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北缘沙让斑岩钼矿蚀变矿化特征及与典型斑岩钼矿床的对比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俊兴 秦克章 +1 位作者 李光明 李金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70,共17页
西藏沙让大型斑岩型钼矿床系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首例斑岩型钼矿床,产于印亚大陆碰撞带的主碰撞期。本文分析了其蚀变和矿化特征,指出沙让钼矿床蚀变类型包括钾硅酸盐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石英... 西藏沙让大型斑岩型钼矿床系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首例斑岩型钼矿床,产于印亚大陆碰撞带的主碰撞期。本文分析了其蚀变和矿化特征,指出沙让钼矿床蚀变类型包括钾硅酸盐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粘土化(高岭土化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矿化类型主要以脉状矿化、网脉状矿化和纹层状石英-辉钼矿脉为主,少量为浸染状矿化、星点状矿化(分布在角砾岩的基质中)和微细辉钼矿脉状矿化。该矿地表以粘土化和绢英岩化为主,剥蚀程度甚低,深部找矿潜力巨大。作者还选取世界部分典型斑岩型钼矿床进行蚀变和矿化特征的系统对比,指出斑岩型钼矿床有其自身独特的蚀变分带和矿化特征,其中钾化和绢英岩化是与矿化最为紧密的蚀变,而斑岩型钼矿具备特征的富氟的矿物蚀变带(如黄玉带或含萤石的蚀变带)。而矿体的产出一般呈矿化壳的形式在成矿岩体上部呈披覆状水平产出,常见有多层矿体。多种矿化特征中以网脉状矿化和纹层状石英-辉钼矿脉最为特征,常见有脉状蚀变和角砾岩化矿化。最后讨论了本项研究对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的勘查工作和研究的意义,以及与印亚大陆碰撞带东侧斑岩钼矿产出联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北缘 沙让斑岩钼矿 蚀变 矿化 典型斑岩钼矿床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北缘尼玛地区帮勒村一带寒武纪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潘晓萍 李荣社 +3 位作者 王超 于浦生 辜平阳 查显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74,共12页
青藏高原南部中国境内是否存在寒武纪地层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冈底斯北缘西藏尼玛县控错南帮勒村一带,原划的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的拉斑系列双峰式火山岩。通过高精度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锆... 青藏高原南部中国境内是否存在寒武纪地层一直是地质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冈底斯北缘西藏尼玛县控错南帮勒村一带,原划的前震旦纪念青唐古拉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的拉斑系列双峰式火山岩。通过高精度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中变流纹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36.4±3.6)Ma,确定该套火山岩形成于早寒武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变玄武岩富集LREE、LILE、部分HFSE,Nb、Ta、Zr、Hf等亏损,Zr/Nb比值(2.53~3.61)低;变流纹岩明显富集LREE、LILE、Th、HFSE,具有Eu负异常和Sr、Nb、Ta、Ti负异常。同时,变玄武岩的εNd(t)为负值(-2.80^-4.56),源区为富集地幔端元EMⅡ,反映其源区为岩石圈和软流圈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分析认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陆缘裂谷环境,为冈底斯北缘存在寒武纪裂解作用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北缘 寒武纪 双峰式火山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冈底斯北缘卡穷岩群形成时代的确定 被引量:3
3
作者 何世平 李荣社 +4 位作者 王超 辜平阳 于浦生 时超 查显锋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冈底斯北缘的卡穷岩群为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其形成时代至今未得到有效限定。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西藏八宿县同卡乡北卡穷岩群条带状斜长角闪岩(正变质岩)上交点年龄为(1082... 冈底斯北缘的卡穷岩群为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其形成时代至今未得到有效限定。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西藏八宿县同卡乡北卡穷岩群条带状斜长角闪岩(正变质岩)上交点年龄为(1082±18)Ma,将该岩群原岩形成时代厘定为中元古代末,即晚蓟县世。同时,获得卡穷岩群中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上交点年龄为(549±18)Ma,属于泛非期构造-热事件的岩浆作用记录;结合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特征,认为该岩体为卡穷岩群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岩浆未发生远距离运移侵位。泛非运动之后,卡穷岩群还经历一次(416±23)Ma强烈的构造作用,这次构造作用的地质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 锆石 U—Pb年代学 冈底斯北缘 卡穷岩群 中元古代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带西北缘别若则错地区晚白垩世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邱婵媛 肖倩茹 +3 位作者 魏永峰 罗巍 杨亚民 肖渊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5-2226,共12页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石具高K2O、低CaO特征,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KCG)。稀土元素总量为113.80×10-6~197.28×10-6,(La/Yb)N为11.98~20.26,δEu=0.83~0.9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Eu亏损不明显;在原始地幔标准化比值蛛网图上,富集K、Rb,亏损Ba、Nb、P、Ce,类似于弧型火山岩。闪长岩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幔和新生地壳双重特征,说明区内该类岩石是在地幔软流底辟作用下,由前期俯冲和碰撞间产生的地壳发生线性热隆及薄化减压、地幔热能和物质参与了地壳部分熔融和热隆伸展形成,形成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陆转换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带西北缘 晚白垩世 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矽卡岩型矿体白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付强 黄克贤 +2 位作者 郑远川 杨竹森 段连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9-582,共14页
