 闫徐坤 李志军 代晶晶 孙清飞 张梦虎 吕晓强 肖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1466,共6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带,发育众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内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是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理想勘查区。最近,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资助下,在西藏阿里革吉县芒拉地区新发现厚大高品位铜(金、银)矿体,首孔MLZK0001见矿厚度137 m,铜平均品位达0.46%,其中,铜品位大于1%的样品有14件,平均1.54%;目前完钻的3个钻孔深度在542~709.9 m之间,仍发育连续的铜、金、银矿化。芒拉铜(金、银)矿蚀变矿物组合为多孔状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等高硫化体系蚀变矿物,金属矿物主要为硫砷铜矿、黝铜矿、黄铜矿和铜蓝、蓝辉铜矿等Cu-S二元体系矿物,深部斑岩型铜金矿化和斑岩成矿系统目前尚未揭露。芒拉铜(金、银)矿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发现的首例产于中新世陆相火山岩中的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该隐伏的厚大铜(金、银)矿体的发现,表明藏西北陆相火山岩区具有寻找斑岩-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的巨大潜力,将冈底斯成矿带向西延伸了近千km,开辟了在中新世火山岩区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型 斑岩型 铜(金、银)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陆相火山岩 找矿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矽卡岩矿床钴赋存状态及富集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硕 许源 +3 位作者 单鹏飞 斯郎旺堆 李光明 曹明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钴是我国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钴常作为伴生组分出现在矽卡岩矿床中,部分矿床中伴生的钴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西...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矽卡岩型矿床中的钴是我国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钴常作为伴生组分出现在矽卡岩矿床中,部分矿床中伴生的钴资源量可达大型规模。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众多矽卡岩型矿床,但对其中钴的富集特征和赋存状态尚缺乏系统认识和深入研究。本文对冈底斯东段的甲玛、龙马拉、春哲、知不拉、蒙亚啊、努日、邦浦、浦桑果、亚圭拉矽卡岩型矿床,以及冈底斯西段的帮布勒和查个勒等矽卡岩型矿床进行调查。通过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上述矽卡岩型矿床中代表性矿石钴的富集特征及赋存状态进行研究。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冈底斯东段的矿床均不同程度存在钴的富集,其中甲玛、知不拉、浦桑果和春哲矿床中矿石的平均钴含量可分别达853×10^(-6)、410×10^(-6)、460×10^(-6)和898×10^(-6);西段的帮布勒和查个勒矽卡岩型矿床中矿石钴含量基本低于检出限(<3×10^(-6))。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钴元素在甲玛矿床中主要以辉砷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在浦桑果矿床中主要以辉砷钴矿和硫铜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在知不拉矿床中主要以硫镍钴矿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而在东段其他矽卡岩型矿床中缺乏独立钴矿物,钴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布在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碲银矿中。综上所述,冈底斯东段矽卡岩型矿床钴的富集程度明显优于冈底斯西段矽卡岩型矿床,表明冈底斯东段比西段更具钴富集潜力,冈底斯东段矽卡岩富钴的特征空间上大致受控于深部岩石圈结构,其成因可能与东段存在更多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此外,矿质沉淀不排除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本次研究对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矽卡岩型矿床钴的富集特征、成矿机理及后续勘探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矽卡岩矿床 富集特征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谢通门县梅巴切勤早白垩世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钨锡成矿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长青 巴燕 +1 位作者 焦静华 姚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07-1832,共26页
