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带西北缘别若则错地区晚白垩世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邱婵媛 肖倩茹 +3 位作者 魏永峰 罗巍 杨亚民 肖渊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5-2226,共12页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石具高K2O、低CaO特征,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KCG)。稀土元素总量为113.80×10-6~197.28×10-6,(La/Yb)N为11.98~20.26,δEu=0.83~0.9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Eu亏损不明显;在原始地幔标准化比值蛛网图上,富集K、Rb,亏损Ba、Nb、P、Ce,类似于弧型火山岩。闪长岩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幔和新生地壳双重特征,说明区内该类岩石是在地幔软流底辟作用下,由前期俯冲和碰撞间产生的地壳发生线性热隆及薄化减压、地幔热能和物质参与了地壳部分熔融和热隆伸展形成,形成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陆转换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西北缘 晚白垩世 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龙乡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少飞 袁浩为 +3 位作者 肖渊甫 魏永峰 邱婵媛 江小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8-1011,共14页
以西藏冈底斯带北缘青龙乡出露的侵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据此对其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进行探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云母... 以西藏冈底斯带北缘青龙乡出露的侵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据此对其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进行探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23.4±2.2 Ma,属早白垩世中期;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年龄为112.2±1.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为岛弧花岗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为准铝质钾玄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Rb、K、Th、Ce、Zr、Hf,而Ba、Nb、Sr、P、Ti亏损较明显,为同碰撞花岗岩。两者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二云母花岗岩总体具极不明显的负Eu异常,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则具明显的负Eu异常。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得出该地区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洋壳俯冲于拉萨地体之下的消减环境,是下地壳基性物质部分熔融产物,同时有上地壳沉积物的参与;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在碰撞期间,受到挤压增厚的上部地壳(变)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年代学研究,将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时限约束在123~112 Ma之间,为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闭合时限 班公湖-怒江洋盆 冈底斯带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