西藏蒙亚啊矿床是冈底斯北缘Pb-Zn-Ag-Cu-Fe-Mo多金属成矿带内发育的Pb-Zn矿床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形成时代的精确厘定,是正确理解矿床成因机制,准确评价成矿潜力的关键。目前蒙亚啊矿床成矿时代的研究主要针对矿区内的花岗斑岩岩体或... 西藏蒙亚啊矿床是冈底斯北缘Pb-Zn-Ag-Cu-Fe-Mo多金属成矿带内发育的Pb-Zn矿床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形成时代的精确厘定,是正确理解矿床成因机制,准确评价成矿潜力的关键。目前蒙亚啊矿床成矿时代的研究主要针对矿区内的花岗斑岩岩体或矿石矿物铅同位素展开,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基于成矿作用类型的差异,将蒙亚啊矿床的矿体进一步划分为矽卡岩型矿体和斑岩型矿体,而最具经济价值的硫化物成矿作用为矽卡岩型矿化。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云母Ar-Ar测年对蒙亚啊矽卡岩型矿体开展了定年工作。蒙亚啊矽卡岩型矿体中与闪锌矿共生的白云母的Ar-Ar同位素测年显示,其Ar-Ar坪年龄为54.60±0.40 Ma,正等时线年龄为54.45±0.67 Ma。根据白云母与矿石矿物的共生关系可知,该年龄应代表了蒙亚啊矿区矽卡岩型矿体的成矿时代。综合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蒙亚啊Pb-Zn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事件,但主成矿期形成于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主碰撞阶段,而新特提斯洋壳板片的回卷可能是矿床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Ar-Ar测年 地球动力学背景 西藏蒙亚啊 冈底斯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周程巴普矽卡岩型Cu矿床成因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璐 郑远川 张爱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7-1087,共21页
冈底斯北缘成矿带岩浆热液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主碰撞早期,矿化类型多样,金属组合丰富,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和研究意义。前人的工作主要聚焦于Pb-Zn、Mo和Fe-Cu等多金属成矿系统,但对Cu成矿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位于成矿带南侧的程... 冈底斯北缘成矿带岩浆热液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主碰撞早期,矿化类型多样,金属组合丰富,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和研究意义。前人的工作主要聚焦于Pb-Zn、Mo和Fe-Cu等多金属成矿系统,但对Cu成矿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位于成矿带南侧的程巴普矿床作为带内唯一一个以Cu矿化为主的矽卡岩型矿床,为印-亚板块碰撞早期的Cu成矿作用机制研究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了良好素材。程巴普矿体主要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板岩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之间的矽卡岩中,矿化主要集中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和辉钼矿等。对矿体中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59.0±0.8 Ma。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岩体以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两者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58.9±0.9 Ma和58.7±0.8 Ma,表明程巴普矿床的成岩与成矿时代一致,均发育于印-亚板块碰撞的主碰撞阶段。程巴普岩体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其中花岗闪长斑岩是闪长岩经历斜长石和角闪石等分离结晶的产物。岩体锆石ε_(Hf)(t)值介于+0.3~+7.6之间,全岩ε_(Nd)(t)值变化范围为-0.1~+0.5,表明其起源于被大量幔源物质改造形成的新生下地壳。结合绘制区域锆石Hf同位素等值线图,可以得出冈底斯北缘多金属成矿带内的成矿作用受控于岩浆源区和地壳结构属性。程巴普北侧古老地壳地区以发育Pb-Zn矿床为主,而其所在的新老地壳的过渡地区以及更南侧新生地壳具有发现大—中型Cu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程巴普Cu矿床 印-亚板块主碰撞 冈底斯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龙乡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时限的制约 被引量:3
7
作者 史少飞 袁浩为 +3 位作者 肖渊甫 魏永峰 邱婵媛 江小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8-1011,共14页
以西藏冈底斯带北缘青龙乡出露的侵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据此对其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进行探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云母... 以西藏冈底斯带北缘青龙乡出露的侵入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据此对其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意义进行探讨。侵入岩岩性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二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23.4±2.2 Ma,属早白垩世中期;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年龄为112.2±1.5 Ma,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为岛弧花岗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为准铝质钾玄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及高场强元素Rb、K、Th、Ce、Zr、Hf,而Ba、Nb、Sr、P、Ti亏损较明显,为同碰撞花岗岩。两者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二云母花岗岩总体具极不明显的负Eu异常,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则具明显的负Eu异常。综合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得出该地区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洋壳俯冲于拉萨地体之下的消减环境,是下地壳基性物质部分熔融产物,同时有上地壳沉积物的参与;黑云母石英二长岩是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在碰撞期间,受到挤压增厚的上部地壳(变)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年代学研究,将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时限约束在123~112 Ma之间,为早白垩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闭合时限 班公湖-怒江洋盆 冈底斯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