高分异花岗岩因其特殊的成矿专属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谢通门县梅巴切勤复式岩体出露于冈底斯成矿带,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和白云母正长花岗岩构成,钨锡矿体处于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内部或外接触带。在详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高分异花岗岩因其特殊的成矿专属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谢通门县梅巴切勤复式岩体出露于冈底斯成矿带,由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和白云母正长花岗岩构成,钨锡矿体处于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内部或外接触带。在详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用LA-ICP-MS方法获得了129.7±0.9 Ma(黑云母正长花岗岩)、128.4±1.6 Ma(二云母正长花岗岩)与129.5±0.5 Ma(白云母正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花岗岩具有高SiO_(2)、K_(2)O、K_(2)O+Na_(2)O,低Al_(2)O_(3)、CaO、MgO的特点,相对富集Zr、Nb、Ce、Y、Hf等元素,亏损Ti、Ba、Sr、P等元素,具有较高的10000Ga/Al、全岩Zr饱和温度和明显的Eu负异常,显示其为高分异A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环境。白云母正长花岗岩是分异演化的最终产物,为稀有金属花岗岩,存在较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其更为强烈的熔体—流体作用造成W、Sn、Nb、Ta等稀有金属进一步富集,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以及热扰动在提供通道和热源的同时,也延长了岩浆分异演化时间,有利于成矿物质在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富集和品位高、规模大的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梅巴切勤地区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预示着其具有形成大—超大型矿的潜力,该研究对于冈底斯成矿带W、Sn、Nb、Ta等稀有金属找矿有着重要的引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A型花岗岩 钨锡矿 锆石U-PB年龄 梅巴切勤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139
4
作者 唐菊兴 多吉 +4 位作者 刘鸿飞 郎兴海 张金树 郑文宝 应立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10,共18页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之一,其中冈底斯岩浆弧(III43)是最重要的Ⅲ级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在拉孜县-工布江达县长约600km、宽约90km范围内,已发现并评价了5个超大型矿集区:雄村铜金矿集区,厅宫-冲江铜多金属矿集区,甲玛... 冈底斯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接续基地之一,其中冈底斯岩浆弧(III43)是最重要的Ⅲ级成矿带,研究程度最高在拉孜县-工布江达县长约600km、宽约90km范围内,已发现并评价了5个超大型矿集区:雄村铜金矿集区,厅宫-冲江铜多金属矿集区,甲玛-驱龙-邦铺铜多金属矿矿集区,蒙亚啊-洞中拉-亚贵拉多金属矿集区,程巴-努日钨钼铜矿集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厘定出与海西期火山作用、海西期裂谷构造有关的铅锌银矿床成矿系列组、印支-燕山期与沉积-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矿床成矿系列组以及冈底斯成矿带内喜山期与构造岩浆、沉积作用有关的铜、金、铁、铅锌、银、钼、钨、铀、盐类矿床成矿系列组,包括6个矿床成矿系列和10个成矿亚系列。主要的矿床成矿亚系列为: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浅成岩建造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年龄173~160Ma,雄村外围和拉萨以东广泛分布的叶巴组分布区是其主要找矿远景区;与古新世-始新世中酸性火山-中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铅锌、银、钼、钨、铁矿床成矿亚系列(沙让式、亚贵拉式、洞中拉式),成矿年龄在65~38Ma,林周盆地-南木林盆地及其北侧的隆格尔断隆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与中新世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铜、钼、铅锌、钨、金、银矿床成矿亚系列(驱龙式、甲玛式、冲江-厅宫式、朱诺式、邦铺式),成矿年龄17~13Ma,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中带是主要的找矿远景区,尤其是含矿斑岩体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如新发现的普桑果矽卡岩型铜铅锌矿。成矿元素从南往北的分布规律为Cu-Au(斑岩型)→Mo-W(Cu)(斑岩-矽卡岩型)→Cu-Mo-Pb-Zn(Au、Ag)(斑岩-矽卡岩型)→Mo(Cu)(斑岩)→Pb-Zn-Mo-W-Fe(斑岩-矽卡岩型)→Pb、Zn(Ag)(热液脉型)。成矿时代从南往北的规律为173~154Ma(雄村)→40~20Ma(努日-程巴等)→17~13Ma(驱龙、甲玛等)→65~38Ma(沙让、亚贵拉等)。冈底斯成矿带强烈的燕山晚期、喜山期的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岩浆活动控制了矽卡岩型铜铅锌铁钼矿床的分布,形成岩体中Cu、Mo、W矿化,外围接触带(0~4km)灰岩与黑色岩系的层间构造中的Mo-W-Cu-Zn-Pb-Ag-Au矿化分带,主要的含矿岩系组合是灰岩(大理岩)+黑色板岩、凝灰岩、砂板岩。主要的含矿层位为晚石炭-早二叠世昂杰组、来姑组,二叠纪的洛巴堆组、下拉组,中侏罗世多底沟组与晚侏罗世林布宗组层间构造。按照"缺位"理论预测燕山晚期-喜山早期(126~40Ma)念青唐古拉地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附近的斑岩钼(铜)矿等5种主要矿床类型和雄村铜金矿外围,拉萨以东叶巴组(J2y)大面积分布地区等4个主要预测区,提出了增生楔中的造山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推覆-滑覆构造控岩控矿模型的构建等当前找矿突破中的关键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矿系列 斑岩型 矽卡岩型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来自冲木达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证据 被引量:73
5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2 位作者 佘宏全 丰成友 屈文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1-1486,共6页
