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岩浆岩带南部桑耶寺北莫郎侵入体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被引量:5
1
作者 郭丽爽 刘玉琳 +3 位作者 刘鸿飞 梁婷 王政华 陈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45-3556,共12页
莫郎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段,泽当镇桑耶寺北,主要由辉石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57Ma,具有高硅(70.1%~74... 莫郎岩体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段,泽当镇桑耶寺北,主要由辉石闪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57Ma,具有高硅(70.1%~74.4%),低-高钾(1.3%~5.2%),低镁(0.2%~1.2%),强烈Eu、Sr负异常等特征,Zr/Nb-Zr和AFM-CFM图解表明,其形成于初生地壳物质和变质杂砂岩的低度部分熔融。辉石闪长岩和闪长岩形成时代为52~54Ma,具有低硅(53.2%~58.6%),中-高钾(1.3%~2.5%),高镁(3.2%~3.9%),弱-强烈Eu、Sr负异常等特征,与曲水岩基中基性侵入岩特征相似,是直接注入到下地壳中地幔岩浆与初生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的混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岩石成因 莫郎岩体 冈底斯岩浆岩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岩浆岩带西段典中组火山岩岩浆演化及其构造环境探讨
2
作者 岳相元 张贻 +1 位作者 周家云 周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073-1074,共2页
冈底斯岩浆岩带是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由侵入岩和火山岩组成的巨型岩浆杂岩带(邓万明等,1998)。该带西起阿里地区朗久,向东延伸经过仲巴和措勤,然后绕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与察隅岩体相连。它北接羌塘地块,南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为界,东与... 冈底斯岩浆岩带是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由侵入岩和火山岩组成的巨型岩浆杂岩带(邓万明等,1998)。该带西起阿里地区朗久,向东延伸经过仲巴和措勤,然后绕过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与察隅岩体相连。它北接羌塘地块,南以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为界,东与昌都微地块相邻,全长约2 500 km。构造上,属于青藏高原演化过程中,新特提斯洋闭合、雅鲁藏布江板块向北俯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中组 冈底斯岩浆岩带 构造环境 火山岩 喷出岩 火成岩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带东段墨脱地区早侏罗世辉长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汉文 许志琴 +1 位作者 李源 刘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24-3634,共11页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冈底斯岩浆岩带东段墨脱地区辉长岩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成分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墨脱辉长岩形成于185.97±0.33Ma,SiO_2含量(48.19%~54.93%),MgO... 本文系统地报道了冈底斯岩浆岩带东段墨脱地区辉长岩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成分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墨脱辉长岩形成于185.97±0.33Ma,SiO_2含量(48.19%~54.93%),MgO和Mg#变化较大(MgO=4.53%~12.76%,Mg~#=50.0~67.4)。具有高CaO(7.44%~12.11%),低碱(Na_2O=0.93%~2.36%,K_2O=0.49%~2.21%)的特征。辉长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E-MORB相似;微量元素上,样品具有富集Sr、Sc等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Zr-Hf、Nb-Ta等的特征。墨脱辉长岩ε_(Nd)(t)值介于-3.06和2.84之间,^(87)Sr/^(86)Sr(t)值为0.7059~0.7103。锆石的ε_(Hf)(t)值为-4.1~0,和相对古老的Hf模式年龄(866~1036Ma)。上述特征表明墨脱辉长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大陆地壳的混染作用。结合对区域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等资料的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冈底斯东段在早侏罗世应处于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岩石成因 新特提斯洋俯冲 冈底斯岩浆岩带 墨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岩带曲水杂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次琼 永忠拉达 +1 位作者 阿旺旦增 次仁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曲水杂岩体位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东段南缘,其岩浆活动与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息息相关。本文以曲水县-昌果乡广泛分布的中酸性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 曲水杂岩体位于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东段南缘,其岩浆活动与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以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息息相关。本文以曲水县-昌果乡广泛分布的中酸性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曲水杂岩体由3期时代和规模不同的花岗质岩体构成,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95.2±1.0~88.5±1.0Ma、65.2±0.6Ma和48.5±0.5~43.3±0.7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晚白垩世和古新世花岗岩以中性-中酸性为主,属钙碱性系列,具中铝特征,A/CNK比值小于1.1,属于I型花岗岩,是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指示其形成于特提斯洋壳俯冲过程的岛弧构造环境。始新世花岗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并出现钾玄岩系列,具偏铝-过铝质特征,指示岩浆上侵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其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质意义 曲水杂岩体 冈底斯岩浆岩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