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群
尹月阳
+3 位作者
刘燊
韩尚锋
徐强
张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0-1130,共11页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更高;(2)自我快乐表情对N1、N2、LPP成分的激活显著大于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自我表情加工存在积极加工偏向,且这种加工优势在面孔加工早期视觉编码阶段就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情
他人表情
视觉搜索范式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
积极
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被引量:
12
2
作者
关丽丽
张庆林
+2 位作者
齐铭铭
侯燕
杨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6,共8页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实验一为自我-朋友对比实验,10对同性好友(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失。实验二为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另外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无论是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还是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都依然存在。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而左手效应的发生似乎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自我概念威胁
对比效应
半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群
尹月阳
刘燊
韩尚锋
徐强
张林
机构
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0-113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SH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40024)
宁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G18044)资助
文摘
基于自我加工优势和内隐积极联想理论,采用视觉搜索范式结合ERPs技术考察个体自我表情加工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情绪效价和身份信息对面孔加工的直接影响。结果发现:(1)搜索自我快乐表情比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速度更快、正确率也更高;(2)自我快乐表情对N1、N2、LPP成分的激活显著大于自我愤怒表情及两类他人表情。自我表情加工存在积极加工偏向,且这种加工优势在面孔加工早期视觉编码阶段就已出现。
关键词
自我表情
他人表情
视觉搜索范式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
积极
偏见
Keywords
self-expression
other-expression
visual search paradigm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 theory
self-positivity bias
分类号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被引量:
12
2
作者
关丽丽
张庆林
齐铭铭
侯燕
杨娟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0397)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QCSTC2010BB5001)资助
文摘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IPA)认为自我面孔识别以及与之伴随的自我意识激发了自我概念的积极属性,促进了对自我面孔的识别优势,因此通过自我概念威胁可以削弱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对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实验一为自我-朋友对比实验,10对同性好友(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朋友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的优势效应依然存在,而在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后,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失。实验二为自我-陌生人对比实验,另外20名被试在接受完自我概念威胁启动或者非威胁性启动后,对自我面孔和陌生人面孔进行朝向的判断,结果发现,无论是自我概念威胁启动还是非威胁性启动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都依然存在。两个实验的结果均主要体现在用左手进行反应的时候。结果表明: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而左手效应的发生似乎表明了大脑右半球对自我面孔识别的主导和调节作用。
关键词
内隐积极联想理论
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自我概念威胁
对比效应
半球优势
Keywords
IPA theory
self-face advantage
self-concept threat
contrast effect
dominant hemispheric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我积极表情加工优势效应:来自ERPs的证据
谭群
尹月阳
刘燊
韩尚锋
徐强
张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我概念威胁以及与重要他人的比较共同削弱自我面孔优势效应
关丽丽
张庆林
齐铭铭
侯燕
杨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