采集冈底斯成矿带南部克鲁-冲木达铜金成矿亚带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法精确同位素定年。该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37.63~41.19Ma之间,6件辉钼矿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40.3±5.6)Ma。该成矿... 采集冈底斯成矿带南部克鲁-冲木达铜金成矿亚带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法精确同位素定年。该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37.63~41.19Ma之间,6件辉钼矿样品得到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40.3±5.6)Ma。该成矿年龄明显早于冈底斯成矿带中带和北带的驱龙、厅宫等斑岩铜矿床和甲马、知不拉、帮浦等矽卡岩型铜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而与冈底斯成矿带中广泛发育的碰撞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年龄基本一致。据此认为,冲木达铜金矿床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与欧亚-印度大陆碰撞阶段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冈底斯成矿带 冲木达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RE-OS年龄 喜马拉雅早期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次发现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5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梁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8-629,共2页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 1研究目 的冈底斯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以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和弄如日金锑矿床为代表的两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新发现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图1a)。该矿床在地质特征上与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相似。如果能够确定该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这将是冈底斯成矿带西段首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多金属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热液型矿床 浅成低温 低硫化型 西段 热液成矿作用 金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冈底斯成矿带龙根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5 位作者 李应栩 王保弟 张晖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5-638,共14页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 龙根铅锌矿床是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发现的一个矽卡岩型矿床。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首次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铅锌银矿床的矿化时代。含矿斑岩锆石U-Pb年龄明显可分为2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0.5±2.0)Ma和(61.4±1.2)Ma,前者记录了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过程中的早期岩浆-流体成矿事件,后者代表了印-亚板块主碰撞聚合中的主成矿期岩浆-流体成矿作用时代。斑岩具富硅、富钾,贫钛、贫磷等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1~1.1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Zr、Nd、Sm等,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相比具相对高的εNd(t)值(-6.42~-6.05)和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8 026~0.709 071),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3.34~-1.12)以及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DM=1.06~1.19 G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笔者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晚白垩世—古新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的印-亚板块俯冲大陆边缘弧后伸展和主碰撞聚合诱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冈底斯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俯冲晚期 主碰撞 龙根铅锌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冈底斯成矿带查个勒矿床含矿岩体的年代学及成因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保弟 郭琳 +5 位作者 王立全 李冰 黄瀚霄 陈富琦 段志明 曾庆高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7-1662,共16页
查个勒矿床是中冈底斯成矿带(即中部拉萨地体)目前发现的一个中-大型矽卡岩+斑岩型矿床,但是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报道该矿床含矿岩体的LA-ICPMS法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数据。花岗斑岩... 查个勒矿床是中冈底斯成矿带(即中部拉萨地体)目前发现的一个中-大型矽卡岩+斑岩型矿床,但是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报道该矿床含矿岩体的LA-ICPMS法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数据。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明显可分为两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2.2~70.1Ma、65.2~64.4Ma,前者记录了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后者代表了岩浆的结晶年龄;而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71.5±1.3Ma,所代表的查个勒主成矿期年龄与早期的构造岩浆事件一致;结合65~64Ma时期的岩浆侵位、林子宗群大规模火山活动以及以亚贵拉矿床为代表的成矿作用,表明在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不同规模的成矿作用。查个勒含矿岩体具富硅、富钾,贫钛、磷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5~1.27,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等,并具有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7.9~-2.2)和古老地壳Hf同位素模式年龄(tDMC=1.3~1.6G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本文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南部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是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初始碰撞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拉萨微陆块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同时本文认为冈底斯成矿带成矿元素组合的分带性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碰撞过程中岩浆产生的源区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主碰撞期 查个勒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晚三叠世斑岩型铜矿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洪 李光明 +4 位作者 黄瀚霄 张林奎 吕梦鸿 兰双双 解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8-1240,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位于西藏南部,在空间上受平行于主碰撞造山带的东西向逆冲断裂和横跨拉萨地体的正断层系的控制,具有“东西成带、南北成串”的分布特征。众多年代学测试数据显示,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斑岩成矿作用... 1研究目的(Objective)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位于西藏南部,在空间上受平行于主碰撞造山带的东西向逆冲断裂和横跨拉萨地体的正断层系的控制,具有“东西成带、南北成串”的分布特征。众多年代学测试数据显示,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斑岩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性的特征,斑岩型矿床主要集中在中侏罗世(~174 Ma)、始新世(48~51Ma)和中新世(12~23 Ma)等三个矿化集中期,除了已发现的这3个矿化集中期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时代的斑岩型成矿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冈底斯成矿带 斑岩型矿床 晚三叠世 西藏南部 拉萨地体 斑岩成矿 多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评价 被引量:53
10
作者 唐菊兴 陈毓川 +5 位作者 多吉 刘鸿飞 杜欣 张金树 郑文宝 高一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76-478,共3页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矿床类型 找矿评价 铅锌多金属矿 斑岩型铜金矿 夕卡岩型 铜多金属矿 成矿系列 成岩成矿年龄 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查个勒铅锌矿床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段志明 李光明 +4 位作者 王保弟 李应栩 黄勇 郭琳 段瑶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7-1690,共24页
查个勒铅锌矿床是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但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及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 查个勒铅锌矿床是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但其成岩成矿时代一直缺乏年代学约束。本文对该矿床含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辉钼矿Re-Os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及Sr-Nd-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铜钼铅锌银矿化时代。含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64.6~62.9 Ma,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62.3±1.4)Ma,代表查个勒主成矿年龄,与其构造岩浆事件一致;结合区域林子宗群大规模火山活动(65~45 Ma)以及以亚贵拉铅锌矿床(68.6~65.0 Ma)为代表的成矿作用,表明在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过程中均可产生不同规模的成矿作用。查个勒含矿斑岩具富硅、富钾,贫钛、贫磷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12~1.6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等,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相比具相对高的εNd(t)值(-6.64^-5.79)和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11 813~0.717 307),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7.02^-1.27)以及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CDM=1 093~1419 Ma),属于过铝质S型花岗岩类。本文认为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古新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很可能与雅鲁藏布江洋盆闭合之后的印-亚大陆碰撞诱发幔源岩浆底侵导致的冈底斯地体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主碰撞期 查个勒铅锌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罗布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瀚霄 李光明 +6 位作者 刘洪 张洪铭 张林奎 余槐 焦彦杰 陈小平 梁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7-1128,共12页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矿床对比研究等手段,初步探讨了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和地质意义。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脉状、透镜体状产于帕那组火山岩中,或产于火山岩与始新世闪长岩的接触部位。金银矿体由石英脉、蚀变岩和角砾岩组成。矿石具有角砾状、条带状和网脉状等热液型矿床典型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银矿、黄铁矿、方铅矿、毒砂和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绿泥石、方解石等。围岩蚀变属于中、低温环境下的一套蚀变矿物组合,有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围岩蚀变具有从矿脉中心到围岩有绢英岩化到青磐岩化过渡分带,垂向上也有顶部伊利石、硅华、玉髓层,深部绿泥石、绢云母、微细粒石英-玉髓脉的分带。成矿流体显示出低温、低盐度的特点,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而金、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通过矿床对比研究,初步确定罗布真金银多金属矿床属于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成因类型矿床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尚属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低硫化型 浅成低温热液金银多金属 罗布真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努日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勤 黄勇 +4 位作者 董随亮 闫国强 游钦 江化寨 张凯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1-586,共16页
努日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钼钨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成矿斑岩一直未能确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找矿方向的确定。文章基于野外地质观察和岩体成岩时代研究,识别出与成矿有关的一期花岗闪... 努日矿床是近年来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南缘发现的一个大型铜钼钨矽卡岩型矿床,由于成矿斑岩一直未能确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和找矿方向的确定。文章基于野外地质观察和岩体成岩时代研究,识别出与成矿有关的一期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显示其成岩时代为(24.94±0.28)Ma,略早于矿体的成矿年龄(23.62 Ma),结合岩体蚀变、矿化及围岩特征,确认其为成矿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高Sr、低Y、无Eu异常的特征,Rb-Sr、Sm-Nd、Pb同位素组成与冈底斯带中新世成矿岩体基本一致,说明其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岩浆相对富集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暗示其演化中混染了较多古地壳物质,有效解释了矿床铜-钼-钨矿物组合。矿区成矿斑岩体的发现证实了努日矿床属于斑岩成矿系统中的矽卡岩矿床,岩浆形成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上升演化过程中与上覆古老拉萨地壳发生过同化混染作用,是岩浆热液与比马组灰岩持续演化的结果。本研究对在冈底斯南缘寻找努日式矿床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Sr-Nd-Pb-Hf同位素 努日矽卡岩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 被引量:119
14
作者 李光明 芮宗瑶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资源评价和研究工作初步揭示出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冈底斯成矿带中驱龙、厅宫、冲江等斑岩铜矿进行了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出冈底斯斑岩铜矿成岩年龄为 (1 7.5 8± 0 .... 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资源评价和研究工作初步揭示出冈底斯成矿带斑岩铜矿床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多种方法对冈底斯成矿带中驱龙、厅宫、冲江等斑岩铜矿进行了同位素定年研究 ,确定出冈底斯斑岩铜矿成岩年龄为 (1 7.5 8± 0 .74 )Ma(锆石离子探针 (SHRIMP) ) ,成矿年龄为 (1 5 .99± 0 .32 )Ma(Re Os等时线法 ) ,蚀变年龄介于 1 2 .0 0~ 1 6 .5Ma之间 (K Ar法 ) ,成矿年龄与蚀变年龄较为一致。根据同位素定年结果 ,冈底斯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年龄明显晚于冈底斯碰撞期花岗岩质侵入岩的年龄。因此笔者认为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冈底斯成矿带 斑岩铜矿 同位素定年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铜铁铅锌矿集区的叠合成矿作用及意义——以斯弄多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1 位作者 董随亮 张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7-218,共2页
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位于西藏冈底斯北缘,主体出露一套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岩组合,是一条经历了多次弧岩浆作用叠加的复合岛弧带(潘桂棠等,2009)。其中东段的念青唐古拉-则学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富... 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位于西藏冈底斯北缘,主体出露一套石炭系-二叠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岩组合,是一条经历了多次弧岩浆作用叠加的复合岛弧带(潘桂棠等,2009)。其中东段的念青唐古拉-则学地区近年来新发现了一系列大型富银铅锌矿床,如亚贵拉铅锌矿、蒙亚阿铅锌矿、龙马拉铅锌矿、洞中拉铅锌矿、纳如松多铅锌矿、则学铅锌矿,斯弄多铅锌矿等,构成了亚贵拉-沙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银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矿集区 铜铁铅 矽卡岩型铅锌矿 念青唐古拉 铅锌矿化 二叠系 断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中段铍矿化体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应栩 黄永高 +5 位作者 韩飞 严刚 杨学俊 李光明 宋旭波 杨青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2-67,共6页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 经过初步工作,在西藏中冈底斯成矿带发现极具潜力的铍矿找矿线索。新发现的铍矿化体赋存在侵位于古生代地层的粗粒状和伟晶状二云母花岗岩中,岩体和岩脉即为矿化体,并与围岩具有截然的界线。围岩发育热液蚀变和热变质,包括角岩化、硅化、电气石化、石榴子石化、红柱石化、堇青石化等,但分带不甚明显,矿化体和围岩间还发育有"云母线"。矿化体罕见黑钨矿和锂辉石,萤石较少,主要为铌钽矿物和含铍矿物。这一新发现丰富了中冈底斯成矿带新矿种和新的矿床类型,对更加深入地认识冈底斯成矿带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丰富和完善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与成矿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新发现 铍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新生代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涵 肖渊甫 +3 位作者 程超杰 周丽芹 张世铭 龚婷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35-436,共2页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为一条近东西向,长可达2000km的巨型成矿带。在青藏高原形成的过程中,造山作用引起的地壳超常的增厚、融离、翻涌,壳/幔物质携带着大量的成矿流体在碰撞造山动力作用下沿岩浆... 冈底斯成矿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为一条近东西向,长可达2000km的巨型成矿带。在青藏高原形成的过程中,造山作用引起的地壳超常的增厚、融离、翻涌,壳/幔物质携带着大量的成矿流体在碰撞造山动力作用下沿岩浆通道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成矿作用 铜多金属矿床 新生代 金属成矿系列 碰撞造山作用 斑岩型铜矿 矿床类型 中生代 雅鲁藏布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铜矿的找矿方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红 钟康惠 +3 位作者 吴华 杨海锐 李光明 马东方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8-93,共6页
本文从构造-岩浆演化、典型矿床特征、构造-岩浆产物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冈底斯成矿带形成于195~80Ma的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研究区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大致可分为早-... 本文从构造-岩浆演化、典型矿床特征、构造-岩浆产物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对冈底斯成矿带形成于195~80Ma的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的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研究区与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斑岩型铜矿大致可分为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晚白垩世3个成矿时期,分别对应于雅鲁藏布江洋向北、班公湖怒江洋向南相向俯冲、班公湖怒江洋碰撞关闭、雅鲁藏布江洋向北持续俯冲、雅鲁藏布江洋向北晚期俯冲等构造-岩浆事件。与早期相向俯冲相关的雄村式矿床,在拉萨东部达孜-工布江达一带具有良好找矿前景;与中期俯冲-碰撞相关的多龙式矿床,在昂龙岗日、东恰错、桑日等火山岩浆弧区成矿条件较佳;与晚期俯冲相关的尕尔穷式矿床,在冈底斯东段和西段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俯冲-碰撞作用 斑岩铜矿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大型铅锌矿床的叠加改造作用——以斯弄多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光明 刘波 张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银铅锌矿床 冈底斯成矿带 铅锌矿化 夕卡岩 西藏 叠加改造 大型 形成时代 碰撞期 改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建东 孙燕 赵志强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冈底斯成矿带 成矿模式 火山岩 含矿斑岩 斑岩铜矿床 黄铁绢英岩化 斑岩型铜矿床 花岗斑岩 斑岩铜矿 闪长玢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